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玉佩的真实来历(女子佩戴10年的玉佩)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宝数不胜数。除了大多数被收藏在博物馆中的珍奇艺宝外,有一部分古董则因为种种原因遗落在民间,甚至在因为战争流传在外国的也有不少。渐渐的民间也兴起了购买、收藏古董的行为。
其实收藏古玩自古以来就是受到上层王公贵族的钟爱,除了本身对古董的喜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彰显自己的身份财力、风雅品味,这一点就连皇帝也不能幸免。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追求精神方面满足的人也越来越多,从现下社会收藏古董字画人数的剧增就可以看出来。
一、民间藏品水分多
民间喜爱收藏古玩的人多了,造假的人也多了,更何况现在还能用高科技造假。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辨别,很可能就被让人骗了个倾家荡产。如今社会的造假技术高超,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古玩诈骗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酿成的悲剧也是数不胜数。很多电视台看中了这一点,于是开展了一些这类型的节目,通过科普、鉴定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最受人们欢迎的当然还是鉴定类节目,这类节目是真正可以帮助民间收藏家们了解自己宝贝的价值。专业的鉴定人员和专业的仪器,让人了解古董年份来历的同时,连背后的文化都解释的清清楚楚。
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赝品数量不少,有的赝品甚至部分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连专家也需要借助专业仪器才能辨别的出,有的赝品使人啼笑皆非,但这其中也不乏出现令专家都惊叹的稀世珍宝。
二、鉴宝现场出现珍宝鉴宝节目中有这么一期,一名女子带着一块玉佩上场。女子衣着打扮普普通通,带来的宝贝也其貌不扬——只是一块蝉形的玉佩,但她声称这块玉佩自己已经佩戴十年了,是一次机缘巧合下得到的。当时女子见这块玉佩玉质温润,色泽通透,虽然造型有些奇怪,但这不妨碍她一眼就看中了这块玉佩,一时间爱不释手。
- 但是女子只当它是一个普通的玉佩,顶多材料好一些,雕工精致一些。女子一位朋友看到了玉佩之后猜测,这可能是一件古董。
女子的朋友本身也是喜爱收藏古玩方面的的人,但是也看不出这块玉的来头,只说看上去价值不菲。这激起了女子的好奇心,难道这块自己佩戴了十年的玉佩真的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才想来节目中请专家鉴定一下。
一名专家接过玉佩看了一下,微微的变了脸色。其他专家仔细查看过之后,心中已有结论,再想想女子说的这个玉佩自己佩戴了十年之久,脸上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
女子看到这个阵仗心里不免忐忑不安,询问道这个玉佩的价值,专家告诉女子这块玉蝉确实价值不菲,市场上大约在六十万左右。女子听到后不禁有些欣喜,但专家接下来的话使她出了一身冷汗。
三、玉蝉到底是什么来历
专家告诉女子,这块玉蝉应该是汉朝的一块古玉,时间久远因此价值更高,但是它可不适合佩戴在活人身上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贵族下葬时都会有很多陪葬品,这是子孙后代对先人的一种敬意,也是贵人身份的象征。这种玉蝉就是陪葬品之一,而且还是古代达官贵人陪葬品中放在嘴里的物件。虽然人们心里都清楚,很多古玩都是来自于古人墓中。但自己佩戴在身上的玉佩竟然是从死人嘴里取出来的,这个信息把女子吓得不轻。
四、玉蝉的含义
在古代的丧葬文化中,这样的玉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玉琀",顾名思义,就是去世的人含在嘴里是葬玉。而雕刻成蝉的形状也是有独特的寓意,希望亡者能像蝉一样脱壳重生。
《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除了古人推崇蝉的高洁,更是一种"脱胎换骨,灵魂延续"的象征。早在先秦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一风俗,只不过当时亡者嘴里含的不一定是玉蝉,一直到汉代以后,"口含玉蝉"的风俗才渐渐兴起。
据考古资料记载,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死后也在嘴中含了一枚玉蝉。玉石在等级划分非常严重的封建社会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今发掘的很多古墓都能见到玉器的身影,可见古人对玉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的。
- 参考文献:
《史记·屈原列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