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古代吉祥图案绽放出灿烂的民族文化。广西、云南等地的原始社会的崖画,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人纹、鱼纹、舞蹈纹,还有后来的牡丹花纹、富贵竹纹,松竹梅纹等大量吉祥图案的出现,都诠释了人们对富贵、平安,祈福的美好愿望。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2)

“牡丹”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牡丹花被称为富贵之花。在古代,牡丹纹常被用于瓷器、青铜器、漆器、剪纸、木雕等的作品中,寓意为富贵、圆满,雍容华贵。

牡丹花纹到底何时出现?据了解,从牡丹进入《诗经》的角度讲,牡丹一词已有3000年的历史。我在可查询的历史资料当中发现,东周时期有类似的牡丹团花铜镜出现。但大部分人认为牡丹在艺术品中出现,是在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洛神赋图》中,距今约1700年。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3)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4)

牡丹花,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其留下千古绝句,尤其是唐宋时期。据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观赏牡丹,兴致盎然,召李白来写词,李白在醉意朦胧下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可见牡丹花在唐代已经为皇宫贵族喜爱。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商隐的“锦纨初卷卫夫人……”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北宋文学家苏轼,“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5)

提起牡丹就想到了洛阳的传说,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传说,武则天乘着酒兴写下,“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因牡丹抗旨,武后大怒,将牡丹贬至洛阳,并将其烧死。可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牡丹在第二年的春天更加绚丽多姿。

自从洛阳牡丹的传说故事流传起,描述洛阳牡丹的诗文非常多:

“天下有九福,洛阳花为福”,“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人们以到洛阳赏牡丹为一种时尚。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6)

古时,牡丹纹饰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自唐代以后,牡丹花纹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瓷器、刺绣、剪纸、木雕等,牡丹纹饰常常与鸳鸯、凤纹,各种花鸟纹搭配,形成了更多具有民族美好寓意的图案。

大家熟知的“缠枝牡丹纹”便是一点点演变而来的,尤其在唐、宋、元、明、清时期,大量的缠枝牡丹纹图出现在器物上,从繁复到简练,从侧面到正面,从生硬到柔美,从正面到具有立体的折枝、折叶绘画技法,跨越了千年时间。同时,千姿百态的牡丹花形态也折射出古代各时期的社会形态。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牡丹花纹饰大都是盛开的,极少看见含苞待放的,足以看出古人对事物观察之细致,也同时符合了“花开富贵”的寓意。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7)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8)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9)

明清时,牡丹与鱼搭配,寓意富贵有余;牡丹与桃花搭配,寓意福禄长寿;牡丹与竹搭配,寓意富贵平安。不仅如此,牡丹还能与功名扯上关系,与公鸡搭配,寓意富贵功名,以牡丹花为寓意的吉祥图案还有许多。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10)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11)

古时,花开富贵,与爱情、亲情结合

牡丹花也是一种爱情表达的载体,如古时女子出嫁随身携带一枚铜镜。由于古时没有镜子,铜镜不仅是梳妆打扮的器物,还有辟邪的说法,而铜镜背面雕刻着各种纹饰,其中和婚姻相关的鸳鸯、牡丹花鸟等,寓意和谐美好的婚姻生活。

在古时,牡丹花代表了爱情,凤凰代表了美丽高贵的女子,它们的图案常常结合在一起,寓意婚姻的美满。牡丹花还常常与鸳鸯结合,鸳鸯一般是成对,寓意喜结良缘、地久天长的幸福婚姻。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12)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13)

现代,牡丹与爱情、亲情结合,尤其是结婚的场合,更不能缺少牡丹花了,牡丹在爱情里所表达的意思更多,如:我的心中只有你,忠贞不渝、一心一意、十全十美等。母亲节,送一束牡丹花给母亲,更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珍爱。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14)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级牡丹(花开的千年文化)(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