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

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1)

87版《红楼梦》薛宝钗剧照。

中国古代的酒桌文化,不同群体,不同境遇,各有千秋。普通百姓饮酒,不会排出王公贵胄们的酒席规矩;水泊梁山不醉不休的英气豪情,也断不可放进大观园里,和侯府千金小姐们对垒诗酒文人气!武二郎的“三碗不过冈”,一饮而尽,提起哨棒,大步走向景阳冈之前,如何忍得了林黛玉悠悠然吟诵“仙仗香挑芍药花”!

《红楼梦》的酒桌文化,贴着王公贵胄的标签;大观园的公子王孙之酒,又附加了文人风范。所以,贾宝玉的寿辰宴上,一口气写出十几个酒令,平儿拣出了“射覆”,袭人又拈到了“拇战”。两个酒令交替呈现,既热闹非凡,又雅俗共赏,更突出了“射覆”的高难与隐谶玄机。

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2)

“拇战”,一种助兴酒令。据考证,拇战不是猜拳。

宝钗覆,宝玉射

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宝玉生日宴上,依照令官探春的规则,掷骰子对了点儿的二人“射覆”。湘云又给了限定:“酒面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现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这样看起来,实在难上加难。

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3)

湘云给射覆的酒面、酒底做了限定

“射覆”究竟是怎样一种酒令游戏,有着怎样的规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文末的链接卡片“古人行酒令:射覆”,直接进行搜索,即可获得更多了解。这里,宝玉的解释其实更加直观:

他说“宝”,底下自然是“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

宝钗覆了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的“宝”,所以宝玉说:“姐姐拿我作谑。”依照“射覆”的规则,“宝玉”二字暗覆“宝”,就要明说“玉”;而“宝”字同时也是“宝钗”的“宝”,所以“钗”字又可以明用。这样“玉”“钗”凑成一句“旧诗”,就有了“敲断玉钗红烛冷”!

贾宝玉“敲断玉钗红烛冷”戏言成谶

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4)

“金玉良姻”

“敲断玉钗红烛冷”一句,出自南宋礼部侍郎郑会的一首古诗《题邸间壁》:

荼蘼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这是一首写在旅馆墙壁上的诗。进士出身的郑会,在旅途中含蓄地表达了思妻之情,手法却是从妻子的角度出发,这样更符合“春女思”的文化意义,也使得“荼蘼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有了着落;再写妻在家中燃起红烛,敲击玉钗,计算丈夫的行程,他应该到常山了;玉钗敲断,红烛泪冷,依然夜不成寐,足见相思之长久,情爱之深重!

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5)

宝玉“射覆”借来这句古诗,面儿上,只为“玉钗”二字;内里,读者却隐约看到了“金玉良姻”的悲剧结局。薛宝钗“出阁成大礼”之日,也是林黛玉“魂归离恨天”之时。无论怎样的瞒天过海“调包计”,终有揭开新嫁娘红盖头的一刻!所以,洞房花烛夜,红烛燃尽,蜡泪渐冷,“钗”“玉”怎样好合!

87版《红楼梦》的一个缺憾

电视连续剧87版《红楼梦》,在无数版本的《红楼梦》影视剧中,堪称经典之作!其中第二十四集“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把原著的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和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丧亲”合为一集,把宝玉的生日宴展示得精彩绝伦。遵照原著由宝钗解释了“射覆”的来历:

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6)

87版《红楼梦》剧照

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了。“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

宝玉也说难,黛玉就让宝玉先饮了酒,她替宝玉回射: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黛玉又拈了一个榛子瓤,说酒底道: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87版《红楼梦》做了贴心设计,黛玉每回射一句,宝钗就给正痴迷于学诗的香菱做一番解说,香菱明白了,观众也就明白了。

薛宝钗什么时候打算争宝玉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7)

湘云的酒底: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遗憾的是,剧中砍掉了宝钗和宝玉的这段最具隐谶意义的射覆。原著这一段描写精致鲜活,人物的动作神情极富表现力,如在目前,却没有展示在银幕之上。也许考虑到湘云的“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的诙谐幽默已经足够了,也许考虑到“敲断玉钗红烛冷”过于隐晦,难于理解。乾隆娣回看87版《红楼梦》时,总觉得少了这一段是个严重的缺憾!不知各位小伙伴意下如何,感兴趣的话,来一起畅聊分享吧!

有关中国古代文人酒桌文化——射覆,点击下方卡片,可以更加便捷地搜索阅读:

作者 ▏鲁迅与萧红▏一颗拍出21万元天价红豆,如见春晚“施大爷的白发”

红楼梦▏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酒桌规矩,让刘姥姥艳羡“礼出大家”

《红楼梦》中瞒天过海“调包计”告诉你:冒名顶替,最终没有赢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