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粪便的颜色判断身体状况(便便的真相望)

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以前看过一部何炅老师演过的戏,是一部宫廷历史的戏,何炅出演的皇帝,后来疯疯癫癫,生病了,宫里的御医们每天都会去看龙遗(皇帝拉的屎)的颜色,去闻龙遗的气味。印象最深,便是龙遗呈现绿色,御医们大惊失色。

我还心想,屎怎么会有绿色的?直到有一次自己拉的屎呈绿色,可把小小年纪的我吓死了。

我相信,拉完屎后,再看一眼屎,是绝大多数人的习惯。

其实看一眼屎这是一个好习惯,因为很多病,能从屎上看出端倪。

如何根据粪便的颜色判断身体状况(便便的真相望)(1)

今天要讲解的就是关于屎的一切!

要说与我们身体健康关系最紧密的,那一定是肠胃。有专家曾说,当我们特别想吃某样食物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想吃,而是我们肠胃里的细菌群想吃了。

我不确定这句话的正确性,但我能肯定,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肠胃一旦被感染,一旦出现问题,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疾病缠身。

当我们开始填饱肚子时,食物第一步会经过我们的口腔,经过咀嚼,口腔里的味蕾大爆发,经过视觉、嗅觉以及味蕾的信息加工,于是有了香喷喷的饭,有了美味可口的菜,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我们开始愉悦,开始为美食兴奋起来。

如何根据粪便的颜色判断身体状况(便便的真相望)(2)

咀嚼过的食物会经过食道流入我们胃部,胃部将会是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的噩梦,我们胃会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以保证食物快速的分解消化,同时胃酸能够杀死绝大多数细菌,这是我们人体抵御病毒细菌的一种屏障,但若是,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会让你胃部的黏液遭到破坏损伤,胃部少了这层黏液的保护,很容易被胃酸灼伤,发生胃溃疡,也更容易被其它病菌感染。

所以说哦!农村那些经过自己咀嚼再喂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若是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受伤害的将是小孩子。

如何根据粪便的颜色判断身体状况(便便的真相望)(3)

食物经过胃部这么严格的一道工序,食物基本上已经被胃酸蚕食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下一团团食物渣滓,以及未被胃部吸收的营养物质。

接着胃部将会把这些带有大量营养物质的食物渣滓输送给十二指肠,接收来自胰腺的胰酶和来自肝脏的胆汁的冲刷,再通过肠道的蠕动,达到充分消化吸收的目的,同时还会帮助体内排掉一些废物。

如何根据粪便的颜色判断身体状况(便便的真相望)(4)

经过这一道工序,这一团食物连基本的营养物质也所剩无几了,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残渣了,接下来就是要来到大肠的场地了。

大肠就是有名的粪便制造机,它榨干了食物残渣里最后一点水分、维生素以及少许无机盐,让食物残渣最终形成粪便,以供排出体外。

你看,屎的形成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若是哪一道工序出现了差错,那必然导致排出的屎会有些许变化。所以望便便而知病,是有道理的。

就比如,如果你排出的便便是淡黄色的、香蕉状的,那表示你的身体是健康的。

如果是你排出的便便是块状,甚至是一粒一粒的,那表示你拉的屎水分太少了,也就是所谓的便秘啦!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的肠内出现些许问题了,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也可能是各种炎症的表现,长此以往,也需要注意是不是癌的征兆。

如何根据粪便的颜色判断身体状况(便便的真相望)(5)

如果你排出的便便是软踏踏的没有形状,这表示体内的便便已经存在很久了,肠道运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通常这种屎非常的粘马桶,若是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下,可能会导致肠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良,从而产生各种疾病。

如果你排的便便呈现喷射状,说明你的便便含有大量水分,你的肠胃功能已经近乎停止状态,这是很危险的信号,你的肠胃很可能出现不可抗力的病变因素,比如感染了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等。还有可能是食物中毒、吃了些药以及急性肠炎等,若长期这样,需要引起重视,不能单纯地当做拉肚子来对待哦!

当然,很多人看到自己的便便呈现黑色或者褐色状,被吓得以为自己身体出现了什么大毛病,其实不用慌,你先好好想想,你是不是吃了什么猪肝、家禽的血以及一些容易染色的食物。若是恢复正常饮食还是如此,那就要去医院检查下了。

如何根据粪便的颜色判断身体状况(便便的真相望)(6)

当然啦,如果大便带有血渍,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八成是你肛裂后者痔疮裂开了。

记得民间有句话叫做“钱是真的难挣!屎是真的难吃!”,前者小编很认可,至于后者,只有等待有缘人尝试,然后公布于众了,不过小编还是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还有专家说,屎其实是不臭的,如果排出的大便臭气难闻,通常说明肠胃出现了问题。当然了,这其实还是和你吃的东西有一定关联性的,比如你吃了很多蒜,除了排出蒜味的气体以外,大概率也会拉蒜味的屎。

好了,关于屎,今天就聊到这里了!

如果你想了解什么奇怪的事情,欢迎@小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