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

4月26日,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苏转定自驾1300公里,终于来到其疫后旅行的第一目的地——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天生桥村。

“就为了这一口锅。”苏转定说,自己是广东中山古镇人,在香格里拉和中山从事客栈与非遗特色餐厅工作。为了能够找到理想中“受热均匀”“锁住肉汁”的锅具,她遍寻全国。机缘巧合下,来自四川叙永,传承230年的四川省级非遗“吊洞砂锅”进入了苏转定的视线,古老手工艺的魅力使得她在疫情刚刚稳定后,便马不停蹄地跨省前来,为的就是想亲眼目睹“龚叔”是如何将她这个心目中的“完美”砂锅烧制出来的。

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1)

苏转定口中的“龚叔”名叫龚开贵,是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两河吊洞“龚砂锅”第七代传承人,也是目前川南地区为数不多采用手工制作砂锅的人。近年来, 两河吊洞砂锅作为四川省级非遗文化,不断改进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其定制砂锅产品已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传统手艺正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吊洞龚砂锅发源于湖北孝感。据龚开贵介绍,龚家从明朝末年就开始从事砂锅制作,延续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湖广填川”时,龚家祖先带着烧锅技术来到叙永两河吊洞一带,这里喀斯特地貌下的溶洞内储藏的粘土是制作砂锅的优质原料,龚家族人便决定在此延续、传承砂锅铸造技艺。

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2)

230余年传承,“龚砂锅”始终保持全手工制作,从做坯、烘烤、上釉、预烧、盖烧到制坯到闭窑断青上釉、出窑,已有75道手工工序。制作好的锅坯经煤火高温烧制后上釉,便成了耐酸碱、保温能力强、透气性能好的砂锅,适用于炖、煮、煨和煲汤等。

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3)

“吊洞砂锅的特性完美符合我对餐饮的需求,此行,我就是想与龚叔交流,打造一款烤肉专用的砂锅。”苏转定说,自己本身是非遗文化的爱好者,遍访全国传承人的同时,也了解到非遗传承的不易,本次来到叙永,也是想着为非遗手艺人出点绵薄之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吊洞龚砂锅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面临着生存困境。“原来吊洞旁每家每户都在烧锅,基本都是汤锅和药罐,现在就剩我一家了。”龚开贵告诉记者,过去“砂锅煲汤”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的农村生活和都市繁华。

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4)

为保护和传承砂锅烧制技术,靠着传统技艺,龚开贵潜心摸索,利用传统的砂锅制作技术,开发制作酒杯、酒壶、花瓶等数百样工艺品。在各种金属、陶瓷炊具不断涌现的时代,“龚砂锅”近年来的订单却逐年增多,除了创新工艺逐渐获得市场认可之外,龚军与龚琴俩兄妹也功不可没。

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5)

龚军作为两河吊洞砂锅的第八代非遗传承人,在父亲龚开贵的言传身教下,不但学会了砂锅的制作技巧,还不断改进砂锅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由他改良的砂锅,去除了原本粗糙、刺手的外观,大获市场青睐。原本在外务工的妹妹龚琴也于2019年回到家中负责“龚砂锅”宣传和销售,借助电商发展趋势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起了店,除了销售传统产品,还开拓了个性化订单,其中,包括不少海外订单。

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6)

“因为疫情关系,我们于4月14日完成了复工复产后的首批订单。”据龚琴介绍,这批订单包括欧洲客户定制的“鸳鸯砂锅”,还有传统砂锅、茶壶、烙烤锅等成熟产品,接下来,还有来自加拿大、缅甸的一些国外订单需要生产。龚琴还透露,近年来,砂锅销路的打开主要源于电商平台,几乎每天都有订单,占全年销售额的60%。

不仅如此,为了推广吊洞砂锅这一非遗IP,龚开贵与子女还在家里改建了一座“龚砂锅”展览馆,将家族代代传承下来的有关砂锅制作的工具、样品陈列展出。展馆除了再现吊洞砂锅几百年来的发展史外,时而客串“导游”的龚开贵还能将每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渲染着这门传统手艺的历史魅力。

四川30年砂锅(四川叙永吊洞龚砂锅)(7)

“父亲早在10多年前就萌发了‘产品创新加旅游’的发展模式,如今,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更是如鱼得水,顾客不仅能来我们家中体验感受传统工艺,还能购买推广我们的产品,一举两得。”龚琴表示, 未来,在坚持创新产品的同时,还将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发展校园研学、亲子体验等项目,“随着各级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传统工艺还能走得更远。”

来源:文旅中国

编辑:慢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