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

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

一、滴定管

滴定管是为了放出不确定量液体的容量仪器。

1. 分类:

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中性、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盛放碱液)

2. 使用:洗涤、涂油、试漏、润洗、装液、排气

洗涤: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若有油污,则用铬酸洗液洗涤。

碱式滴定管洗涤时,要注意不能使铬酸洗液直接接触橡皮管。

涂油:用滤纸擦净活塞和塞座,用手指蘸少量凡士林,在活塞两端涂上薄薄一层。把活塞垂直插入塞座内,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直到从外面观察,凡士林均匀透明为止。如果涂油太多,很容易将出口管尖堵塞,可先用水充满全管,将出口端浸入热水中,温湿片刻后,打开活塞,使管内的水流突然流出,将溶化的油脂带出。

试漏: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检查,确保不漏。将酸式滴定管装满蒸馏水,垂直夹在滴定架上,放置5min,观察管尖处是否有水滴滴下,活塞缝隙处是否有水渗出,若不渗,将活塞旋转180°,放置5min,再观察一次。碱式滴定管只需装满蒸馏水,垂直夹在滴定架上,放置5min,观察管尖处是否有水滴滴下即可。

排气:用右手拿酸式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滴定管倾斜约30°,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如仍有气泡,可重复操作几次,如仍有可能出口管部分没洗干净,需重洗。

将碱式滴定管垂直夹在滴定架上,使胶皮管向上弯曲,出口管斜向上,往一旁轻轻捏橡皮管,使溶液从管口喷出,以排出气泡。

3. 操作:

酸式滴定管操作:左手控制活塞,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弯曲,轻轻抵住出口管,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手指略微弯曲,轻轻向内扣住活塞,手心空握,以防顶出活塞,造成漏液。

碱式滴定管操作: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捏住橡皮管中玻璃珠所在部位稍上的地方,向右方挤橡皮管,使其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从而放出溶液。注意不能捏玻璃珠下方的胶皮管,以免当松手时空气进入而形成气泡,也不要用力捏压玻璃珠,容易使玻璃珠上下游走。

每次滴定最好都从读数0.00开始。

滴定时出口管尖处不得有悬液,滴定时滴定管下端伸入瓶口约1cm,滴定结束时出口管嘴上悬液应用三角瓶内壁沾下。

4. 读数:

可将滴定管夹在滴定架上,也可从管架上取下,用手拿着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两种方法均需使管保持垂直,必须注意初

读与终读应采用同一种读数方法。

无色溶液:视线与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有色溶液:读取液面两侧的最高点。

三、移液管

移液管又称单标线吸量管,用于准确移取一定量液体,是实验室中日常检验常用的玻璃仪器。在含量测定中,移液管的质量好坏和使用方法的对最终数据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1、检查

  使用前,先检查移液器是否已校准,不要使用未校准的移液器;其次,检查喷嘴和尖端是否损坏或堵塞,如果有,则不能使用;最后,检查移液器是否干净。使用不干净的移液器会导致更多的液体粘附在管壁上,导致实际体积与所需体积偏差较大,或者引入新的杂质。

  2、润洗

在吸收液体之前,必须进行润湿和洗涤,润湿和洗涤过程不会对被吸收的液体造成污染。特别是管壁有水滴时,吸收速度要快,以保证被吸液体不回流,避免管内液体对被吸液体的稀释。如果移液管尖端有液体,在冲洗前用滤纸吸干,或者直接更换干燥干净的移液管。一般可以漂洗三次,漂洗次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3、吸取

  吸液时,移液器插入的液面不宜过深或过浅,可能造成吸空(吸空不仅会污染洗耳球,如果吸入强酸强碱等有毒试剂还会溅出液体,非常危险),过深会造成管壁外粘有更多液体,影响精度。

  4、放出

  在释放溶液之前,食指应稍微放松以调节液位。如果食指或喷嘴湿了,液体可能无法释放或释放速度难以控制。这时最好用滤纸把手指和喷嘴吸透,然后再吸液体。另外,释放液体时要用食指控制流出速度,这是液体的均匀流出。有些液体很容易挂掉,释放液体后,观察移液器尖端的液体是否过多,如果液体过多,继续靠在墙上轻轻旋转。

二、容量瓶

1. 容量瓶的概念

容量瓶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

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1)

2. 容量瓶的规格

通常有25,50,100,250,500,1000mL等数种规格,实验中常用的是100和250mL的容量瓶。

3. 使用前的检查工作一

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

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2)

4. 使用前的检查工作二

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

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3)

5. 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一

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4)

6. 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二

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5)

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当容量瓶内的容积达到3/4左右时,将容量瓶摇动几周(勿倒转),使溶液初步混匀(不能用手掌握住瓶身,以免造成液体膨胀),然后把容量瓶放在桌子上,慢慢加水到接近标线1cm左右,等1-2min,使粘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留下,加水至弯液面下最低点与标线相切,否则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7. 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三

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6)

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温度升高瓶体将膨胀,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

四、量筒

量筒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量器,主要用玻璃,少数(特别是大型的)用透明塑料制造。用途是按体积定量量取液体。

化验室定量器怎么调刻度(化验室常用量器的介绍和使用规则)(7)

为竖长的圆筒形,上沿一侧有嘴,便于倾倒。下部有宽脚以保持稳定。圆筒壁上刻有容积量程,供使用者读取体积。最大衡量容积从几毫升到几升。筒壁自下而上印有刻度。观察读数时,实验人员要注意视线需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规格一般有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

使用方法

1. 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

量筒

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量筒为粗量)

2. 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3. 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4. 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手拿量筒使其自然垂直,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5. 量筒能否加热或量取过热的液体?

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由此可知,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也不能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6. 从量筒中倒出液体后是否要用水冲洗量筒?

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为了使测量准确,没有必要用水冲洗量筒,因为制造量筒时已经考虑到有残留液体这一点。相反,如果冲洗反而使所取体积偏大。如果要用同一量筒再量别的液体,就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为防止杂质的污染。

注:量筒一般只能用于精度要求不很严格时使用,通常应用于定性分析方面,一般不用于定量分析,因为量筒的误差较大。量筒一般不需估读,因为量筒是粗量器,但有时也需估读,如物理电学量器中的电流表,是否估读尚无定论.

7.关于量筒仰视与俯视的问题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水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

仰视是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

8.量筒不能直接加热 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不能在量筒里配制溶液的原因

(1)量筒容积太小,不适宜进行反应

(2)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不能对量筒加热,所以不易配制溶液。

(3)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以免对量筒产生伤害,有时甚至会发生危险。

(4)反应可能放热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一般来说量筒是直径越细越好,这样的精确度更高,因为圆形的面积只能计算粗略数,所以直径愈大,误差愈大。

9.量筒的刻度是从几开始

最低刻度通常来说是最大刻度的十分之一。

比如最大刻度为10mL量筒标准最低刻度1mL,500mL的量筒则最低刻度应为50mL。

注意事项

l 不能作反应容器

l 不能加热

l 不能稀释浓酸、浓碱

l 不能储存药剂

l 不能量取热溶液

l 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刮花刻度

五、实验器皿的清洗

1、常用的洗涤剂

(1)一般洗涤剂:洗洁精、洗衣粉、肥皂水、去污粉等。

(2)碱性洗涤剂:碳酸钠(纯碱、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等。

(3)强酸氧化剂洗涤液:通称重铬酸钾洗液,用于洗涤油污及有机物,使用时防止被水稀释,用后倒回原瓶,可反复使用,直至溶液变为绿色。

(4)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内酮、乙醚、三氯甲烷等。

2、玻璃器皿的洗涤

(1)洗涤。新购置的玻璃器皿或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应先用自来水将大部分污物冲洗掉,然后再用洗涤剂洗涤、擦拭(根据污垢种类选择适当洗涤剂),或用重铬酸钾溶液浸泡,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去离子水淋洗三次。洗净的玻璃器皿应是光洁、透亮,内壁能被水润湿而不挂水珠。用过的下班器皿应立即洗涤,带刻度的玻璃器皿不能用硬毛刷和去污粉擦洗内壁。器皿长时间未用,使用前必须重新洗涤。

(2)干燥。一般玻璃器皿,冲洗完后倒置于晾干架上晾干,如需快速干燥可放入105℃烘箱内干燥;带刻度的玻璃器皿不能用烘箱干燥,可用无水乙醇等淋洗干燥。

(3)存放。洗净干燥后的玻璃器皿,应存放于干净的玻璃器皿柜中;容量瓶应盖塞存放;滴定管倒放于滴定架上;移液管放于移液管架上,或放在带盖的托盘中。

3、玛瑙器皿的洗涤。玛瑙器皿可用稀盐酸、小苏打、洗衣粉擦拭,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可自然风干或80℃烘干。

4、银、镍器皿的洗涤。一般可用小苏打、洗衣粉擦拭内壁,也可用稀盐酸短时间浸泡后,用水冲洗。

5、塑料、瓷质器洗涤。同玻璃器皿洗涤,一般新塑料器皿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浸泡洗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