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

观历史,知兴替,悟事理,学以致用。

中国历史上,能够让大家记得的男性太多太多,在男权社会中,能让人记住的女性不多,而在最高权力体系中能够出类拔萃或者在历史中留下厚彩的更是少之又少,无论是兴国兴邦抑或是危国乱政,屈指可数。

武则天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吕后、慈禧、杨玉环都是记载比较多的,如果从最早的谈起,最有名的算是褒姒了,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下子亡了国,大周朝也进入东周,从而进入了中华历史上最精彩绝伦之一的春秋战国阶段。

如果谈女人走上政治舞台并且能够创下许多第一的,武则天除了当上了皇帝,其他方面在另一个女人面前只能称妹妹了,而这个人因为历史呈现较少和很多历史资料的流失造成记载的并不多,所以并不是很有名。

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称谓的拥有人,战国时秦国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史称宣太后的芈月。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1)

如果不是前几年一部大火的《芈月传》,估计没人记得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牛人。

秦惠文王一直对自己的嫡长子秦武王嬴荡并不是特别看好,也是让自己心念念放不下最后离世的原因之一,而秦武王举鼎而亡也算是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修正这个BUG。

《芈月传》是一部基于历史的演绎小说,宫斗戏的疯狂让这部戏大火,火的是演员和情节演绎,过后只是记得有演员演出过这样的戏。

《大秦帝国》中对芈月的角色有一定的表演成分,更多仍然是基于历史记载和描述。

先看人物,芈月的祖辈也是楚国王族的庶出,一代代下来逐步远离了权力中心,是宗亲中地位比较卑微的群体了,父亲去世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最后母亲改嫁,又生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

基于和亲的需要,楚怀王选了她这个身份地位很低的宗亲女子嫁给了秦惠文王,因为地位比较低,她也只能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妾,后宫的地位排序分别是皇后、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对比一下清朝的后宫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相当于妃的等级,在清朝,好点的妃才有自己的宫殿,其他的只能住在一起,所以,芈八子的地位在秦王的后宫中算是中等偏下的存在。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2)

这位宣太后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疑惑,也有太多的创举。

总结她的一生,可以用四个阶段来概括。

首先是平淡的出身生活,没有尊贵的出身,只有平淡的生活,饿不死却也不富裕,家庭一般,楚国宗亲中的低微群体。

第二个阶段是工具人,无论是被楚怀王以和亲名义远嫁秦国,还是作为秦惠文王的妾去生儿育女,都只是工具。

第三个阶段是把握机会,母凭子贵,掌握实权,翻云覆雨。

第四个阶段是黯然退出,享受晚年。

前两个阶段对她的品性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秦国王后同意后期对楚国的灭国,虽有亲情,更多的还是憎恨,对于楚怀王的憎恨,对于楚国宗室的憎恨,而后期与义渠王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也算是受其母亲的影响,称她为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的女政治家不为过。

从秦武王继位开始,按正常逻辑,她和她的儿子嬴稷被质于燕国,呆在屋里画圈圈平淡的做人质是正常的结局,老天偏偏要来纠正秦国大一统进程中的BUG,秦武王举鼎而亡并且没有子嗣,秦国其他公子开始争夺王位,其中的代表就是赢壮,历史上赢壮秦惠文王的庶长子,嫡长子嬴荡去世,按道理,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嬴稷这个庶出的非长子来继承的。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3)

冥冥中的力量又出现了。

一个是赵武灵王,明里暗里支持嬴稷回去夺位,想找一个能够与赵国交好感恩的人来做秦国的王,另一方面也算是感谢当初自己继位时秦惠文王出兵退却其他几个虎视眈眈的诸侯国的回报。

另一个是芈月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一个从基层做起,通过战功逐步成长为秦国军中已经有一定影响力和实力的一名骁将。

最后是芈月,能够通观全局,将各种力量组织完善的人,她在充分使用这几种力量的同时,又用钱买通了秦国的相国和手握大权的大将保持中立,然后又以许诺城池的方式回到楚国让楚怀王出兵。

有了一个大诸侯国做后台支持,又有了部队的支持,再加上芈月游刃有余的政治头脑和外交头脑,芈月带着儿子奔回秦国争夺王位,而王位就在嬴稷和赢壮之间展开。

赢壮,是秦惠文王的庶长子,在惠文后和一帮秦国宗室的支持下争夺王位,其他的几个儿子陆续退出王位之争后,最后就剩下赢壮和嬴稷两个人,史称“季君之乱”。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4)

最后,芈月一派技高一筹,秦昭襄王顺利继位,正式开始芈月的政治舞台。

芈月的功劳我认为有三:

1、帮助自己的儿子秦昭襄王挣位并顺利即位。

2、帮助秦国剿灭义渠国这个心腹大患,为后期对其他诸侯国用兵扫除了背后之疾。

3、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谋取国家最大利益化。

同样劣迹也有三:

1、违背世俗,与义渠王有染,并生育两子,豢养男宠,给老公戴了太多顶绿帽子。

2、将自己的儿子架空四十年,实际掌握了秦国政权。

3、重用外戚,打压其他功臣。

总体来讲,芈月是一个功过参半的人物,但都抹杀不了她对于秦国统一历史中的功绩,为自己的玄孙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芈月是一个非常有手腕的人,确切的讲是铁腕,比起武则天、吕后的狠,她不落下风,为了儿子的王位,她能诛杀惠文后、赢壮等一批秦国宗室人员,也能为了自己的权力稳定而设计杀害自己的老情人义渠王。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5)

而对于自己的儿子,能让一个十九岁即位的翩翩少年一直到五十九岁才正式亲政的偏偏老者,是另一种残忍,由此可以看出,芈月本身对于政治和权利的热衷,也许,她本身就是适合做政治家。

而对于世俗,芈月宣太后非常开放,能将男女之事在诸侯国使者来往之间公然作为案例引子,也能不顾身份与义渠王育有二子,更能在后期公开豢养男宠魏丑夫。

掌权后,重用自己最亲近的人,无论是自己的两个弟弟魏冉和芈戎,抑或是自己的两个亲儿子公子悝和公子芾,将军政大权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政治来讲,虽不是秦王,却不亚于一代帝王的谋略和功绩,如果说秦昭襄王的前四十年是芈月在做王,那秦昭襄王的一生评价就如他的儿子和孙子差不多了,叫正常的秦国政治过渡更为合适,因为后面的千古一帝也就是自己的曾孙秦始皇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6)

秦孝公、秦惠文王打下的基础面前,强大的秦国是宣太后能够历史留名的关键,她没有将大好的局面败坏殆尽,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头脑让秦国更加强大,那个时候,她才是真正秦国的王,秦昭襄王只是一个形象代言人或者吉祥物。

宣太后重用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四位最亲近的人,人称“秦国四贵”,世人知有宣太后,知有秦国四贵,却不知秦王,所以,偷偷的拍拍秦昭襄王的后背安慰安慰他,整整四十年,默默的心疼一下秦昭襄王。

如果不懂这种感受的话,看看康熙大帝吧,康熙八岁继位,十四岁勤政,中间八年而已,为了不被权臣掣肘,养了一堆少年死士训练多年,终于设计智擒鳌拜极其党羽,放得权力回归正式亲政,历史大写特写,作为康熙的雄才伟略之一的记载。

比较一下,可以看到秦昭襄王的忍耐力有多强了,而这种忍耐也不难理解他重用锱铢必较的范睢做了八年相邦的原因,他称范睢为“叔父”,可见秦昭襄王对范睢帮助他除去四贵是多么的感恩戴德,更侧面反应出秦昭襄王对于权力被架空四十年的恨有多深,而后期即使范睢谗言害死了白起,秦昭襄王对他仍然是言听计从。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7)

芈戎、魏冉等人算是外戚,公子悝、公子芾是亲儿子,外戚的最大问题就是为自己谋利,毕竟不是一个宗室,为自己的后代谋利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

代表人物魏冉,四次拜为相邦,封穰侯,终其一生也算尽心尽力为了秦国而工作,私底下则是更多的为自己的后代留财产,为了陶邑不惜动用秦国军力征战魏宋,最后造成六国伐秦,虽然胜了,却是极其不理智的政治行为,更是外戚的一种典型行为。

所以,秦昭襄王最后与宣太后割裂也是在必然,在范睢的帮助下,最后架空宣太后、驱逐四贵、五十九亲政,一直活到七十五岁,终于当了十六年真正秦国的王,如果没有范睢,可能秦昭襄王一辈子都是一个吉祥物。

大秦帝国经典版芈月 HR角度观影史大秦帝国之宣太后芈月(8)

宣太后也是高寿,目前尚无她详细出生年月的考证和记载被发现,根据推算,大致也在80岁以上。虽然被废掉宣太后的称号,却也是善终,最后还能在后宫中豢养男宠,死后葬于秦东陵,被秦昭襄王以帝王的礼仪厚葬。

历史上,能以帝王之礼厚葬的女人,也只不过宣太后和武则天而已。

总结宣太后芈月的一生,能给老公戴绿帽而且毫不避讳,能架空儿子掌握大权而且是四十年,比后来武则天和慈禧的时间都要长,一辈子不缺男人却将男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有政治头脑有手段的铁血政治家,她活的太潇洒了,把人生都玩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