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荒废的飞机(退役飞机的N种去处)
作者:风伊万
退役飞机按状态可分为“扶我起来我还能飞”和“不飞了我只想静静”两大类。
一架现代飞机(包括直升机)理论上可用25~30年,但往往难以如愿。
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机型,频繁使用会加速老化,油耗和维护成本上升,加上性能更好的新机型不断出现,以及环保标准提高等因素影响,许多正值壮年的飞机也不得不提前“下岗”。就拿民航来说,许多航空公司机队的平均机龄已经降到10年左右。据业内预测,最近20年内全球将有1.5万架飞机退役。
先说说那些功力犹存,而且符合安全规范的飞机,重返蓝天自然是“再就业”的最佳选择。即使被移送到“飞机坟场”,也只是暂时封存。美国空军设在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基地的“飞机坟场”实际就是一座庞大的备份机库。2015年初其中一架已存放7年的B-52轰炸机被重新启用,经过整修升级后成为第一架从“坟场”中复活的“同温层堡垒”,用于替换另一架因火灾受损的现役同型机。要知道这架B-52已是53岁高龄,为安全起见,它重获新生后第一次飞行全程不收起落架,速度和高度也受到限制。
除了留存自用,卖掉多余的退役战机可是一项热门生意。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是国际军火市场上抛售二手货的大卖家,甩掉包袱后不仅获得了经济利益,即使半卖半送也可以借此施加政治影响力。后来者自然有样学样,最近以色列空军就宣布将已服役36年的F-16A/B战斗机全数退役,其中有40架可供外销。同时清仓甩卖的还有40架A-4攻击机、7架C-130运输机和8架AH-1直升机等。据外媒报道,这批二手军机的“接盘侠”很可能是邻国约旦。在阿拉伯国家中,约旦跟以色列走得最近,同样装备有F-16和C-130,部分AH-1还是以色列多年前提供的,双方如果再次握手成交并不出人意料。
军火生意要顾及国际法和外交关系,相比之下民航领域就宽松多了,民用飞机的转手交易一直是个活跃的大市场。发达地区的许多航空公司因提高竞争力和降低维护成本的需要,会时常采购新机型来更新换代。而那些被提前淘汰的飞机仍有可观的使用寿命,会被转售或租赁给要求不高的廉价航空公司,或是流入非洲和南美等新兴市场。
同样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专事货运的航空公司通常也不会直接购买价格不菲的全新飞机,更愿意选择那些用二手客机改装的货运机型。比如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拥有自己的货运机队,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之初就开始引入从民航公司退役的道格拉斯DC-8、波音727和747等改装货机。另一家物流巨头联邦快递(FedEx)的航空运输公司也使用过波音727、麦道MD-10/11和空中客车A300/310等早期型号。而存量众多、性能与价格都适中的波音737、757和767则是时下流行的“客改货”机型。随着网络时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退役客机改行“快递小哥”可是网购一族的福音噢。
另一类改装的专业性就更强了,为的是让退役飞机承担起特殊使命。典型的例子有:
观测平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的太空研究项目“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简称),是在一架波音747SP上搭载一台红外线望远镜及相关设备,为排除阳光和大气层的干扰,须在夜间飞到1.3万米高空之上观测外层空间。这架波音747SP最早是在1977年交付给泛美航空公司用于客运,为纪念查尔斯·林德伯格独自飞越大西洋50周年被命名为“林德伯格快帆”号,1986年由联合航空公司接手,1995年退役。两年后NASA将其购入充当SOFIA项目载机,在左侧机身后部开设大号舱门,供口径2.5米的天文望远镜使用。经过不断的改装和测试,直到2009年耗资3.3亿美元的SOFIA项目才正式进入飞行观测阶段。
灭火斗士——在山火肆虐的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到灭火飞机的身影。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国家森林管理局和各州的森林防火部门就与军方合作,将B-17、B-25轰炸机和PBY水上飞机等退役军机改装上储水箱和喷洒装置,用于扑灭山林火灾。此后,许多民用飞机也变身加入“空中消防队”,有的既能装水喷洒也能运送消防救护人员,增强了野外扑火抢险的能力。2006年,有4架用DC-10宽体客机改装的大型灭火飞机开始投入使用,每架可装4.5万升的水或阻燃剂,对付大片丛林野火更有效。它们活跃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繁忙时每年出动三四百架次。而最强悍的要数储水量高达7.4万升的波音747“超级水柜”了,共有3架。它们同样来自二手客机,配备先进的飞行控制和加压喷洒系统,2009年起不仅在美国各地效力,还曾远赴西班牙、以色列和智利支援灭火行动。
无人标靶——无论是空中作战部队还是地面或海上的防空单位,在训练和演习中都少不了用于实弹射击的目标靶机。传统做法是让有人驾驶飞机在空中用长长的缆绳拖曳着靶子,或是由遥控航模和更大些的无人机充当“假想敌”。这种方式虽说花费不多,使用方便,但靶机从外形特征到飞行性能都与真实目标相去甚远。最贴近实战的做法是将退役战机改造成所谓的“全尺寸靶机”。由于原型战机内部空间较大,便于安装遥控系统和其它设备,使之可以执行更为复杂的模拟科目,如多机编队和电子对抗等。
自1995年以来,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先后使用过300多架从F-4双座战斗机和RF-4侦察机改装而成的/QRF-4无人靶机(Q代表无人机类别)进行训练。有的F-4在改装前已经封存了20年,部分靶机还保留手动操纵系统和弹射座椅供飞行员驾机测试。这批QF-4/QRF-4共完成了600多架次无人飞行训练任务,有250架被实弹击毁。2016年之后,它们的位置被最新改装的QF-16所取代。这些重新上岗的F-16也是来自“飞机坟场”,性能原本就很出色,改成无人机后不必顾虑人体承受能力,可以完成9g的过载机动,使得模拟对抗更具挑战性。当然了,将退役战机改装成靶机的技术要求和成本也更高,不可能经常性使用,但对于提高训练水平有莫大的帮助。万一爆发真正的战争,这类无人战机如果应用得当,还可以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呢。
除了在专业领域再次找到用武之地,退役飞机在面向大众的广阔舞台上也扮演着丰富多彩的角色。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裁军潮中,都有大量性能完好的军用飞机作为剩余物资流入民间,直接推动了西方通用航空的发展。这些“退伍老兵”当中,较大的通常被用于人员和货物运输,小型的可承担私人座驾、飞行教练、旅游观光、农林播种及喷药等多种多样的用途,最受欢迎的莫过于飞行表演了。一战后利用退役飞机组建的民间“飞行马戏团”曾流行于美国和欧洲各地,惊险的特技表演和低廉的载客体验激发了无数青少年投身蓝天的梦想。如今在各大航展上,能看到最新式的机型亮相已不算稀罕了,反倒是那些历经沧桑的经典老机重出江湖更让资深航空迷们心潮澎湃。
能引发思古之幽情的还有大银幕上的“群鹰荟萃”。在电影业引入电脑影像特效技术之前,要制作航空题材的影片就得动用真家伙,辅以模型道具进行拍摄。从1930年的《地狱天使》到1970年前后的《不列颠大空战》和《虎!虎!虎!》等空战大片,都不惜血本搜罗到数十架退役飞机,加以修复和改装后在碧空云海之间上演了一幕幕追逐缠斗的精彩好戏。即使如今的电脑特效已经达到近乎以假乱真的程度,像最新上映的《敦刻尔克》在拍摄时还是请出了老而弥坚的3架“喷火”和一架Bf 109战斗机,用于空中实拍,就是要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临场感。
与充满机械美感和怀旧气息的老爷车一样,还能飞得动的“老爷机”也属于收藏珍品,当然也是大多数人只可远观、难以染指的奢侈品。不仅是“剁手”价格,这对操作技术和维护保养都有很高的门槛。在一家旧式飞行器代理公司最新的现货清单中,一架“喷火”战斗机就开价170万英镑(约合1 500多万人民币)。而在电影《敦刻尔克》中出镜的那3架“喷火”属于美国亿万富豪丹·弗里德金,他还亲自驾机上阵,配合拍摄。同样既有财又有才的还有好莱坞大明星约翰·特拉沃尔塔,人家可是持有多机种飞行执照的“老司机”了,名下就有一架从澳洲航空公司退役的波音707。他曾驾驶这架波音707参与过2005年新奥尔良飓风和2010年海地地震震后的救灾活动,如此“高调”地做公益也真是没谁了。
不管怎样,退役飞机有机会重上云霄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迟早也会因技术或经济的原因再次停飞。也许有人会说飞机如果没法飞了,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其实不然,就算告别了蓝天,“封翼”后的飞机反而能找到更广阔的出路,继续发挥着别样的余热。
整修一新后进入博物馆应该是退役飞机最圆满的结局了,享受着功成身退、荣登殿堂的尊崇,成为被瞻仰和铭记的历史见证。可惜岁月无情,并不是每一种机型都能留下完整的实物。比较幸运的就有“协和”超声速客机,自2003年退役后,曾生产出的20架除了有两架损毁外,其余18架都分别在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的博物馆或机场内找到了容身之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特拉沃尔塔的那架波音707在达到使用年限后,已确定将捐赠给澳大利亚的一家博物馆。另有一些停飞的飞机被航空俱乐部之类的社会团体和有实力的个人收藏,也算是老有所依了。此外,在不少军事基地、航空展馆和历史纪念地等场所内外,还可以看到用整架飞机做成的标志物,成为一道道别具韵味的风景线。
相对于“全身而退”的圆满,被解体处理似乎要算是不得善终了。实际上正是经过细致的拆解,退役飞机虽然整体消失了,许多零部件却得以迎来“第二春”。原本造价就不低的飞机可谓全身都是宝,多达80%~90%的零部件或材料能被回收再利用,整机转手的卖价可能还不如拆解后分开出售的获利。其中最值钱的非发动机莫属了,从操纵系统、电子设备、起落装置到结构框架,乃至座椅和装饰物等等,只要符合使用需要和质量标准,都不愁没有用处。
用空客A340客机的翼肋做成的椅子
近些年来随着退役飞机数量不断增长,拆解飞机也成了商机无限、发展迅速的热门行业,和二手飞机交易一样在西方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最高端的“废品处理业”中,除了有专业维修企业,也吸引到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的涉足。有趣的是,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大巨头不仅在造飞机上正面硬怼,在拆飞机方面也竞相出招。波音与欧美多家企业联合,在2005年创立了“飞机机队回收协会”。第二年空客也在欧盟支持下,启动了名为“退役飞机先进管理流程”的项目。其目的都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促进飞机拆解的科学高效和规范化,实现零部件的绿色循环再利用。
介于完整保留和彻底拆解之间,退役飞机还有着蔚为可观的应用价值。上到行业内的产学研,下到大众化的吃住行,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科研样本——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结构的腐蚀和疲劳是飞行安全的一大隐患,但又不容易查找发现。对退役飞机进行破坏性的分解检查和试验,就可以深入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损伤规律,寻找应对办法,为同类机型的日常维护和新机型的研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也有把整架飞机当作“小白鼠”的,比如NASA兰利研究中心曾在2015年将一架赛斯纳172用于撞击试验。技术人员将这架出厂已40多年的小型飞机高高吊起,再撞向地面,制造出飞机失事坠落的效果,根据机身损坏程度来确定发出求救信号的紧急定位发射器应安装在什么位置才不易受损失效。
训练器材——负责驾驶飞机的飞行员通常会在专业的飞行模拟器上接受训练,但对于其他机务人员来说,用退役飞机来训练更为经济实用。美国空军训练司令部下属的第58特种作战联队就擅长将几近报废的飞机改造成全尺寸的训练器材,如采用C-130运输机的机舱来进行快速装卸和物资空投等操作练习,而安装在塔架上的UH-1和HH-60直升机机身可用于机枪射击或空中救援的模拟演练,节省了不少装备采购经费。
同样在反恐和反劫机训练中,利用退役飞机也逐渐成为常态手段。2003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希尔斯伯勒县警方获赠一架波音727货机,改装后用于特警小组的实战化训练。据称这是美国第一架供地方执法机构使用的“教练机”,此前只有联邦调查局和军方特种部队才拥有这样的高档设施。
以上例子跟普通大众的距离还有些远,其实除了科普教育外,退役飞机还有的是更接地气的用途呢。
便捷酒店——欢迎入住“珍宝酒店”!这是瑞典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外一架再也不会离地的波音747-200客机,2002年退役后外表基本保持原貌,内部就改造出不同规格的27间客房,最值得推荐的要数设在驾驶舱内的双人间了。这家酒店不仅设施齐全,与机场近在咫尺也方便了来往的旅客。而在新西兰奥托罗亨格小镇上,则有一家用布里斯托尔“货轮”飞机改成的汽车旅馆,“麻雀虽小”但也颇具特色。
主题餐厅——美国空军学院所在的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有一家由KC-97加油机改建的餐厅,机身上还保留着空军涂装,舱内能容纳275人进餐。远在非洲的加纳,其国有航空公司在2005年倒闭后,旗下一架DC-10被安置在首都阿克拉的国际机场附近,摇身一变成为供应当地传统美食的餐厅。其机身通体绿色,垂尾涂上加纳国旗图案很是惹眼,内部可接待118人。此外在英国、韩国、新西兰、哥斯达黎加等地还有各种飞机餐厅、酒吧和咖啡屋,在里面吃喝“飞机餐”是不是更有情调呢?
代步工具——你见过在水面或地上跑的私人飞机吗?传奇富豪霍华德·休斯曾拥有的一架波音307专机在风暴中损坏后,剩余的机身被改成了同样拉风的奢华游艇。还有人利用飞机机身密闭性好、内部空间大的特点,尝试将其改作渡轮来使用。地面上,墨西哥一家汽车改装公司花费百万美元把一具波音737机身改造成可搭载40人的豪华大巴,能跑出200千米的时速。而将小型飞机拆掉机翼,稍加改动后就能用汽车拖着自驾游,一路上足以博尽眼球了。
个性住宅——美国总统特朗普经商时有一架涂着醒目名号的波音727专机,密西西比州一位女士就把自己的波音727住房戏称为“小特朗普”。这是她在1994年以2000美元买下的报废机身,又花了近3万美元运到居住地并装修成新家。无独有偶,1999年俄勒冈州一位退休工程师也把一架完整的波音727改造成林中别墅,耗资20多万美元,而他的“二套房”计划是更大的波音747!DIY能力不够?美国一家航空技术公司就提供定制飞机住宅的业务,将整架退役的波音727或波音737安装在支柱上,还可随风转动,内部按照客户喜好加以布置。以飞机为家这可是航空迷的一大梦想,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经费和场地。
此外,退役飞机物尽其用的例子还有将机身改建成学校活动室和游乐场设施,把退役战机沉入海底作为人工礁石,飞机拆解后的发动机可用于风力消防或除雪,机翼、整流罩和舱门等部件可做成各种建筑材料和家具用品……真可谓老兵不死,只是换了别样的“活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