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故事(对于古老的苗族而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没上学之前,我对端午节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故事和耕种的经验,端午对苗族人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故事(对于古老的苗族而言)(1)

松桃苗族自治县苗王城拍摄

我是一个90后贵州苗族女孩,我生长的地方位于武陵山地带,也正是苗族从东部向西南最后的最后的迁徙地,武陵山孕育了很多苗族人。今年有幸联系上了研究苗族文化的老乡,他根据口口相传的故事和语言,走遍了全国各地,海外的缅甸越南,寻找苗族同胞。

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故事(对于古老的苗族而言)(2)

红苗寻亲篇

那么在苗族人的眼中,端午节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今天小憨憨和大家分享自己从小到大听到的故事和传说,端午节对于苗族人而言是产生于长江流域的一个远古农耕文化的节日,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等地区,自古是苗瑶族的生息之地,在过去,人们最怕洪水和猛兽,苗族人经过长期的经验和积累,总结了每年端午节前后这段时间,就会有雨季来临,到处下雨,江河暴涨,会威胁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一个信巫神的苗族先民,于是就认为是水神在作怪,所以以此节日来祭祀河神。此传说在苗族的《婚嫁礼辞》中有得到印证,是这样叙说的,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人们住在很远的地方,不会劳作,不会种植庄稼,如兽露宿野外,若鸟栖息在树上,无处遮风躲雨,无所遮阴纳凉。才培育出来的稻种,就被洪水冲走,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苗族人认为,端午节之前没有准备好农耕的人们,端午节是最后的耕种时期,武陵山地带,可耕种的田地少,人们要趁这个节日开垦好农田,种植好秧苗。

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的故事(对于古老的苗族而言)(3)

端午节也是雨水充足的时期,苗族先民认为,只要过了端午,再耕农田,就没有那么充足的雨水了,所以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家里的亲戚都会问我父亲,你秧田种完了吗? 没种完要抓紧喽。

苗族有一部《婚嫁礼辞》,里面记载了很多关于苗族先民的生活习俗,耕种经验,为人处世,家庭关系的经营,非常感谢能和我的老乡交流苗族文化,五十六民族一家亲,民族文化要传承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