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何时嫁给宝玉(薛宝钗嫁给宝玉后)

虽然《红楼梦》八十回以后原稿迷失,但关于薛宝钗的婚姻结局,其最终嫁给贾宝玉在红学界几乎是毫无争议的。

薛宝钗何时嫁给宝玉(薛宝钗嫁给宝玉后)(1)

薛家当年举家进京,名义上有送宝钗待选一项,但自薛家住下贾府,便刮起了“金玉良缘”之风。所以,无论之前宝钗是否真的待选,抑或没被选上,总之,“金玉良缘”之风刮起之际,意味着薛宝钗直取贾宝玉而来。

然而,薛家费劲思量,用尽心机,最终促成了“金玉良缘”,但宝姑娘的婚姻似乎不太乐观。旁的不说,无论作者给出预示主人公命运的的红楼梦曲,抑或宝钗多次自谶以及文中的各处细节,都能看出这一点。

如预示宝钗命运红楼梦曲《终身误》写道: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此曲用宝玉的口吻阐述了自己的婚后感想:世人都说金玉良缘好,可是我只对木石前盟念兹在兹。因此,贾宝玉即便对着薛宝钗,心里仍忘不掉林黛玉。可以说,金玉良缘是成功了,薛家如愿了,但薛宝钗得到了贾宝玉的人,却没能得到贾宝玉的心。

而在第二十回,众人制作灯谜时,薛宝钗灯谜中写道: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是描写一个独守空闺,日夜等待丈夫归来的怨妇的情景。这个情景,加上宝钗的丫头莺儿之名,活脱脱就是唐代诗人金昌绪所作的《春怨》。

薛宝钗何时嫁给宝玉(薛宝钗嫁给宝玉后)(2)

至于宝玉,纵观全文,其曾两次说过要做和尚,而脂批中更提到宝玉将来“悬崖撒手”,可知宝玉出家为僧无疑。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之后,贾宝玉为僧,她独守空房,终身守寡。

如此有人就疑惑了,因为在第二十八回,元春赐下端午礼物,贾宝玉的与薛宝钗的一致,明眼人一看便知,元春意属金玉良缘。在这些礼物中,独宝钗和宝玉各有一串红麝串,宝钗刚收到便将其戴在手上。宝玉到王夫人屋里时,宝钗已经在里面坐着,看到宝钗手上的红麝串,宝玉便要细看,宝钗遂要将其卸下,不想其手臂太圆,怎么也卸不下来,而宝钗看到她那一段酥臂,眼睛也发直了,心里想着:

“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歆慕宝钗雪白的酥臂,认为能摸到那就是“有福”,惊呆于薛宝钗。宝玉这明显是对薛宝钗的色相动心了啊,那婚后岂不是能肆无忌惮摸到宝钗的酥臂,天天观赏宝钗的翠眉红唇,如此“有福”,怎么还舍得离开宝钗呢?

薛宝钗何时嫁给宝玉(薛宝钗嫁给宝玉后)(3)

这么一想似乎没毛病,然而事实是,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后,当时的艳羡之心已被对黛玉的思念所淹没,二人连夫妻之实都没有,关于这一点,宝钗早用七个字隐晦说出。

同在第二十回的制灯谜中,薛宝钗的灯谜首句写的是: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在“琴边衾里总无缘”七个字中,共提到了两种物品,一件指琴瑟,另一件指衾枕,这两件皆喻夫妻之意,然而宝钗是总无缘,也就是宝玉和她都未曾同眠共振过,也没有什么琴瑟和鸣。所以,宝玉和薛宝钗婚后,根本没有夫妻之实。

不可否认,贾宝玉对薛宝钗是怀有敬重之情的,如在《终身误》中其便称薛宝钗为“山中高士晶”,以薛宝钗后来与黛玉互剖金兰来看,薛宝钗不可能如程高续书一样,在黛玉病中时和宝玉举行婚礼,而是必定等到黛玉去世后,才答应嫁给宝玉。而宝钗深知宝玉对黛玉情深义重,故二人必将有一场深谈,互相理解,所谓“举案齐眉”是也。然而二人的互相敬重并不能解决他们价值观上的分歧,故最终宝钗未能劝谏宝玉走主流认同的路子,而是在无数次“讽谏”中将宝玉推得越来越远。这一点在脂批中就有提及。

薛宝钗何时嫁给宝玉(薛宝钗嫁给宝玉后)(4)

在第二十一回,主要描写袭人娇嗔箴宝玉和平儿救贾琏,回前脂批: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此回“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文“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

由此可知,八十回后明确有一章回名为“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薛宝钗与贾宝玉婚后,二人思想冲突已无法调和,薛宝钗又再三讽谏,但是宝玉已不是当初沉醉于温柔富贵乡的宝玉,那时他还能对袭人的娇箴听取一二。彼时的宝玉已经经历了园中一众女儿的消逝,家园的破败,心境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面临宝钗的讽谏,宝玉选择了“悬崖撒手”。这结局正如宝玉的酒令曾唱的“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宝钗的悲剧,很大程度是自己造成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