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毛鑫 赵道宏

“有那么一个地方,张开翅膀乘风破浪;有那么一个地方,歌声悠扬驼铃叮当……”

当少数民族民谣《有那么一个地方》的婉转歌声响起,训练场上律动着华美的音符,迷彩丛里掩映着青春的气息,女兵战士们随着音乐的旋律挥动手掌、鼓动节拍。没有排练,也不曾预演,几名少数民族新兵听到家乡的乐曲,不由自主地载歌载舞,曼妙的维吾尔族舞蹈更多了几分军旅的豪迈铿锵。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1)

训练场上刮起“最炫民族风”。

走进西部战区空军新训某旅战术训练场,该旅200多名少数民族女兵战士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经过一整天高强度的手榴弹投掷训练,大家疲惫不堪、汗流浃背,但几名女兵穿着民族服饰,跳起民族舞蹈。她们笑靥如花、热情似火,在练兵场上刮起一道“最炫民族风”。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2)

听到家乡的乐曲,战士们不由自主地载歌载舞。

近年来,入伍新兵中少数民族士兵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她们从天南地北汇聚而来,梦想“戎马倥偬”,到最终“与子同袍”,蜕变往往需要克服更多的地域差距、气候差异、饮食差别,甚至交流障碍,才能开启军旅征程,拥抱强军梦想。今天,我们走进这群可爱可敬的少数民族战士,深入了解她们的新训生活。

我愿做迷彩丛中的百灵鸟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3)

穆巴拉克(前排左三)和战友们参加合唱比赛。

新训广播、节日晚会、合唱比赛、汇报演出……在令行禁止、枕戈待旦的铁血方阵里,灵动着一抹青春靓丽的色彩。她叫穆巴拉克·木拉提,来自新疆库车县,由于民族政策支持,穆巴拉克在高中阶段走出了北疆的大漠戈壁,到了上海的某高级中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兰州一所大学。

考上大学后,怀着感恩之心和报国之情,穆巴拉克萌生了从军入伍的想法。 “你的两个哥哥已经参军了,你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就别去吃那份苦,大学毕业留下来,陪着爸爸妈妈好不好?”面对妈妈的劝说,穆巴拉克陷入了思考:选择从军报国,就得远走他乡,难以陪伴父母。但参军入伍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初心难改。“听听大哥、二哥的意见吧!”穆巴拉克对母亲说。她打了两通电话,一个打往新疆,一个拨通云南边防哨所。南北相牵,使命相伴,电话里传回的是同一个声音:怀着感恩之心,寻着初心前进!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4)

连队开战写家信、读家书活动,增进各民族战士之间沟通交流。

看到兄妹的笃定坚持,父母再也没说一句让穆巴拉克留下的话,转而默默地帮她关注政策、收集信息。新训期间,穆巴拉克每周都会给妈妈打电话、写家信,分享成长进步的一点一滴。

上个月,新训旅开展“写家信、读家书”活动,每个新兵家庭的来信都被一一展示。连队了解到穆巴拉克的父母都不会写汉字,就没安排让她和战友们分享家里的来信。在新疆当兵的大哥从电话里得知这件事,立马跑到邮局找来一张褶皱的封发单,替父母给妹妹寄来回信。穆巴拉克拆开信封时,里面意外掉落出一片枯黄的树叶,“妹妹,这是从你的大学拾来的爬山虎叶子,希望你不忘入伍的起点,不忘报国的初心。”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5)

穆巴拉克的哥哥在回信中夹着来自她大学校园的树叶。

使命的厚度,加载着亲情的温度,让穆巴拉克在新训的舞台上更加自信从容。她凭着自身的文艺天赋,带领一群有梦敢闯的年轻女兵,成立“宣传小分队”,用00后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说兵言、讲兵事、砺兵心,在训练间隙唱响强军战歌,跳起民族舞蹈,在新训广播中传递党的声音,抒发战士心语,活跃在这片迷彩丛林间。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6)

穆巴拉克的妈妈从新疆赶来为她授衔。

授衔仪式,新训旅以“军营开放日”形式,邀请新兵家长入营,见证子女的荣耀时刻。穆巴拉克的妈妈也收到了邀请函,她收拾行囊,奔波三千公里,辗转三天三夜,赶到女儿身边,亲手为她佩戴上列兵军衔。当看到穆巴拉克编排的舞蹈“女兵走在大街上”获得全旅歌唱比赛第二名时,母亲发自心底为女儿当初的选择感到骄傲。离队前,妈妈送给穆巴拉克一件特殊的礼物:“听说部队是个大舞台,这是妈妈为你缝制的维吾尔族服饰,愿你做一只军营中的百灵鸟,歌唱新时代的强军战歌。”

语言有时“苍白无力”,但战友之间却情比金坚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7)

军营是所大学校,战士们每一天都在学习成长。

“古丽,开保险、子弹上膛是什么意思,你懂了吗?”

“听懂……”

“古丽,你吃饱了没有?”

“没事……”

这段听着有些别扭的对话,就是孜比古丽·艾莎和战友们的日常。孜比古丽来自南疆的图木舒克市,入伍前在家里、学校都是说维语,所以,她的普通话几乎是零基础。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8)

孜比古丽·艾莎跟着战友学习汉语发音。

刚入营时,她和战友之间的交流非常困难,有意见和想法——说不出,组织学习军歌——学不会,训练场上口令——听不懂。指导员王乐虽是研究生毕业,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所措。“班长,我来帮助古丽学说普通话吧。”看着战友焦急的模样,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新兵李韦主动请缨当起小教员。那一天,古丽从“稍息、立正”等基础的队列口令说起,从“吃饭、洗漱”等一日生活制度学起。

一个月后,连队开展“新闻评述”活动,战友们请孜比古丽上台谈认识,讲体会。虽然指导员早有“提醒”,她也暗暗准备了一周时间,但一上台就忘了词,憋红了脸也说不出一句话。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9)

新战士在军营书吧学习充电。

熄灯后古丽哭得很伤心,在战友们的安慰下,她说出了本来想讲的故事:她家在农村,主要收入来源就靠父母种棉花。她光荣入伍,家人也引以为傲,但沟通障碍让她的心里背上了沉重负担。“古丽别担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寝室一起来帮你学说普通话。”第二天,孜比古丽就有了自己专用的《普通话学习本》,每天早晨早早就起床学口令、练发音,每字每句战友们都用拼音为她一一注解。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入营两个月,新训旅举办歌唱比赛,孜比古丽自信地出现在了合唱的队伍里。

听了很多次国歌,这次感觉真的不一样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10)

庄严宣誓。

“入伍至今感受最深的,是授衔仪式上的国歌。当国歌响起,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小到大听了很多次,这次感觉真的不一样”。古丽加依娜·马那甫,和其他战友相比,她的名字很长,而她的故事也像名字一样“婉转悠长”。古丽加依娜来自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就读于新疆大学纺织专业。由于父亲早逝,她自小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卖过首饰、送过快递、打过零工……大二时陪着同学报名参军,同学体检不合格,她却意外被选上了。

“妈妈时常讲国在前,家在后,有国才有家,我能当兵她感到很骄傲。”古丽加依娜嘴角扬起微笑,“发了3个月津贴,我往家里汇了1600元钱。军营的战斗生活比想象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些话说起来风轻云淡,但为了顺利授衔,她的新训之路却是崎岖多艰: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从新疆的干爽到四川的潮湿,从羊肉的飘香到火锅的麻辣,古丽加依娜和很多少数民族战士一样,一开始对军营里的气候、饮食不太适应,得过皮疹,患过眼疾,但她都挺过来了。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11)

“刚来那会儿,时差不习惯、气候不习惯、饭菜不习惯,走到哪里都不顺心。”对于这群00后的女兵来说,三个月的新训,每一天都是成长、是蜕变、是洗礼、是重塑。

“腿脚已经麻木了,为了达到目标还得大步奔跑;嗓子已经‘冒烟’了,为了集体荣誉也要厮声力竭!”古丽加依娜搬起指头,细说着新训的苦累和收获。“之前只是觉得生活越来越好,家乡越变越美,却很少关注到夜幕下巡逻的战士。现在当了兵才真正懂得,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炊事班长又给我们少数民族战士开了‘小灶’,买了牛羊肉包饺子。家乡很远,但战友情很近很温暖。”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12)

只争朝夕,苦练精训。

新训时光渐近尾声,军旅青春才刚起步。穆巴拉克的民族舞还活跃在训练场上,孜比古丽的普通话已进步不小,古丽加依娜自从那次国歌响起后,就读懂了当兵的意义。“如果梦想可以起航,希望在蓝色的天上……”《有那么一个地方》歌声传来,余音不绝,回荡在共和国的天空中,那个地方有五十六颗金星在熠熠闪耀,那个地方有五十六个民族儿女在护我中华。

最复杂的女兵训练(少数民族女兵的新训心路)(13)

五十六颗金星在熠熠闪耀,五十六族儿女在护我中华。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