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

[左上]在路上![左上]经典分享,与经典同行(经典的搬运工)![左上]在生活中修行,在红尘中修心、炼心![左上]在生活中捡故事,在故事中明得失、得领悟!将故事化作【度己】的帆!

文中所配图片皆为网络下载,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恩[谢谢]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

题记:某一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时候,别人如何对待你,和你的人品、德行,和你本身的品德毫无关系,是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反馈,让别人有选择性地对待!单纯的看人下菜碟,仅此而已!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2)

1

她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可能只在和我之间

初中时,一位同学——既是同班又是同宿舍。学习成绩中下等,人缘不错,无论和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能打成一片!和外班的老师、同学,甚至学校内外超市的售货员都能嘻嘻哈哈聊半天!

当然了,这一年半的同窗生涯里,同学中反感她的声音也没少听,大同小异都是说她这个人不地道。比如:爱说别人糗事,喜欢夸大其词、无中生有,未经别人同意随便拆看别人信件,给别人捎个东西谎报价格,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等;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3)

多次接触之后:我选择了尽量远离,尽量少接触、少有交集;因为发现她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可能只在和我之间

她总喜欢在放学或上晚自习前吃饭间隙约我陪她去超市,进了超市挑这挑那很是阔气,一到收银台轮到她结账时就告诉我说:自己忘记带钱了,向我借钱,信誓旦旦回去即刻还我。都不带掏兜的;

每次都是三、五块,十来块,也有极个别情况下买些生活用品二、三十块的,甚至一块的;几次三番无一例外:上一次的还没还又等来下一次;就连我买一根笔芯,她原本不打算买,看到我买她也得拿一根!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4)

一次次如此。对此我很是奇怪:既然没带钱,东西又不急用;为何去超市如此积极主动,没带钱又不提前说,非得等到结账时才说?

最关键的是:这位同学特别“健忘”,从未主动还过,只要我不提她永远不会还,甚至都不会提起;每一次都被她忘记无一例外;嘴里吃着借钱买来的零食,用着借钱买来的东西就是迟迟不还;每一次提起来居然说不记得了,提醒了也还是说想不起来了!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5)

近二十年前啊!三块钱一本杂志,十块钱我得买多少本?我又能多买本课外书;尽管我的父母从未缺过我的零花钱,那毕竟是父母辛勤劳动所得;

2​

提醒,无论理由还是场合算是留足了面子

虽然说再之后也还了;问她:想起来了?回答还是“没想起来”!

我是那种是非曲直太过分明,有点正直过了头的人:确实因为对方不主动提我不好意思提起,拖得时间真不短了!更不想因为人家在记不清的情况下作出决定,就说:那你先收起吧,等想起来再说;实在想不起来就不用了!对方会说:好像有点印象;虽然最终还回来了,可那感觉实在是不痛快!

虽然是她欠我钱迟迟不还,可是非得我提醒,实在太尴尬——为我自己也为她;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6)

为了给她留面子;因此,我提醒她都是在只有我和她,没有第三人也绝对不会让第三人知情的场合下,而且当时我们都是除了国庆、“五一”这些长假最短了一个来月才回一次家;

那时又没有微信转账这样方便;穷乡僻壤的也没个转账的地方。用我父母的话说:在外面住校就如同一个小家。他们宁愿自己牙缝里挤也没有让我缺衣少食,我自己也从不浪费、很节俭,所以父母总担心我吃不好每次给我带的生活费挺充足的。

提醒,无论理由还是场合算是留足了面子;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7)

3

这种担心据我所知从没有发生过!

一直以来对方都是直到还钱时都是勉勉强强想起来、好像有过;而我又从不喜背后谈论别人;以她的性格,我真的是挺担心因此她给我胡说八道、造谣;事实上,这种担心据我所知从没有发生过!

4

其实,我并非不长记性。

其实,我并非不长记性。因为我和她都是中途的转校生,那一批人数不少,来自四面八方,只有我们机缘巧合被安排到一个宿舍;十二个人的宿舍里只有我们三位是同一个班,另外一位是本地人(非本次转校生),几乎就没怎么在宿舍待过,后来也是因为学习比较紧张夏天的中午偶尔会回宿舍午休一会儿;

无论是宿舍也好班级也好除了不好意思也总认为她自己也不好意思重蹈覆辙;更重要的是:基于上述情况总是有那么一份特殊的情感在里面掺杂!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8)

有那么几次,她再找我去超市都是婉拒;可次数多了也不是那么回事,总是不太好看,就一块儿去了,结果又是故伎重施;

有时星期天我去书店,被她看到着急的让等等她也要去,去了又是,从未有过新意!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9)

书店出来她去超市我说我没有买的在外面等你,她会说自己忘记带钱了......,有时借十块我说没有那么多了,只有五块,五块也行,剩下的开始掏自己的衣服兜或者挑好的东西选择一件东西不要了!

5

因为她一个让我三观尽毁的操作态度让我不再单独悄悄提醒;

这之后,迟迟不还不再是顾及这顾及那单独悄悄提醒,更重要的担心是:每一次都这样,我又太顾及大局,她会因为自己的健忘给我造谣,所以,选择宿舍同学都在时提醒,而且为了避免又被忘记,尤其她那个勉强想起让我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因此提醒的时间也比之前缩短了!

但是,尽管如此对方依然是那么健忘!有时更离谱居然含糊其辞嗫嚅着不记得了、她好像记得还过了,有时态度还超级差;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0)

太荒唐了,我即使再顾全大局,也能力有限;岂容她如此!

再叫我一起去超市、去书店不再婉拒直接拒绝,由此还钱前所未有主动了、时间缩短了,态度反转唯唯诺诺,那会儿的我还特别自责,自责自己过分了!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1)

再之后,即使一块儿去超市几乎没有因为忘记带钱而借钱了,即使有还钱也痛快了!印象中和她打交道实在不痛快!内容就围绕一个主题:“借”,不是钱就是作业本,笔芯,卫生纸、洗发水,洗衣粉,杂志等等!

本是学生,在记忆中和她之间从未有过有关学习的讨论和交流!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2)

6

哪是什么健忘,而是有选择性的对待,是我的态度给了人家错觉!

像我这种人属实是太迟钝了!一度认为自己过分而自责;现在想来对方哪是什么健忘,而是有选择性的对待,是我的态度给了人家错觉!甚至人家根本就不是忘记带钱!否则,以她的性格:绝对不会在记不清的情况下仅凭我的“一面之词”还;而且早不知在同学中被造谣成什么样了!

可对方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吃穿用度所有的花销每一分都是父母辛苦所得;即使她忘记了也想不起来不让她还了,有再一、有再二,难道会再三?这我就不明白了!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3)

按说她家应该条件不会差,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其他都已成家;父母都没退休呢,她的亲外甥女、亲侄女比她小不了十岁!

就冲她日常的交际中,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认为她是那种频繁借钱还钱却费劲的主!

我曾亲眼看过她给宿舍另外两位同学(其它班级的同学)还钱,对话中得知借了没几天,也就两、三天,一个礼拜都不到就还了,还是主动在全宿舍人面前;而与此同时问我借的钱已经一个多月了我满心欢喜她能顺带主动还一次却被忽略带过提起居然又被忘记了。很讽刺的一幕!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4)

年龄越长越怀旧,突然想起初中生活,想起了她,茅塞顿开!原来,我的生活中还有一位“高人”来着,只不过我的反应太过迟钝,对这种行为甚是反感、鄙视;今天才明白,恍然大悟的感觉。

真的,想起来都觉得很可笑、滑稽,记忆中和她之间完全没有过同学间有关学习的讨论;她给我的印象就是围绕借东西。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5)

写在后面

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听有人抱怨同事、朋友,甚至不熟悉的人。说:我没想到她是那样的人。是哪样的人呢?

有些人情商很高,察言观色能力一流却没用对地方;带了不同面具来面对不同的人,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伎俩;因此,即使是同一个人,在A和B眼里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关键是他们各自还都认为自己很了解这个人,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6)

例如,A被中伤之后找共同的熟人(或朋友)B倾诉,苦没诉成反倒惹一身腥;因为在B的眼里的这个人是衣冠楚楚,谈笑风生,A的一番诉苦颠覆了她一直以来的认知,反倒认为A在故意抹黑,小心眼,矫情;

这里B的主观认知占有率比较小,是一直以来这个人就给了B这样的反馈,蒙蔽了B的眼!而B又缺乏这样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认为是自己的人格魅力的对等交换!

直到某一天B得到了和A同样的“待遇”,甚至都不及A的十分之一,被打脸才发现A的大度、宽容自己望尘莫及、自愧不如!原来她是那样的人!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7)

相比这位同学,情商这块我实在差了太远甚至永远达不到人家的水平;这么多年以后才对人家近二十年前的行为恍然大悟;纵然近二十年过去了,中间经历了学习、工作依然达不到二十年前一个初中生的水平;

只是这聪明劲却一点都羡慕不起来,依然反感,总觉得用错了地方;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8)

工作中,有的人兢兢业业,无私;有的人懒散,爱抱怨,推卸责任为己任,工作中晚下班5分钟,值个班都发个朋友圈:办公室拍张照片附文:工作的人最美丽,或者一个人也要成为一支队伍!收获一大堆红星,绝不会让任何一个赞美的评论等待30秒;

然而,众所周知他所谓的加班都是自己的效率或错误、不作为造成的;还耽误了其他同事的进度拖了团队的后腿;最终,辛苦付出的工资万年不变,漏洞百出拖后腿的工资水涨船高。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19)

其实这多数是自己造成的:你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用成绩说话;却绝口不提工资的事,只等着老板主动加工资,因为你以为老板都是泾渭分明的,眼睛雪亮;因为工作都是老板分配的,她心里有一杆秤;殊不知你反馈出来的就是无欲无求;

有些不自觉的老板自然顺水推舟还认为你能力不过关,好说话,更甚者:有的企业无效加班是文化,你的高效率被认为是不作为或者工作安排轻松!认为她给了你一份工作你应该感恩戴德;反倒是时时刻刻将“付出”挂在嘴边,一点付出锱铢必较的那类人给人留一个难缠、不好惹的印象!反倒事事忌惮人家!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20)

有的人背后总说老板、同事、朋友的坏话,人前却夸得跟朵花似的;和你谈笑风生,转眼用自己的感觉或莫须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老板面前编排、抹黑你,无中生有!而你呢:说人的好只在人家背后;正常工作沟通中纠正人家的错误只在私底下,一切的一切都是对事不对人;

一个没有辩是非的人很容易就被带跑偏!所以说:慈悲和宽容是留给对的人!人要寻找磁场相同的圈子,努力脱离狭隘、庸俗、低级趣味的圈子!慈悲心肠配合金刚手段才能够相得益彰!否则慈悲会变为懦弱!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21)

一个人得到什么样的对待,一部分真的是你自身给别人的反馈,这部分非品德、才华;而是看人下菜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明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去了解你!更多是在别人的嘴里了解你,什么人的嘴会成为一个人了解别人或者一群人的途径呢?

因此,别人对你的态度并不都是你人品和能力的对等交换;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有多么“了解”你!世间本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否则也不会有“欺软怕硬”、“好说话”这些词了;再不然怎么会有人有这样的感觉:自从“不讲理”开始,心情顺畅多了?

一个人的建议和感悟(那些突然明白的道理)(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