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五言绝句(托物言志与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的五言绝句(托物言志与借物喻人)(1)

各位老师,托物言志与借物喻人意思一样吗?学生真的很容易混淆。

六年级语文《练习与测试》第10课《古诗三首》发展练习第四题是阅读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完成练习。

不第后赋菊(唐代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中的"不第"是指科举落第,"杀"在这儿是指草木枯萎,"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此诗是黄巢科举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科场的失利以及社会的黑暗,使他对唐王朝益发不满。于是他豪情倍增,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赋菊就是以菊花为对象创作诗歌。书上拟定的练习题的内容是:作者通过描写菊花的( )( )和( )等特点,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这样的写法叫( )。参考答案给的是:不畏严寒、香气浓郁、颜色金黄、托物言志。

前三个空,学生基本能答对,最后一空,正确答案是“托物言志”,有不少同学错写成"借物喻人"。

那么,托物言志和借物喻人有什么异同呢?

本课的三首诗《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达含蓄。李贺、于谦和郑燮三位诗人借咏马、石灰、竹石,表达自己的志向,这就是托物言志。

李贺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两句似乎让人看到了空旷荒凉的打磨在明亮的月光下闪着如雪的寒光。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借马抒情,寄托了诗人渴望被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的慨叹。

明代大臣、军事家于谦,忠义爱国却被诬陷以谋逆罪被杀,后被追谥"忠肃"。《石灰吟》中,于谦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写石灰"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实是于谦以此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

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竹石》是郑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竹子的不畏艰险、挺立青山的特点,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竹子的坚韧刚劲,姿态豪迈。形神兼备,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这三首咏物诗,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总结来说,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这种表现方式在古诗文中也十分常见。比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