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1)

车迟国斗法,是《西游记》中特别精彩的一回,也是西游中少有的3次著名赌局之一。

第一次,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与西天如来佛祖打赌,结果幼稚的美猴王被如来诓骗压在五行山下500年。与如来佛祖斗法,孙悟空虽败犹荣。如来佛出手的目的有两个:一来通过这种关禁闭的方法磨炼其心性;二来提前为西天取经布下最重要的一颗棋子。

第二次,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镇元大仙与孙悟空击掌打赌,医活人参果树便相互结拜为兄弟。与镇元大仙打赌,则是一局“胜则双赢,败则双输”的博弈。通过这个赌局,孙悟空为自己的冒失遭受惨痛教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医树之方。幸好结局也是皆大欢喜,唐僧师徒不仅顺利过关,还交下了镇元大仙这位朋友。

而这次车迟国斗法,尽管三怪既无厉害法宝,亦无强大后台,却是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少有难局之一。说此关难过,主要有两点:

一是三怪多做善行,于车迟国国民有大恩,车迟国国王对其青睐有加。

二是三怪虽是妖,却是道教名副其实的高徒,虽无直接后台,但他们供奉道教最高神祗三清,打狗还要看主人。

由于有这两大“后台”,想要斗败三怪,本来是相当棘手的事。然而,本来势均力敌的局势,却因为三怪中的“猪队友”——虎力大仙的连连失策,最终在斗法过程中为孙悟空所灭。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2)

一、唐僧师徒与三怪本来互不侵犯,为何会斗到你死我活?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起因很简单。

整部《西游记》就是一个佛教东渐的过程。师徒四人表面上翻山越岭,西天取经,实际上在路上所过之处,借机打击道教势力,收服无派别中间力量,这就是九九八十一难的主要构成。

20年前,车迟国大旱,民不聊生。车迟国国王命国内所有的和尚、道士祈雨。结果,和尚祈雨无功,而三怪却因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高强法力,成功上位,受到车迟国国王的特殊礼遇加封为车迟国3国师。

由于祈雨失败,车迟国的和尚被遣为国师的奴役。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3)

唐僧师徒与车迟国三怪,双方大动干戈的原因分明线、暗线两个:

明线:车迟国国王尊道灭僧,悟空等人打抱不平,为僧除害;

暗线:佛道势力之争才是西游最大的暗线,所过之处,势同水火。

背后的暗线是这起冲突的最大原因。否则,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平时都是妖怪主动抓唐僧,属于咎由自取。而这次,人家三怪在车迟国做国师做的好好的,孙悟空却挖空心思,有意太岁头上动土,招惹三个妖怪。

有趣的是,面对孙悟空的挑衅,以虎力大仙为首的三怪却频出昏招,瞬间葬送一局“好棋”。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虎力大仙身上的3大劣根性,是如何导致他的团队一步步走向无底深渊的。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4)

二、虎,鹿,羊三怪斗到山穷水尽,与这3大劣根性密切相关。

我们看,在孙悟空恶搞三怪之后,以虎力大仙为首的三怪是如何一一因应的:

1、争强好胜不可取

次日,唐僧师徒上金殿倒换通关文牒。说话之间,正好被三怪堵上。

“那国王道:‘国师,朕未曾奉请,今日如何肯降?’”

可见,三怪这是蓄意过来找茬。接下来,虎力大仙第一件事就是控告孙悟空打死他的爱徒,毁坏三清圣像。结果,当他说完之后,车迟国国王“闻言发怒,欲诛四众”。可见,这君臣也不是善类,动辄就想杀掉唐僧四人。

结果,在孙悟空一番机智辩驳下,国王也犯糊涂了。

这时外面来了三四十名乡老(百姓代表),上奏,请求普降甘雨。

虎力大仙早已经迫不及待,“欠身拱手,辞了国王,径下楼来。”

对此,孙悟空的反应是:“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这当然是正话反说,嘲讽虎力大仙不懂谦让。可见,虎力大仙平时早已是目中无人,骄横惯了。

有人可能会说,虎力大仙也不动动脑子吗?既然对手敢和你祈雨打赌,必定是有些斤两的。就不怕一个失误,丢脸吗?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5)

其实,像虎力大仙这种狂妄自大的人,随处可见。他们往往眼高于顶,很少用正眼视人。当然,他们的狂妄也是建立在一定范围内的强大这个基础之上,只不过,这个范围可能仅限于一个村,一个班,或者一个学校。日常的恭维奉承,让他们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脚下。比如18年,上海交大博士夫妻怼郭德纲的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对博士夫妻在参加节目时,处处冷嘲热讽,上场就拿手指着郭德纲说:“你不认识我是吧?”

“将来有一天我会坐到你这个位置上。”

带着强烈的质问和挑衅。

后来博士又拿出三本书给郭德纲,名义上是赠书。却又说:“你应该只看得懂这一本。”

……

在导师和观众都不认可的情况下,仍然要强行辩解,斥之为“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听不懂”。

在导师与观众都不认可的情况下,仍然强作辩解,真正做到了目中无人。

就像一位网友吐槽的那样“(他)好像脑子塞住了,不能听别人说话”。

从虎力大仙到交大博士,他们是何其相似。他们不知道,彼时的对手孙大圣们与郭德纲们正以高山俯视平野一样,好整以暇看着他们卖弄自己的无知。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我学得东西越多,我越意识到更多的我不知道的东西。我越意识到更多的我不知道的,我就越想学更多的。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6)

2、挣面子却输了里子

毫无悬念,不可一世的虎力大仙“很轻松”输掉第一局。

此时,车迟国国王一看唐僧师徒四人本事高强,想要放行。结果,三怪上前阻拦,他们的理由是:“我们三人在此保国安民,苦历二十年,如今被这和尚抢了功,败坏了我们名声。陛下不能轻饶他们。”并提出,再比坐禅的无礼要求。

第一次比试祈雨,是出于狂妄自大,想要报复唐僧师徒;这次再比坐禅,就是为了挣回面子。

那么,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爱面子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学家研究:人们在感到有很大威胁时,就会启动自我防御,本能去避开危险,减轻伤痛。

译言网的一篇专业文章将我们身边常见的自我防御分为9种: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7)

很显然,虎力大仙在第一阵打输,他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因此,他第一时间启动了否认这一自我防御机制。他提出,自己祈雨不成功或许是行云布雨的神仙不在家。结果,孙悟空一声断喝,命风雨雷电四神现身,直接粉碎了虎力大仙的刁难和臆断。

像虎力大仙这种人,我们身边也经常遇到,比如一个八九岁的小孩,有时也会想让妈妈抱抱,但平时的教育让他知道,这么大了还让妈妈抱是件很丢脸的事,于是,他很可能启动否认这个防御机制,不但不承认自己想让妈妈抱这一事实,甚至还说自己的妈妈自私。

同样,虎力大仙也不承认孙悟空比他们三兄弟高明,而且,还污蔑孙悟空败坏了他们的名声。为了挣回面子,他不依不饶,非要再比坐禅。结果,很快三怪又输掉了第二局。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8)

3、赌徒心理,只会让你一无所有

为了挣回面子,三怪复又提出第三局比试,隔板猜物。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明明只是一局比赛,却接二连三猜了3次。不过,唐僧师徒全都欣然应允,并且一一猜对结果。

任谁都能看出来,从这一局开始,三怪已经不顾大国师尊贵的身份和脸面,露出赌徒式的凶狠本性。

特别是,在隔板猜物彻底失败后,以虎力大仙为首的三怪提出要比砍头挖心之术。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已经完全从斗法争高下,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殊死决斗,事情再无挽回余地。

三怪从起初“狂妄自大”到“爱面子”,最后变本加厉陷入“赌徒式”的拼命,经历了从高高在上,遭受打击,跌入谷底,过山车式的心理反转。

三怪企图通过多次反悔,来改变赌局的结果,其实是犯了一个错误,叫赌徒谬误。即,绝大多数赌徒更倾向于相信之前的下注结果对当前下注有影响。其实,这里有个独立学上的重要概念——独立事件。三怪与唐僧师徒比的每一局,都是一个独立事件,与前后之间的概率是无关。第一次猜对的概率与最后一次猜对,概率上是一样的。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知识点,真正明白并能以此指导自己言行的人,占比低于总人口20%。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9)

三、摒除劣根的人生3大生存法则

那么,我们能够从三怪的言行中得到什么启发呢?其实,主要有下面3大人生生存法则:

1、不必这么狂妄,你没有那么强大

尽管我们大多知道做人不可太狂妄,但是如果说具体原因是什么,恐怕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

之所以不可太狂妄,理由至少有下面2个理由:

①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我们听到这句话,可能是在港台黑帮电影中。但这句在现实生活中依旧适用。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是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充满复杂未知的博弈和变化。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的胜者与败者会不会在明天易位,因此,今天留一线,或许就是给明天的自己留下转圜之地。

在这方面做的优秀的,俾斯麦绝对算得上个中好手。他作为德国历史上有名的铁血宰相,不仅帮自己国家的军队打败奥地利和法国,还为国家争取丰厚的利润。

他的高明手腕就是做人留一线。每次战胜对手,他往往给对手开出相对宽厚的赔偿条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下一次战争再打响,之前受到俾斯麦“特殊照顾”的国家大多都不会加入对抗普鲁士的队伍。从而大大减轻德国面对的外来势力的威胁。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10)

②我们实力没有那么强大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老子的《道德经》绝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智者最精辟的警言。在这里,他告诫那些爱施暴政的君主:强暴的人死无其所。对我们做人同样适用。尤其在现在文明社会,我们在职场、商场上都很难做到从肉体上把对手彻底消灭。

在这种情况,我们过度逼迫对手,只能把他们推给更强大的对手,或者使他们铤而走险,与我们为敌。

2、承认错误,快速处理,不会拖延成大错

做错事之后,掩饰和撒谎是人的本能。然而,只要我们用理性思维想一想,坦然认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明智之举。

正像虎力大仙一样,如果在一开始祈雨的第一局,愿赌认输,就不会在后面出丑,更不至丧命于一场莫名其妙的赌局之中。

在《笑傲江湖》中,曾有一个著名桥段:令狐冲带领众人欲上少林救魔教圣姑任盈盈,在武当山脚下遭遇武当掌门冲虚道长师徒。

刚开始,令狐冲与冲虚两位高徒比试,独孤九剑对两仪剑法,双方只是剑招与眼神的交互,结果,令狐目光所及,逼得两位中年高手连连倒退,最后认输。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两位用剑高手虽然是冲虚道长的徒弟,然而,辈份却比令狐冲高,若真实打斗比拼,令狐冲未必是二人联手的对手。

但是,在令狐冲用剑意将二人打败,他俩并未不依不饶地纠缠,而是爽快认负。

随后,令狐冲与冲虚比试,赢得更加侥幸。然而,冲虚作为堂堂一派掌门,亦很爽快地认输。

假若冲虚师徒也像虎力大仙一样,比试之后进行狡辩,甚至暗中动手对付令狐冲,那他就彻底变成了大反派左冷禅。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11)

3、清醒认识赌徒心理,避开“不值得”,“不熟悉”的地方下注

赌徒心理就是输了还想把输掉的赢回来,赢了还想继续赢下去,使自己的占有欲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从这个方面来讲,人们经常利用或被利用了赌徒心理。对于容易沉浸在赌徒心理的人来说,最常见的两个思维误区就是:经常押注在不值得的项目或事件;冒然进入不熟悉的领域。

不值得:即,可以利用概率论等知识或其他相关规则,确定某件事是否值得投入精力与资源。得到知名讲师老喻曾讲过一个关于概率的小知识:

如果一个人有100元,他与别人猜硬币,可以自由下注,如果猜错,这笔下注的钱就没有了,如果猜对,则可以赢一倍。那么,他应该每次下注多少最合适?

想这样一个问题,还是跟人赌硬币,你自由下注,如果输了,这笔钱就没了,如果你赢了,你就能赢一倍回来。那么,你每次应该下注多少才最合适?

可能你会说,每次下注多少都差不多吧。还真不是。这其实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规律的随机题,而是一道简单的概率题。数学家通过研究、计算发现,每一次下注25%才是风险与利润最平衡的策略。

这个,就是事物背后的秘密,假如你懂得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就会有效区分哪些事件更值得。而大多数人则依然会凭直觉,你的胜算自然要大的多。

说回车迟国斗法,表面上来看,虎力大仙与孙悟空都会祈雨。那么,此时,二人真正比斗的就不是简单的祈雨本身。很可能会通过继续增加比赛难度来决出胜负。比如,后来虎力大仙狡辩:风雨雷电四位神仙不在家。恰好给了孙悟空反击的理由:既然你说神仙不在家,那如果我能请他出来,是不是你就得服输?

结果,孙悟空通过强大的人脉关系与过硬的影响力,很轻松做到这一点。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12)

不熟悉:其实就是看不懂的意思。对看不懂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巴菲特的最好搭档查理·芒格有一句经典总结: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不熟悉的事情应该敬而远之,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高人”,同样要懂得规避风险。对此,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赵玉平教授曾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今年3月的时候,忽然接到一个关系比较不错的学生的电话,电话那头说话语气上扬,十分激动地邀请我吃饭。

于是,我们在学校旁边一家小饭馆约好。一见面,学生就很大方地说:老师,今天我请客,随便点,咱们吃点好吃。

我一看,这准是有了啥喜事啊。我说:说吧,你是不是有啥喜事要告诉我啊?

他说:老师,您猜的真对。我恋爱了,说完满脸的幸福。

于是我们就没事聊起来。我问他:你觉得你这女朋友哪里好呢?

他回答:哪儿哪儿都好,身上没有缺点,我爱死她了。

我听了,沉吟一会,告诉他:我建议你慎重对待这段感情,不要再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学生很不解:我诚心请老师吃饭,老师却……

那顿饭吃的不欢而散。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13)

结果,等到11月份左右,这个学生再一次给我打来电话:赵老师,是我……

我一听,就知道他估计是失恋了。情绪低落,说话有气无力。我们再一次在小饭馆相遇,他很后悔没有听我的话,结果受伤的不仅是他的心,还有钱包。

他问我,老师,你咋知道她会和我分手?

我说:我可不确定你们一定会分手,但大概率会没有比较好的结果。因为,她的段位(水平)比你高得多啊。

我又问他:世界上存在没有缺点的人吗?没有。但是你告诉我,你们交往3个多月,认识半年多,你都没有发现她的弱点。那么,她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她是天使,女神;第二种,她的段位比你高,把缺点给隐瞒了,让你觉得她完美。

其实赵老师与查理·芒格老爷子说的一个意思,对于你完全不懂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进入,避免与之产生交集。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的目的(西游记车迟国斗法)(14)

总结

车迟国三怪的行为,初一看是很愚蠢的。但仔细观察才会发现,不是三怪的法力不高强,更不是智力有缺陷。而是性格使然,尤其是以虎力大仙为首的三怪,身上3大劣根使他们“不得不如此”。平时作威作福惯了,便养成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霸道性格;遇到威胁,又想着顾及自己的面子;为挣回面子,像赌徒一样盲目押注,最后不惜把命都押进去,结果,从国师高位跌落。

虎力大仙其实是西游整部书里最像芸芸众生的一个妖怪,他狂妄,爱面子,还喜欢盲目打赌,我们不也常常掉到这3个大坑中的一个或多个吗?

想要避坑,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这3个人生避坑法则:

1、不必这么狠,你没有那么强大

2、承认错误,快速处理,不会拖延成大错

3、清醒认识赌徒心理,避开“不值得”,“不熟悉”的地方下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