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文言文常识汇总(文言文史传类高频词归类)
1.表示等到的:逮、迨、比、及、比及、比至。
2.表示统率的:率、领、将、帅、引、以、带、勒、制。
3.表示假装的:阳、佯、诈、伪。
4.表示攻下、夺取的:下、拔、取、破、夺、举、掠、略。
5.表示交友、交往的:善、友、交接、交、与、知、游、结、故(旧交)。
6.表示一类的:伦、徒、辈、众、党、流、类、属、族、侪、俦。
7.表示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8.表示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适、之、造、至、徂。
9.表示离开某地的:去、迂、徙。
10.表示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存、候。
11.表示告别的:辞、别、谢。
12.表示暗中的:阴、间、密。
13.表示难道的:顾、岂、独、庸、其。
14.表示全、都的:毕、咸、皆、率、具、俱、举、尽、胜、一、悉、全、阖、合、并、胜、既、佥。
15.表示慰问的:存、吊、问、慰、省、循。
16.表示美好的:令、修、嘉、懿、盛、雅、善、好、巧。
17.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18.表社会状态的: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乱、兴、盛、衰、亡
19.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卓越的人或强横的人)
20.表人物个性的:鲠(骨鲠:正直,刚强)、耿(介)、厚、(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
仁爱,善体恤人。)、悫(诚实,谨慎)、刚、毅(意志坚定,果断)、恺悌(平易近人)、鲠切(刚
正率直)、聪、慧、敏、木讷(不善辞令)、奸、佞(善辩,巧言谄媚) 、诈、谄(巴结,奉承)、
谲(欺诈,玩弄手段)、勤、恭、循吏(循礼守法之吏) 、俊杰、孤高(不趋时)
21.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
22.表敬重的:恭、敬、重、尊
23.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说坏话诬陷别人)、诬
24.表赞扬的:多(称赞)、嘉、誉、与(赞许)、许、叹
25.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给予不好的评价)、怨、患(憎恶,讨厌,厌恶)、疾(恨,憎恶)
26.表责备的:过(责备)、责、咎、诛(责怪,谴责)、让、谴、尤、折(指责)
27.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28.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29.表哀怒的:怒、愤、忿恚(恼怒,发怒)、涕泣、切厉(严厉)、罹(忧患,苦难) 、诟(怒骂,辱骂)、恼
30.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诉、咨(后写作“谘”)
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
注意:谕,喻。二字古代通用,后来逐渐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喻”,在告诉的意义上用“谕”。
31.表劝说的:说、劝、规、讽(用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谏
32.表害怕的:畏、惧、惮、骇、遽(恐惧)
33.表揭发的:劾、讦( jié)、揭、擿(揭发)
34.表违背的:牾( wǔ)、忤、逆、倍(背)
35.表走的:步(行走,步行)、趋(快走)、走(跑,逃跑)、遁、亡、逃、匿
36.表饥饱的:饱、饥、饿、馁、馑
注意:“饥”“馑”。分开讲时,五谷没有收成叫“饥”;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馑”。但连用时“饥”、“馑”无区别。
37.表食物的:糗(qiǔ炒熟的米、麦等干粮) 、馔(zhuàn) 、肴、膳、羞(馐)、蔬、 果
38.跟粮食有关的:粟(粮食的统称) 、黍(shǔ) 、禾(泛指庄稼)、稷(谷类) 、谷、稻、菽(豆类的总称)、稼穑(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耕耘、稔(rěn庄稼成熟 )、熟、刈、籴( dí买进粮食 ) 、粜(tiào卖出粮食) 、廪(lǐn米仓) 、荒、欠收、歉(年岁欠收,收成不好,与“丰”相对)丰、饶(富足,多)、赡(富足,充足;供给)、足、给(足,丰足)
注意:上古时“豆”是一种盛食品的器皿,与“菽”的意义完全不同。汉代以后,“豆”才逐渐代替“菽”,成为豆类的总称。五谷:稻黍稷麦菽或麻黍稷麦菽
39.表容器的:斛(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 、斗(十升为一斗)、觞、樽
40.表死亡的:(驾)崩、薨(hōng )、卒、不禄、死、山陵崩、没(殁)、终、圆寂
《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41.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京、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注意:禁:皇帝居住的地方。禁内(宫内);禁外(宫外);禁宫(宫殿);禁闼(宫门。借指皇宫。闼:门);禁省(警卫森严的皇宫)。
42.跟皇帝有关的:上、帝、朕、孤、寡人、践祚(祚zuò (帝位);践祚:即位,登基)、登基、用事(执政,当权)、御、诏、诰、(驾)幸、膳、奏、表、疏
43.表刑罚的:髡(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黥(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劓(yì)、笞刑(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杖刑(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刖yuè刑、膑bìn刑、宫刑、大辟 pì 、炮烙、汤镬(huò)、车裂、凌迟、腰斩、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枭首、菹醢(zūhǎi把犯人剁成肉泥)、极刑(分割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
44.与科考有关的:
贡举: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 、指科举考试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
登第:登科 ,科举考中(进)进士
进士: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中第:科举考试及格
落第、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状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会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解元:乡试第一称解元
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45.表穿戴的
纨wán绔kù :古代贵族子弟穿的细绢裤。常用来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布衣:麻布衣服;平民,老百姓
履:鞋
屦jù :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绶:丝带,常用来拴玉或印
冠:①是帽子的总称;古代的一种礼仪。②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冕: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巾:扎在头上的织物
弁biàn :①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种帽子;②男子成年加冠称弁。
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免冠:脱帽。常表示谢罪
跣xiǎn :赤脚
4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4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xiāo 、缣jiān 、绸、罗、缎、绮、纱、绦tāo 、缟、缯
48.表桌床的:案、几、床(供坐卧的器具)、榻(床;几案)
49.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 马笼头 )、縻(缰绳,捆,拴 )mí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驭、御、驾、辕、辙、秣(喂马的饲料;喂养马匹)
50.与水利有关的:堤、决(疏通水道)、溃(水冲破堤坝)、溢(水漫出来)、涨、灌溉、涝(雨水过多,淹了庄稼)、旱、堰(挡水的低坝)、芜秽(荒废,杂草丛生)
51.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傅(辅导太子)。庠序泛指学校。
52.表年龄的:襁褓(婴儿的被子)、孩提(刚会笑而处于提抱之中)、黄口(幼儿)、黄发(老年人)、垂髫(儿童或童年)、弱冠(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立(三十岁)、不惑等。
53.表祭祀的: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太牢(牛羊猪三样齐全)、少牢(只有羊猪)
54.表古代赋税的:赋、敛、课、调(征调)、庸(唐代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催科(催办缴纳赋税)
55.表军事行动的:讲武(训练军队)、将(率领)、部(率领)、总统(总领)、禽(捕捉,捉住;战胜,制服)
56.表丧事的:丁忧、忧、丁母忧、吊(慰问;悼念死者)、唁、縗絰(cuī dié) (用麻布做的丧服)、殓(给死人穿衣,装入棺内)、椁 (外棺,套在棺材外面的部分)、不豫(有病)、瘳( chōu病愈)、渐(病情加重)、大渐(病重
57.表主管的:知、典、主
58.表监狱的:囹圄、狱
59.表朝见的:朝、觐
60.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61.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62.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63.表官职变化的:选拔官吏是“纳新”;官吏的退休是“吐故”。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
7) 表辞去的:辞、致政、致仕、休致、致事、退、告退、乞退、乞休、乞骸骨、乞身、归故里、移病、告老、解绶、挂冠、归田、归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