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对方探望权不明怎么办(督促约束离婚父母)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万承源 通讯员 赵大为 周佳芸)3月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盱眙县人民法院近日组织一起离婚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对离异夫妻关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作出了引导和约束,这也是江苏省法院组织签订的首份《探望权履行承诺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离婚协议中对方探望权不明怎么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离婚协议中对方探望权不明怎么办(督促约束离婚父母)

离婚协议中对方探望权不明怎么办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万承源 通讯员 赵大为 周佳芸)3月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盱眙县人民法院近日组织一起离婚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对离异夫妻关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作出了引导和约束,这也是江苏省法院组织签订的首份《探望权履行承诺书》。

丁某(男方)与朱某某因感情破裂自愿离婚,孩子由丁某抚养,但在具体探望问题上,双方未达成一致。母亲朱某某认为自己在探望孩子时受到了丁某及其亲属的阻挠,虽有一腔爱子之心,但探望权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这一情况,承办法官向丁某与朱某某发出了《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并在家庭教育中与他们进行了深入沟通,告知其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双方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约束他们依法行使探望权,共同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以“指导令 承诺书”的形式,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组织签订该承诺书的法官董蒙表示,在案件审判时通过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一方面,告知不直接抚养方有关探望权的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后自觉、合理、恰当的行使探望权;另一方面,督促直接抚养方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同时,也可以警示当事人违反相应承诺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后探望纠纷、强制执行的发生,有效破解“探望困境”。

董蒙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组织当事人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是淮安法院落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践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化《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成效的重要尝试。离异双方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行使探望权,可减少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让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不因离异而缺失。“通过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为当事人正确行使探望权作出了督促和约束,日后如一方违反探望承诺的,另一方申请变更抚养关系或者中止探望,将变得更加有据可依。”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