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公认的五大明君 四个少有人知的明朝冷知识

一, 明朝废除行省制,但沿用了行省称呼

元朝在各地设立行省管辖军民,后行省逐渐变成了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但明朝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觉得行省制度会让地方权力过大,为巩固皇权,便废除了行省制度,分地方机构为三司(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分管民政,军事,刑狱,元朝的行省有些类似明朝的布政使司。

明朝公认的五大明君 四个少有人知的明朝冷知识(1)

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讲,明朝是没有省的,但是,“省”这个称呼却沿用了下来,人们仍然习惯将各地区称为省,也就是说,“省”成了地方行政区划的专有名称,明朝的核心领土就是俗称的“两京十三省”(“十五省”)。

比如清初,明朝遗民写的小说怀念万历盛世的时候就写道: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皆然。 。

二, 明朝时期山东管辖辽宁

明朝在地方设立了“三司”,但是承宣布政使司有十三个,而都指挥使司却有十六个,其中有十三个和布政使司同名,但在北边的边防重镇却还划出来了大宁,万全,辽东三个都司,明朝在边防要地则单设都司,实行军民合一的统治,自然是为了巩固国防。

明朝公认的五大明君 四个少有人知的明朝冷知识(2)

那这几个都指挥使司在建制上归哪些地方管呢?大宁都司和万全都司是归属北直隶的,在地图上看不出来,但是辽东都司却是归山东管理,由于辽宁和山东不接壤,所以在地图上看得很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俗称“十五省”,地图上却画出十六块的原因。

三, 明朝有个奇怪的都城——中都凤阳

明朝的首都一开始是南京(应天),后来永乐大帝迁都了北京,但是明朝其实还有个古怪的中都,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全国调集数以万计的百工技艺、军士民夫,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并参考《宫室图》规划建设,在凤阳营建中都,凤阳在历史上可从不是什么适合当首都的地方,那朱元璋干啥要在凤阳建都呢?

明朝公认的五大明君 四个少有人知的明朝冷知识(3)

原因很简单:凤阳是朱元璋老家,明太祖觉得北平太远,南京又不适合统治中原,所以就异想天开想把首都迁到自己老家凤阳,但后来发现凤阳实在是不适合当首都,都城建立到一半,朱元璋又改了主意,还是改都南京。

不过凤阳地位还是很高,明朝设立了专门的凤阳守备太监,明末农民战争的时候,农民军攻破凤阳,这明朝一些士子的心理打击很大。

四, 明孝宗母亲是少数民族

明孝宗(弘治皇帝)是后世评价最高的明朝皇帝之一,因为他童年时期处境危险,多亏一些善良的太监、宫女等的保护才得以在万贵妃的魔爪下幸存下来,后才有机会继位,所以他为人很宽厚,当时明朝已经处在风口浪尖,不过明孝宗还是努力让这个王朝呈现了中兴。

明朝公认的五大明君 四个少有人知的明朝冷知识(4)

但是这有一个冷知识可能大家不知道,就是明孝宗的母亲孝穆纪皇后(孝宗继位后追封的,她生时不是皇后,只是明宪宗的纪淑妃)并不是汉人,而是广西的少数民族——瑶族,她一开始是广西一带蛮族土官的女儿,后来宪宗皇帝派兵西南平蛮的时候,俘虏了她,她才到皇宫的,后来得到皇帝宠幸,成为妃子。

不过不幸的是,她死的很早,1475年就死了,才24岁,自然也是被万贵妃谋害的。

作者:云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