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几年的二手车最值得买(一年卖出150万余台)
2018年,中国全年新车汽车总销量为2808万辆,同比下降了2.8%,这是自1990年来的首次年度下降;同时,2018年中国二手车全年交易量为1382万辆,同比增长了11.46%,虽然低于预期的1400万台以上,但是其增长比例仍处于近六年的第2高比例。
这一减一增,说明很多人的买车心理发生了改变,买车时,不再对“二手车”不削一顾。当把眼光转向全球,你会发现欧美、日本等成熟的汽车市场,二手车市场都是成熟且举足轻重的。
仔细研究全国各省市的二手车交易量,你也会发现凡是喜欢买二手车的,往往也是汽车产业、汽车文化比较浓重的省份:
第6梯队(10万台以下):青、琼、宁、藏
在某些总体人口量、汽车保有量都不足的西部省份,二手车市场虽然很有潜力,但是毕竟基数摆在这里,二手车交易量是有限的;而海南省因为在环保政策上的激进(正在推进全岛新能源车计划),二手车政策鼓励“只出省不进省”,所以产生了严重的负增长。
第5梯队(10-20万台):湘、闽、新
这三个身份经济水平相差较大,但却处在同在一个梯队,原因也是多样的。
新疆地理位置在西北,但二手车的市场需求很大,只是这两年运输、交易、管理的成本都在上升,加上限迁的影响,出现了阶段性急速下降,目前处于数量不足、车型偏老的尴尬境地。
湖南有相对发达的汽车产业基础,但是二手车行业”自我封闭“比较明显,发展速度比较慢。
福建作为沿海地区,这三者中经济最发达,但二手车的交易模式、经营者、商业模式仍旧是”前十年“的水平,令人唏嘘。
第4梯队(20-30万台):皖、渝、黑、吉、鄂、蒙、晋、桂、甘、陕、贵
这一梯队多达11个省市,基本能代表我国二手车的平均水平,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梯队。
江西、重庆、湖北的二手车交易量并没有预期中的好,却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省份。当前,这些地区的二手车政策、经营规范、新车抢占客户等,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东北和中西部区域的整体二手车需求量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主要是大家对于二手车的理念还没有打开,随着限迁的放开、年轻客户的增加、经济发展加快等因素,未来也是快速增长的地区。
广西、贵州的二手车已经有一定规模,但是业界领头羊并不多。不过,这里是国内道路基建和现代化投资最活跃的地区,相信二手车行业也会借一波力。
第3梯队(30-50万台):辽、沪、赣、津、云
第三梯队,二手车市场相对饱和与成熟。普通老百姓想在这里买二手车,基本上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车型。
辽宁和天津的二手车以中低端车型和老车型为主,价格较低,其中辽宁是全国二手车流向东北的“咽喉”,已经比较饱和。
上海的二手车中高端车比例较高,车型比较新,成交均价较高,属于发展均衡的成熟区域,但是市场饱和度严重,且竞争非常激烈,好处是比较规范,买到事故车的概率比较低。
江西二手车市场最近发展较快,正普及着商务用车、中低端轿车。
云南则收益于道路基建、旅游项目、娱乐项目,活跃度很高,二手车市场也能够更上一层楼。
第2梯队(50-100万台):苏、豫、冀、京
江苏城市群之间的聚集效应较好,市场已经极为稳定,老百姓想要买车时,基本不用愁车源,中转流通速度也很快。
河北、河南在北京和天津的带动下,去年郊区郊县居民购买力高涨,而河南省的环保限入减缓有利于二手车流通。
北京的情况和上海相似,目前巨大的汽车保有量,让二手车处于发展瓶颈,未来国六标准如果实施,整体交易量将出现较大影响,未来不容乐观、
第1梯队(100万台以上):粤、浙、鲁、川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梯队都为经济发展省份,二手车市场也最为成熟。其中广东省交易量超过150万台,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个省市,足可见其汽车保有量规模和二手车交易发达程度。
陈田曾是广东人会玩车的一个缩影
但广东虽然排名第一,但是省内的环保标准、过户预约等“地方政策”,也是要在入手时多加注意的。
浙江的二手车大部分流出省外,且车辆档次较高,目前省会杭州正项上海看齐,反倒是省内2-3线城市的二手车需求比较旺盛。
山东由于地理优势,吸收了全国最多的二手车车源,中小城市和县城二手车交易量很大。
四川以成都为中心,各类车型均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自给自足之余,还能和周边省份互通。
总结
在2018年的二手车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广东省和交易量最少的西藏自治区相差近50倍,这说明二手车严重依存于车源、公路基建、经济实力、相关政策等方方面面。在二手车业态不发达的地方,就算你想买,也会有金融政策不发达(比如车贷方案少)、车源不足、行业标准未普及(比如会买到事故车被坑)等问题存在。
去年新车市场不景气,很多汽车品牌和经销商一定会加大力度”渗透“到二手车行业。而很多车主或选一台二手车练手,或买一台二手豪车节约买车成本。总而言之。2019年的二手车销量肯定会进一步增长。
你是哪里人?你周围人买过二手车吗?你自己会选择买一台二手车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