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中的李大钊形象 这部电影中的李大钊形象
很多人了解陈独秀和李大钊,并不是从影视剧里,而是从历史书上。
了解李大钊,更多是从小学课本里那篇《十六年前的回忆》,读课文的时候,很多小学生并不知道,这个大胡子曾为中国做过什么。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我们几乎见到之前从未见过的李大钊形象,也了解了关于李大钊生涯的所有故事。
这个伟人,就这样增强了曝光率,在100年后变成了顶流。、
《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里,张桐接连饰演李大钊,他几乎凭一己之力重塑了李大钊的形象,让人们认为他饰演的,就是最贴近李大钊真实形象的。
而《1921》中,李晨的李大钊也让观众眼前一亮。
三十年前的电视剧《李大钊》中,李雪健老师的李大钊也十分经典。
不过,番茄君刚刷完电影《革命者》,认为张颂文的李大钊,也不可小觑。
这个李大钊,或许不如张桐版出名,也不如李晨版颠覆,但绝对是中国主旋律电影里标杆式的形象。
今天,番茄君就跟大家聊一聊,张颂文的李大钊,以及这部名叫《革命者》的电影。
这是一部不需要剧透的电影,影片片名虽为《革命者》,但整部影片都是以李大钊为核心人物的。
刷完电影,感受颇深,也颇为震撼,有那种看完《觉醒年代》一般的触动,对李大钊,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如果说剧集只是讲了李大钊在建党之前的经历,那《革命者》,则用十分高级的方式,串联起了李大钊先生的一生。
作为7月上映的第一部主旋律电影,《革命者》有三个最大的优点,正是因为这三个优点的加持,让它有能力与任何一部主旋律电影掰一掰手腕。
优点一、张颂文的神级表演没有张颂文,就没有《革命者》中的李大钊,没有李大钊,也就没有这部电影。
所以归根结底,张颂文是电影中最重要的一环。
他自知扮演李大钊的压力,所以在演出之前,张颂文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不仅翻出了李大钊仅存的十几秒没有声音的视频,一遍遍模仿其动作,重建李大钊的形象。
更找了很多的资料和史料来读。
为了了解李大钊的生平和细节,他找来了李大钊在北大学生们的采访及文字,从中了解关于李大钊的轶事。
从最后的呈现效果看,张颂文没有让观众失望,这个塑造任何角色演技都让人放心的演员,演出了最有特色的李大钊。
影片中张颂文到底是怎么表演的?
只一个技巧:哭。
你一定会奇怪,一个伟人,这种“哭”出来的形象,可靠吗?
哭有很多种,要看怎么哭,而张颂文饰演李大钊时候的哭戏,却都有深意。
三次掉眼泪,让番茄君印象深刻。
第一次,报童阿晨之死。
李大钊是认识这个小报童的,认识的契机是他找阿晨买过书,两人有过短暂的交谈。
大钊先生还告诉他:手上有油,是不可以碰书的。
在繁华的大街上,阿晨被俄国人暴力枪杀,李大钊听闻枪声出来查看,发现倒在血泊中的阿晨,一边声嘶力竭地求救,一边大哭起来。
这种悲愤,是李大钊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下层人民的体恤,对公义的坚持。
因个体的死亡而哭,是出于正常人的情感。
第二次,“三一八”惨案现场。
虽然不熟悉“三一八”惨案,但我们肯定对鲁迅那篇《记念刘和珍君》印象深刻,刘和珍就牺牲在“三一八”惨案中军阀段祺瑞的枪下。
刚开始和军警对峙的时候,李大钊面对枪口,还发表过激情澎湃的演讲。
他料定军阀不敢开枪,更不敢大规模枪杀学生和群众。
只是他想错了,当他们手挽手冲向军阵的时候,他也带着学生冲向了死亡。
冲突来的很快,李大钊被打晕。
当他醒来的时候,枪已经响了,满地的尸体,响彻云霄的哀嚎。
倒地的女学生问:守常先生,怎么办啊?
能怎么办?他第一次感受到无力。
环视惨案现场,李大钊哭了,两行泪从眼镜下面滑落到胡子下方。
这种悲恸,是作为领袖无法保护自己学生的无力,是作为组织者对年轻生命牺牲的愧疚,更是对旧世界的彻底绝望。
因运动失败而哭,是出于领袖的担当。
第三次,惨案后的医院
当一个个哀嚎着,满身是血的学生被送进医院,头部受伤的李大钊呆呆地坐在凳子上。
佟丽娅饰演的赵纫兰找过来的时候,他终于可以在妻子的肩头缓一缓,喘口气。
歇了没一会,他哭了:“他们有枪”。
是恐惧吗?当然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面对枪炮,没有不怕的。但更多的,是为中国革命的担忧,是为中国未来的焦虑。
在惨案面前,他认识到了枪杆子的重要性,与他的那位学生之后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们有主义,但也要有枪。”
因思想觉醒而哭,是出于伟人的格局。
看到没,仅仅三场哭戏,就完成了李大钊在人物塑造和观众认知上的蜕变:
普通人→领袖→伟人。
而这中间的故事和经历,则给李大钊这个角色更多的塑造空间和层次。
历史书中的李大钊,不再是那个扁平的先驱人物,而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生活的人。
所以说张颂文的表演,一个字:绝。
优点二、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对此深有体会,《革命者》并不是一部按照正常时间线叙事的电影,而是一部以闪回剪辑为主的碎片式影片。
影片共有两条线索,主线是微观的,以大钊先生牺牲前的38小时为切口,通过各种事物、人物和想法的锚点,对过往的经历进行插叙。
副线是宏观的,讲述了1912年到1927年之间,李大钊为了给中国寻找出路所做的努力。
这中间有我们熟悉的《新青年》创办,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当然也有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段祺瑞的“三一八”惨案,“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等等。
这种剪辑方式并不常见,而且有很大风险,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让整部电影节奏凌乱。
不过好在有管虎,叙事上《革命者》颇有些管虎的影子。
虽然逻辑线是乱的,但有李大钊被捕这个情节预先建立的心理逻辑,电影的无序会因为情绪而变得有序。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然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但在大钊先生行刑前以闪回的形式放出来,动人且真实。
回忆里的人和事,或多或少,或善或恶,都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大钊先生的高尚的人格和领袖气质。
两个线索,最后集中交融在大钊先生被处以绞刑时的那根绳子上。
既有情绪爆点,又有升华意味,既体现了李大钊的大义,又表现出革命者不惧牺牲的伟大精神。
李大钊这个人物,也因此更为鲜活,更为生动,也更令人信服。
除了叙事,我们能看到电影中不少意味深长的镜头语言和表达艺术。
电影中有一个李大钊伸手触摸光的镜头,和他在自家庭院摘花的镜头剪辑在一起。
黑暗和光明的对比如此之强烈,自由和牢笼的对比亦让人触目惊心,但为了心中的理想,大钊先生宁可坐在暗不见光的囚室中牺牲自己,也不愿享受只属于个人的时光静好。
这镜头,像不像一首诗?
还有,决定李大钊命运的死刑,被以天平作为意向表达了出来。
在张作霖手里,杀不杀李大钊,他其实是犹豫的。
民间递上来的请命书,和李大钊应该被杀的罪证,放在天平上正好平衡。
之后他请示了蒋介石,戏台下看戏的蒋介石忌惮李大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只批了八个字:速行处决,以免后患。
这成了决定李大钊命运的转折点。
命令放到天平上,生命的天平瞬间倾向死亡。
把生命放在天平上,张作霖的军阀嘴脸和蒋介石的走资做派被反讽得底裤都掉了。
而真正伟大的李大钊,则拒不出狱,宁做殉道者,唤醒更多的人。
像这种充满艺术感的镜头语言,片中还有很多。
这让《革命者》充满了镜头之美,电影之美,这种美,也理所应当地用在了革命者李大钊身上。
优点三、升华与传承虽然以闪回为主,但《革命者》中,颇有对革命精神的升华和传承意味。
这种传承,主要表现在两个人身上。
一个是小庆子,也就是之后去狱中救李大钊的李庆天。
小庆子,原本是1916年,李大钊最失意的时候,在乞丐洗澡的澡堂子里认识的小帮工。
他帮小庆子理解何谓“工人”,也给小庆子种下了以后要“为天下”的理想主义种子。
1927年,这颗种子开花结果,小庆子也成了共产党,并以特工的身份卧底在敌人内部。
这里的小庆子或许只是泛指,李大钊影响的,又何止小庆子一人,那是千千万万个对中国未来抱有期望的少年。
这便是最大的传承。
另一个,自然是从湖南来的毛教员。
毛主席曾说过:“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
他对毛主席影响颇深,从北大图书馆到马克思主义,从对俄国革命的研究到共产党的建立。
两人亦师亦友,我们用个更贴切的词,叫薪火相传。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不夸张地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但没有李大钊就没有毛主席。
这里的升华和传承意味,更浓,更醇,更真。
看完整部电影,普通观众都能看到《革命者》的独特。
正是这样独特的电影,让这个献礼季多了几分色彩。同样的历史不止是一味重复,而是多视角,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给我们。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了解,继承,发扬。
跟这些100年前的90后和00后比,我们的担子虽不轻,但未来更光明。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洋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