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二讲的什么故事(科幻题材与家国情怀完美结合)
整理自 | 三联生活周刊、七点GAME
订、阅 | 010-86092062
《流浪地球2》正在热映,不管是恢弘的主题音乐还是精良的美术设计,都呈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强大力量。
科技增强音乐叙事性
1 感性情绪的理性释放
科幻电影既要符合幻想,又要符合科学,文学艺术上的演绎跟理性的探索必须要结合起来,不然就是奇幻而不是科幻了。
对于音乐制作人阿鲲而言,音乐是他的爱好,计算才是他的特长。“就我的成长经历,基本上属于一只手摸着计算机键盘,另一只手摸着钢琴键盘,两只手各摸一个键盘这样长大的。”
数字音乐、电子音乐这些计算机与音乐旋律的结合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甚至融入了他的音乐创作。
在创作中阿鲲也会用计算机技术去处理一些传统的东西,来帮助艺术的表达。比如说通过卷积混响(傅立叶变换),可以实现还原某些声场里面的空间感。
不仅如此,阿鲲还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子合成器,比如震荡器、滤波器、LFO等等,把乐器的音色做各种处理,产生更多变的声音效果,这些都是科学来帮助艺术表达的方法。
2 打造没有画面的原声带电影
“《流浪地球2》原声带它就是一个没有画面的电影。因为我相信音乐是能给人画面感的,尤其是电影音乐,本身就是与画面相辅相成的。”阿鲲说道。
《流浪地球》的音乐,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种就是那些很科幻的片段,用来描绘电影里的新技术、人工智能和太空场景。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匹配的专属的电子音色,还有电影里行星发动机要用的火石,也用了一种专属的音色来呈现。
另一类,就是情感的表达。《流浪地球》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故事,太阳系的灾难来临了,我们不是选择个人的逃亡,而是要带着我们的地球,带着我们的家园一起跑。这里其实充满了中国人的故土情结。
电影成片制作好以后,音乐团队一直在寻觅可以与镜头里宏伟的特效、各种大型机械装置、行星发动机等等相呼应的声音,试了很多次都觉得少点什么。
“兜兜转转,最后我又想到了最开始在出租车上得到的那个灵感,后来我称之为‘家园主题’。我在导演面前弹了一遍,大家一致感觉,这就对了。这条音乐也就是现在大家在原声带里面可以听到的‘流浪地球主题音乐’,在电影的很多重要场面都出现过。”阿鲲分享道。
这一组主题音乐里,既能听到他有点小哀伤,但同时又很壮阔,其实这就是《流浪地球》想传达的意义所在。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的过程里,注定会有很多人为此牺牲,但是“飞出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举动又是非常壮阔的。
这种很复合的感情可能很难直接用语言或者画面来描述,但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却能用旋律、和声、乐器去传递这一份情感。整部作品里音乐团队没有用任何中国乐器,但因为这种情感的传递,整部电影就会给人感觉很有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科幻。
深化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从庞大的世界观架构、震撼的视觉奇观,到演员真挚的角色情感,《流浪地球2》影片每一个细节都能戳中观众的心。
四年前,《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凭借着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票房一路狂飙以46.86亿的成绩,问鼎2019年春节档票冠一度名列影史票房第二。刷新了内地影史科幻片票房记录的同时,还斩获了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流浪地球2》是第一部的前传,背景是半个世纪内的近未来,人类在发现太阳危机初期时,为“生存”做出的努力和探索。简而言之,它描述了“流浪地球计划”诞生的原因和过程。
本作里,中国政府率先提出“移山计划”,利用1万台发动机花费2500年时间推动地球进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而“数字生命计划”的支持者们,则倾向于让人类在虚拟世界里获得永生。两方交战,成了电影在人类与末日的矛盾外,另一个主要矛盾。
《流浪地球2》虽然讲述的是前传故事,却完成了从技术到故事的全面升级,不仅展现出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众生相貌,太空电梯、空间站坠落、月球核爆等科幻奇幻也令观众叹为观止。
更多《流浪地球2》幕后设计图⬇️
2800个特效镜头、102个主场景......《流浪地球2》幕后概念设计图来袭
横贯天地九万里的太空电梯、从天际坠落的巨型空间站、汹涌袭来的滔天巨浪…《流浪地球2》中每一个视觉奇观背后都是2万人的幕后团队通力合作,日夜奋战的结果。
接受采访时,导演郭帆直言,续集在视效、美术和道具层面都取得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幕后有九成是中国团队,这更让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电影《流浪地球2》为了让科幻写实令人信服,团队特别邀请20位科学顾问组成专家团队,共同书写20万字世界观,让《流浪地球2》的故事更加扎实。
从零到一再到二,郭帆导演与幕后团队搭建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0000平米。团队共绘制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作超过6000镜视效镜头,以及95000件道具、服装制作。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让想象变为现实。
“在《流浪地球2》拍摄时,北京电影学院大概派了二十多个实习生进到剧组,他们做的事情就帮我们去记录错误。”郭帆导演表示:“我们一定要把犯过的错误记下来,然后复盘整理,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不断去积累电影工业化经验,让更多学生,更多同行去使用。”
“实景”一直是《流浪地球》系列的一大特色,在第二部中也大规模升级。据悉,《流浪地球2》的实景摄影棚面积比第一部翻了10倍,达到100万平米,相当于126个足球场。
在道具制作中,团队就大量使用了3D打印、数字车床、激光雕刻等前沿技术,让宇航服、精密仪器等道具可以实现规模量产。
核弹箱 550A 550C实物
1 掠夺者无人机
由追云者工作室承制的捕食者无人机,机体设计尺寸翼展8.3米,长8米,高约1.9米。为满足拍摄时的真实感,1:1还原,整个机身全部由金属板筋加工而成。动力系统、火力系统全部都是“真家伙”!
据追云者工作室创始人陈屹杰介绍,整机在工作室工厂完成,但因为尺寸实在太大,运输受限。最后只能含泪切割成两部分运到摄影棚后,再焊接组装。
2 太空电梯
电影中横贯天地的“太空电梯”、惊险刺激的“空战对抗”、纵情驰骋的“工程机械”等一系列视觉奇观被密集投放,全新升级的特效质感以及浓厚的重工业美学再次引发观众热议。这其中,许多可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UEG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就出自中国工程机械领导者品牌——徐工集团。
据了解,用时近半年时间,徐工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时间、涂装、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各方面为《流浪地球2》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
据资料显示,作为《流浪地球2》中的全新奇观,太空电梯是最早进入设计,且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难度场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科幻奇观的想象,视觉团队对太空电梯的体量感、重工业质感以及现实基础做了精细研究。最终呈现出,直冲云霄般的科幻气势感,有一种宇宙级高速公路的感觉。
导演郭帆透露,这个灵感来源于阿西莫夫的小说,它的作用和日常的电梯类似,但能够送人们到太空观光或运送货物。
《流浪地球2》是世界科幻片史上第一次正面、细致地表现“太空电梯”。电影里,你看得到电梯从地面飞向太空的远景,也可以俯视、仰视它的高速运动,一点火,就会像火箭一样直冲云霄,纵贯天地。
3 生物特效
在特效制作层面,《流浪地球2》不仅梳理出了一套涉及上千个镜头的制作管理流程,还推高了国产电影生物特效的天花板,“视效最难的不是天崩地裂的视觉奇观,而是真正把一个人做出来。”
《流浪地球2》时间跨度达到几十年,如何展现人物不同时期的容貌变化,要建立一套复杂的模型系统,将人工智能学习内容与演员实际表演相结合,保证每个微表情真实可信,这才成就了让许多观众津津乐道的“重返少年版”吴京和刘德华。
在人民文娱的采访中,郭帆多次提到与观众的契约,在他看来,今天中国科幻电影尚未达成“创作者与观众的契约”。
“就像动作片、战争片、武侠片或者喜剧片,我们很容易达成一个契约,比如看到虎皮裙、金箍棒,就会想到《西游记》,这种契约有很强代入感。但是我们面对科幻片这个类型时,其实尚未实现。”郭帆说,“我们唯一的现实支点是什么?就是我们国家的力量。我们在新闻中看到航天员出舱,玉兔登月,看到我们的天宫,看到火箭的发射,一直都是这些力量在帮我们背书。”
它之于中国影视乃至中国文化行业的意义深远,样一个根植于中国人“故土情怀”的中国故事,用中国人自己的影视工业呈现,带着国家科技的发展与国民的自信走向国际!《流浪地球2》在热映中,“小破球”最后将带来怎样的票房惊喜,一起拭目以待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