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名字也是两回事)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姓氏就是指我们的姓,名字则一般指我们的姓名全称。比如张三的姓氏是张,名字是张三。不过在古代,姓与氏是两码事,名与字也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名字也是两回事)(1)

根据《通鉴外纪》中的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因此可以看出,最早出现的是姓。

姓在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同姓的人就代表着有共同的祖先。早期的姓大多取之于地名,比如黄帝姓姬(什么?黄帝不姓黄?),因为住在姬水附近;舜帝姓姚,因为出生在姚墟(今河南濮阳市濮阳县)。

早期的姓很少,其中“姬、姜、姒、嬴、妘、妫、姚、姞”被称为上古八大姓。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些姓都带有“女”字。那是因为氏族社会早期为母系社会,孩子出生后压根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生父(孩子母亲也不知道),所以姓都带有“女”字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名字也是两回事)(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口规模逐渐超出了原始部落的最大承载量,因此一些人便要走出原来的部落去其他地方自立门户。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还是共用一个姓显然很不方便,也无法区分彼此间的部落分支,于是就产生了氏。简单来说,氏就是姓的分支,也可以看作是同个祖宗不同家族之间的徽号。

早期只有贵族拥有姓氏名,普通平民只有姓和名。之所以这样,一来是彰显贵族和平民的阶层划分;二来平民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也就方圆几十里,极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部落的人,所以没必要分得那么细。

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名字也是两回事)(3)

到了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往往只称氏而不称姓,因为诸侯、士大夫与乞丐要饭的很可能都是同个姓,这让自我感觉良好的贵族们情何以堪呢,所以只称氏就可以彰显其身份尊贵,高人一等了。然而平民们觉得我不偷不抢,凭啥不能有氏呢?于是很多人也自作主张在姓和名中间加上氏,并学着贵族的样子,只以氏相称。

久而久之,姓就没人用了,大家的称呼都是氏加名,所以姓氏就渐渐混为一谈。我们今天所说的姓名,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氏与名的组合。比如孔子并不姓孔,而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屈原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另外,古代女性的名字很少被史书记载,即便很出名的女性基本也只用姓氏,如王氏、秦氏等称呼。现代人都以为这里的王、秦是姓,其实正如字面意思,王氏、秦氏都是氏。

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名字也是两回事)(4)

说完了姓氏的区别,再来说说名字。古人所说的名就是纯粹意义上的名,字则代表另一种含义。

古代小孩出生三个月后,家里会给他起名。然后直到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礼成就代表成年了,这时才可以取“字”。

古人认为,指名道姓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字”就是供平辈或晚辈叫的称号,只有长辈和自己才可以称名。不过,普通百姓一般都没有字,有个姓名让人知道谁是张三,谁是李四就够了。

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名字也是两回事)(5)

除了姓氏名字外,许多古代名人都还有号,这是古人名字以外的称号,即雅号。“号”大多是自己所起,一般都带有某种特殊含义。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是指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唐寅(唐伯虎)号“六如居士”,“六如”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表达了他作为失意文人的消极情绪;乾隆皇帝晚年认为自己一生有“十全武功”,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号叫“十全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一些名人的号被人称呼习惯了,以至于让人忘记了他们原本的名字。比如许多人都知道八大山人是著名画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叫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孙。郑板桥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可他的姓名其实叫郑燮,板桥只是他的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