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怎样激励孩子学习(孩子不会自我管理)
作者:咖啡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最近,球星C罗在看到父亲生前的一段视频时,却突然情绪失控,潸然泪下。
当他看到父亲由衷地说:“我为儿子感到骄傲”时,这位巨星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伤心地说:我成为了第一,但他却没能看到。
父亲因长期酗酒,51岁便离世,C罗一直对此怀有深深的感伤和遗憾。
已为人父的他坦言:我会吸取经验,成为一名出色的爸爸,给孩子做好榜样。
而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不仅从不吸烟、极少喝酒、不沾毒品。
34岁的他身体还依然保持在顶级状态,这在运动员里非常罕见。
C罗还曾透露,自己几乎有99%的时间在保持自律。
这不仅成就了今天的C罗,也成为他个人魅力最大的标签。
C罗的成功虽得益于天赋和努力,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严于律己更是他之所以能长期捍卫足坛地位、受万人敬仰的最大原因。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能够自律的人做任何事都会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并持之以恒地去坚持,去征服自己,最终掌控命运。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拥有这项优点,终将所向披靡,出类拔萃。
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有句话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将难以控制人生。
没有自律性的人,就像失去舵手的航船,即便一时走得快也容易失去方向,被惊涛骇浪吞没。
童星出道的贾斯汀·比伯就在这上吃了不小的苦头。
最近,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自己曾经的辉煌和落魄做了深深的检讨和反思:
我从一个13岁的普通小男孩一夜间变成受人追捧的明星,早早地拥有普通人不能得到的一切。
然而,我却没有应对真实世界的能力,做了一切人们能想像到的不好的事情(酗酒、抽烟、纹身、打架,甚至吸食大麻)。
从一个倍受爱戴的人变成了最被厌恶、嘲笑、憎恨的人。
好在,现在我已走出来,拥有了爱的人和重新生活的勇气。
虽然贾斯汀年少成名,风光无限,但他的精神成长没跟上蹿红的步伐,因为缺乏自律差点葬送了自己的一切,令人唏嘘。
萧伯纳曾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越自律的人越强大,走的也越远,越容易成功。
小小的汪韵乐就是这样一位自律的强者。
她四岁学钢琴,五岁学古筝,年仅12岁便获奖无数。
这得益于她拥有自律的好习惯。
有一期《靓妈攻略》里曾分享过她的成长经历:
汪韵乐从小就有列计划表的习惯,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每天要做的事。她数年如一日地围绕着计划表行事。
偶尔有没做到的地方,韵乐还会自我检讨并引以为戒,在计划表上写:弹钢琴时间太长导致没时间弹古筝。
虽然别人觉得这很严苛和枯燥,但她却不这么认为。
韵乐说,我虽然每天弹琴要6到8小时,但还是觉得不够多,因为有人要练12个小时。
虽然别人在玩儿时我要练琴,但我也能把练琴当成玩儿。
韵乐不仅古筝弹的好,学习成绩也总能考全年级第一。
妈妈说,虽然孩子平时的练习算不上最努力的,但只要做好安排就会按计划走。
学习上也是,到了考试,一旦想下定决心考好就会排除万难去努力,不需要提醒。
现场的教育专家一语道破韵乐的优秀之处:正是自律决定了孩子在练琴和学习各方面的自主性,这是一项难能可贵的能力。
与其说汪韵乐早早地获得无数奖项使其他孩子望尘莫及,不如说是自律让她注定闪闪发光,与众不同。
心理学上指出,自律是人对思想和行为的一种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孩子一旦拥有这项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就会对自我有要求,从而形成无需旁人提醒和监督的自觉性。
它是决定孩子能否走得更高更远、实现梦想的必备条件。
激发孩子的自律性
俞敏洪曾说: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
想让孩子变得更好,父母可以这样激发孩子的自律性:
1、自由的孩子才自律
托马斯·戈登在《P.E.T.父母效能训练:唤醒孩子的自律》一书中曾说:
那些懂得自控的年轻人往往有着一定的自由,因为他们有机会为自己去决定和选择。
能自由决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才会对自己有要求。
长沙一位妈妈对女儿实行“放养”的方式,只要女儿喜欢什么就放手让她做,结果却无心插柳柳成荫。
女儿从小学开始就喜欢用漫画记日记,一记就是好几年,而且越画越像样。
高一军训期间她也不忘用漫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原本枯燥乏味的军训生活在她的笔下变成了一场美妙的回忆,瞬间得到了大家的热捧。
网友也纷纷为她的毅力叹服。
除此之外,她还有很多爱好,小提琴和健身等都坚持得有模有样。
妈妈说:这些都是女儿自己的选择,平常自己都会主动去练习。
妈妈让孩子自由选择,使女儿的兴趣丰富了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律的好习惯。
自律不是他律,家长如果能适当地给孩子自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孩子会更愿意对做的事负责,并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做其他事也自然会触类旁通。
2、父母自律孩子才自觉
父母能自律,孩子才会自觉。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一书中分享过经历:
监督孩子写作业一直是很多家长的老大难,但我的儿子却从不用督促。
他上小学时,每次放学都能自动先写完作业再出去玩。
原来,我有早起写作的习惯,几乎雷打不动,天天如此。
一次,儿子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起那么早?
我说:“因为每天把最重要的事做完了,我才能更踏实地干别的事情。”
没想到儿子听了后,受到了触动。从此,也学我,一回家就先认真完成作业。
郑渊洁说: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请闭上您的嘴,抬起您的腿,走您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平常父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有要求,孩子自然就会受到感染,学以致用,这比任何方法都管用。
3、引导孩子设立目标,建立梦想,形成内驱力
广州的梁君霖从1岁开始便在爸爸妈妈的启发下接触画画,并爱上画画。
小小年纪的她每天都到公园给人画速写,爸爸妈妈要求她不管画成什么样,要1分钟快速成像。
女儿很热衷于此,常常一画就是5、6个小时。
当她失去耐心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引导她画食物,而且画啥就能吃啥。
君霖高兴地说:“画披萨就有披萨吃,画三文治就能吃三文治。”
他们还常常带女儿看画展。
因为看得多了,一天,君霖突然说,她也想开办画展。
妈妈趁机说,你要多画才能办。
于是, 她就一直努力地准备着,才6岁的她今年终于成功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展。
梁君霖的父母深知要让孩子的热情保持下去,就得适当设置小目标,激发孩子的梦想,这样才能为她的积极性续航。
美国教育专家罗伯特·马扎诺博士认为:当学生为学习设定目标时,任务的感知价值就会调动内在动机。
孩子有了目标和梦想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并主动为之匹配相应的行为要求。
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对做的事有所向往和追求,这样他才能更积极主动地为之付出努力。
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让梦想开花结果的本质是自律。
父母如果想将来在孩子的成长上更省心、放心,现在就得多操点心,为孩子配上自律的马达。
多给他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并引导他树立目标、建立梦想,对未来有所期待和向往。
如此,孩子才会自觉自发地跑起来,并且跑得更快、更远、更稳。
因为,唯有自律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作者简介:咖啡,家有宝藏女儿一枚,专注亲子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