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

有人想要靠近,有人试图逃离。

By 魏晓涵 整理

国产电影的颓势从暑假一路延续到中秋档期,原本以为会因《大话西游3》的高话题度被终结,没想到成为终结者的却是一部前期宣传并不猛烈的青春片——《七月与安生》。

从中秋档前上映,一路挺近国庆档,这部讲述两个女生陪伴、爱与成长的影片,关照主角在成长中对自己身份的构建,选择和所有国产青春片里的狗血元素和宏大时代背景割裂,正是这种细腻而个体化的视角,反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成为国产青春片中的一股“清流”。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1)

上映将近两周,票房成绩超过1亿,口碑几乎好于同档期的所有影片,主演的演技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排片比例逆市增长,从起初的10%一路上升。影片主创中除了大名鼎鼎的监制陈可辛之外,首次进军内地的香港导演曾国祥也逐渐被人熟知,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著名香港喜剧演员曾志伟的儿子。

比起姐姐曾宝仪,曾国祥在内地的名气相对弱一些。以“导演曾国祥”的身份而非“曾志伟儿子”扬名更让人服气。不过仔细观察一下《七月与安生》的制作,不难发现,“星二代”的身份显然让曾国祥获得了一般年轻导演难以想象的福利——不是谁都能请来陈可辛做监制、曾志伟为电影站台的。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2)

像曾国祥一样,进军导演行业的“星二代”不在少数。也许在大众眼中,相比于好演员,成为好导演的难度系数似乎更高一些。从小浸润在生动鲜活的片场中,“星二代”当导演靠谱吗?上一辈的光环加身,对他们而言是助力还是枷锁?

星二代导演拍戏,

能动用多少普通人动用不到的资源

和所有的“二代”一样,“拼爹”对于“星二代”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父辈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无论是社会影响力、经验还是资源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初出茅庐的“星二代”们往往能从中受益。

《七月与安生》的首映礼上,曾志伟与老友陈可辛双双出现为曾国祥的新片站台,在不少媒体采访中,“曾志伟和儿子曾国祥”作为一个新闻点频频出现。即使曾国祥导演的个人风格、影片的画风和曾志伟的作品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无可否认的是,对曾国祥而言,“曾志伟的儿子”这一标签目前来讲很难抹掉。

实际上,曾国祥作为一个年轻导演的成长,和父亲的资源和提携分不开。从加拿大求学归来,便在父亲的帮助下,在陈可辛的制作公司谋得一席职位,近距离和名导演接触共事。在真正成为导演之前,曾国祥也在公司打过杂、演过戏,之所以接触演戏也是因为“别人会觉得因为有了‘曾志伟儿子’这个身份,能增加电影的话题”,所以决定试一试。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3)

而陈可辛监制《七月与安生》让曾国祥来做导演,一方面难免有曾志伟人情上所占的成分,毕竟在陈可辛年轻的时候也曾受到曾志伟的提携;另一方面,他们的趣味和价值观能在影片的拍摄和表达上达成一致。陈可辛曾对媒体说:“《七月与安生》是我监制过的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其中有多少用于宣传的部分不得而知,但无可否认的是这部戏的气质与陈可辛的文艺片风格有一定的相投之处。

作为“星二代”能在电影成长路上,因为父辈占据哪些优势?年轻导演曾国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从他的成长故事中,我们看到,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种,从日常性事务到演员尝试到执导,每一次身份转换的风险都比同龄人小。

此外,“星二代”的身份就意味着高曝光度和话题度,无论身处什么行业,一举一动都会引发闪光灯的追逐。电影《二十八岁未成年》集结了倪妮、霍建华、王大陆等当红演员,然而在影片的发布会上,媒体集中关注的焦点却是首次执导的张末,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大名鼎鼎的导演张艺谋的女儿。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4)

张末曾在著名的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深造过,这所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学府之一,培养过李安、科恩兄弟等海内外知名导演,也不乏众多志在导演事业的星二代的身影,冯思羽(冯小刚女儿)、刘雨霖(刘震云女儿)、朱青阳(朱时茂儿子)等都曾在此深造。想要跻身世界顶尖学府的电影专业并不容易,除了自身实力,背景和推荐也能增加说服力。有媒体报道其中不少人是拿到了李安导演的推荐信,而朱青阳则在媒体采访中坦诚曾拿到过成龙的推荐信。

即使获得的商业投资有限,星二代的成长环境也意味着他们有许多无形的资源得以使用。13年毕业的90后朱青阳,15年执导的首部长片电影《谍·莲花》就得以上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首次执导资金有限,便邀请来潘阳(潘长江女儿)、巴图(宋丹丹儿子)在内的七位星二代零片酬出演,还有陈佩斯的客串,父亲朱时茂则是从宣传到出演到监制全程把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玩票”的性质有些浓厚。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5)

朱时茂邀请老搭档陈佩斯一起为儿子的电影站台

父辈成为星二代导演作品的监制并不少见,从《七月与安生》到《谍·莲花》,而《二十八岁未成年》的监制是张艺谋,即使这部戏定档时间和他自己的《长城》撞了档期。不难理解,电影不是一个人的事,它往往意味着大笔资金的投入和大量人员的调度,身居重位的导演初出茅庐,倚靠父辈的支持,从其他角度上也意味着对剧组人员负责。

一个星二代导演的成长史

回望星二代导演的父辈,无论是身在香港的曾志伟还是在内地闯天下的张艺谋,都是从低起点一步步摸索得以进入电影圈,并在摸爬滚打和不断磨练中取得今天的成就。

曾志伟第一份电影相关工作是龙虎师,而张艺谋是以美术助理的身份入的行,在剧组努力转向其他类型的工作,如编剧、摄影、副导演、导演,慢慢才得以积攒到今天的地位,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成长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职业要求本身的挑战,甚至早期还会存在生存的压力。

对于星二代导演而言,这条通往电影电视导演之路一般来说会顺利得多。不少人都曾在国外知名电影学府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刚开始从事相关工作便是和名导合作,视野和起点就和同时代的青年导演们拉开了差距。张末几乎每一份实践都是在父亲的电影剧组中进行;《太子妃升职记》导演、海岩的儿子侣皓吉吉从11年开始就跟着赵宝刚导演拍摄电视剧,参与的是《北京青年》这样的话题热门电视剧。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6)

北京青年剧照

更有“开挂”如朱青阳者,毕业两年首部执导的影片就能在院线上映,成为同届毕业的同学中第一个拍摄院线电影的导演,虽然口碑扑街,水花不大,不过几百万的投资还是拿到了上千万的票房,小伙子在媒体采访时半开玩笑半耿直地表示“预期票房是50块,以为没有人会去看”;而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的处女作,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拿下的父亲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

毕业不久就能直接当导演,试水院线电影对于星二代导演们来说,也是少数,其背后动用的资源可想而知,问题在于,这样的卖“人情”的电影根本连进入主流观众的视野都很难,更别说引起观众的讨论了。所以即使是对于星二代们而言,由于导演行业的高门槛,想要手执导筒,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需要不断历练的过程。

虽然曾国祥拿到了进入陈可辛公司工作的机会,但也是从细节琐事开始做起;而张末的经历则更具有代表性。

张末的电影梦起源于父亲在她5岁时从柏林电影节抱回来的金熊奖,曾在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就读,此后的实践经历则在父亲的片场展开,从《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到《金陵十三钗》,张末从剪辑师、副导演、翻译甚至到父亲的私人助理,直到八年后,自己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才定档上映。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7)

张艺谋(左一)和女儿张末(中)

既有张末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年轻导演,也有像海岩的儿子侣皓吉吉一般不断尝试不同领域,最终投身导演事业者,他出身舞蹈演员,做过演员,当过摄影师,甚至出过单曲,最终投身导演行业,执导的剧却颠覆了老师赵宝刚和父亲海岩的一贯风格,因《太子妃升职记》一炮而红,也是众多星二代导演中画风清奇的一位。

那么真正执导第一部电影时,星二代导演们有多大的话语权?不妨从《七月与安生》的拍摄制作中探知一二。

实际上,陈可辛在更早的时间上参与到影片的制作中,导演也是由他挑选的。在电影开始拍摄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磨合工作,两人聊了很多次,用陈可辛的话来说“都聊透了”,因此在执行阶段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分歧。也正是如此,曾国祥在其中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也同时扮演了一个执行者的身份。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8)

作为监制的陈可辛,在电影的准备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和经验,比如在营销、选角、发行、剧本环节都找了合适的人来帮助,控制在合理的制作费用范围内,名导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从制作到市场都有着良好的预判;而在现场,导演在创作上的自主权更大一些。

这样看来“保驾护航”四个字用于父辈和星二代导演之间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了,前辈提供自己的资源、经验,年轻人贡献自己的才华,至于成果如何,一半看能力一半也要看观众买不买账了。

和上一辈捆绑,是幸运还是泥沼?

一个“XX的儿子(女儿)”的光环对于这些星二代导演的事业而言是好是坏,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和上一辈捆绑成为大多数导演星二代逃不开的命运,尤其是父辈在行业内有了相当的话语权之后,星二代们的起点更高,资源更好,但也同时个人能力更容易遭到公众的质疑和苛求,如果作品反响平平,相比一般的导演,则会遭遇更多的非议。在朱青阳的处女作尚未激起太大水花的情况下,媒体的质疑声层出不穷,焦点就在于“父辈的保护伞下,这位年轻的电影导演能走多远”。

这种情况下,作品本身才是真正有说服力的东西。《七月与安生》的火爆和好口碑,让观众和影评人见到了曾国祥在“曾志伟儿子”之外的诚意和能力。一个讨巧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导演的个人风格还是《七月与安生》这部作品,都和父亲曾志伟作品题材、风格相差甚远,因此很难产生直接的比较,这也是公众对于曾国祥相对宽容的原因之一。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9)

在许多媒体采访中不难发现,在面对公众时,许多星二代导演们并不避讳谈到长辈光环带给自己的便利,也并没有逃离上一代荫蔽的叛逆心。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追赶甚至超越上一代”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张末的处女作由张艺谋签约的公司出品,张艺谋亲自出任监制保驾护航之外,这位星二代的成长履历每一步都有父亲的身影,在被问到和父亲电影撞档期时,她表示“干不过他”;朱青阳在电影宣传期的媒体采访中,并不避讳自己“星二代”的标签,承认借助了父亲的许多帮助。

可能是成长背景的缘故,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他们也不太在乎“星二代”的标签,他们借助这一标签背后的资源成就自己,也不愿因此被捆绑。一如朱青阳在媒体采访中所说:“我是朱时茂的儿子啊,但同时我也是青阳,我们有了父辈的光环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不努力。”

有人选择靠近,也有人想要逃离。

著名影视编剧海岩的儿子侣皓吉吉以演员身份出道时就因为父亲而受到关注,而他却鲜少提及这一身份,也不囿于父亲的资源和风格,特立独行地尝试了许多不同的领域。从演戏到整容到做导演,没有一项是海岩支持的,但他都一步步走下来了,也有了让业界称赞的代表作。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10)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李彧从14年开始转型做导演,此前从事多年的演员工作,也有不少和父亲合作的机会,始终逃不开“星二代”的标签,他起初对此很不喜欢,而随着经验的积累,也慢慢接受了,并在导演领域开创了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

和台前相比,幕后的星二代导演们需要直面大众的机会相对少,大众的宽容度更高,然而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门槛,父辈提供的资源如何不论,最后还是要依靠作品说话不是吗?《七月与安生》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参考资料:

1、曾国祥 曾经很抗拒被别人说长得像曾志伟

news.163/16/0921/01/C1EUUMK500014AED.html

2、海岩的儿子要当导演 盘点那些想当导演的星二代们

fj.xinhuanet/2015-04/20/c_1115030060.htm

3、《七月与安生》监制陈可辛的布局和思考

“能过十几亿票房的戏,很难使得我快乐”

news.mtime/2016/09/12/1559603.html?_t_t_t=0.8310922200325876

4、想要成功获肯定 “导二代”比普通“星二代”更苦?

finance.ifeng/a/20160918/14884683_0.shtml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11)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认识吗(星二代的七月与安生受好评)(12)

新锐观点 前沿情报

内容产业第一平台

原创出品 授权转载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微博 @刺猬公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