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让人爱不释手的茶(你不知道的茶历史秘密)
茶的历史竟然已经有6000多年!茶最终竟然不是“茶饮”而是···!?
你不知道的茶历史、小秘密,都在这里!
3分钟看完茶叶演变史,下次喝茶聊天,你就是指点江山的C位!
茶叶的演变历史:
016000多年前
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原始人就已经有种植茶树的行为,这一点已经经过考古证实。
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
图为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年前古茶树树根
024700多年前
神农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偶尔发现茶叶具有解毒作用,便将它用作疗愈。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这个年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荼”字就是茶的古称。
03约2227年前
秦朝统一中国后,种茶和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大范围传播。
04约2100年前
茶叶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015年,中国科学院证实,汉景帝刘启的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已经2150多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图为汉阳陵出土的茶叶植物标本,距今已2150年
这是中国茶发展的第一个分界线。
至少在秦朝及往前的历史里,茶叶是属于生吃、入药使用的。
茶,最开始的时候,真不是“茶饮”,而是“茶药”、甚至“茶粮”!
人们在暗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以便随时取用干吃。遇到下雨时节,鲜叶无法晒干,就把摊晾的茶叶压紧在瓦罐里,日久便可直接食用。
05约1820-1740年前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才终于成为“茶饮”。
还是宫廷高级饮料。
史料为证——汉《赵飞燕别传》中记载,汉成帝崩,“后(即帝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吸此茶。”
这就说明在汉成帝、赵飞燕的时期,皇室饮用茶已经是一种日常行为。
06约1704-1400年前
西晋到隋朝,关于茶饮的记载也日益增多。
《广陵吾老传》中载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竞买”。
推断这一阶段,茶已经成为普通饮料,百姓可以饮用。
这是中国茶发展的第二个分界线。
至少在西汉到隋朝的漫长历史中,茶叶开始从入药,演化到日常烹煮饮用,也从皇宫走向百姓家。
07约1402年前开始
唐朝,茶也开始进入兴盛,煎茶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茶学经典《茶经》也在这一个阶段,由陆羽(唐·728—804)撰写而成,流传至今。
公元前805年,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入中国研究佛学,却在归国时,将中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带回了日本,至今仍然使用。
08约894年前,宋朝立国
都说: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得益于自由开放和百姓富足的大环境,宋朝的点茶技艺、斗茶文化非常盛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茶文化的繁荣。
宋朝的茶,主要为饼茶,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蒸青团茶”。
从蒸青团茶的形式衍生出来的,点茶冲泡方式,是宋朝茶文化独有的一种。
记得“天仙”刘亦菲的《梦华录》吗?里面分茶、作画的,就是宋朝斗茶活动中比较高端贵族的一种——茶百戏。
09约650年前
宋亡元兴,茶叶演变也迈入新阶段。
演变方面主要在工艺。
宋朝龙团凤饼做一斤茶需要至少600个茶工辛勤运作,耗时费力。南宋开始到元朝期间,散茶慢慢盛行。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摒弃小锅蒸青,开始引入铁锅炒制。
10约653年前
历史进入大明皇朝——一个中国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代。
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废团茶改散茶,散茶逐渐成为主流。
散茶盛行,不必在茶叶形态上耗费心力,茶人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制茶工艺的提升、改良。
短短几十年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占其四,基本都在明朝定类。
这是中国茶发展的第三个分界线。
经历唐宋元明,中国茶叶终于也不断兴盛发展。发展出独有的茶类、茶文化。
11约378年前
满清开国。茶叶生产飞速发展,茶叶开始进入大宗商品贸易年代。
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专卖茶叶的商店、茶庄、茶行、茶号也纷纷出现,遍布城乡。
也是从这个朝代开始,茶叶开始走出中国,向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名片之一。
这是中国茶发展的第四个分界线。
茶,成为国民茶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过几千年的历史,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烟火人生。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中国。
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作品《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 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中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中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 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 1828至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某家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中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 1833年,沙俄来访中国采购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中国茶叶制作方法开始生产。
- 1834年,印度成立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秘书哥登来中国学习茶叶产制技术。购买茶籽及茶苗,并寻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山等地茶师及工人,到大吉岭等地发展茶业。
- 1835年,宇治山本氏,传回中国覆盖茶园“玉露茶”的制法。
- 1836年,哥登氏带回中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茶厂中,按照中国红茶制法,试制成功,日后发展成今天的阿萨姆红茶。
- 1866年,斯里兰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罗氏。学习中国武夷岩茶制法,试制成功。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 1877至1887年,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已由中国输入茶叶生产技术。
- 1893年,中国茶工、汉家刘氏茶坊29代传人,将中国的种茶技术传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1900年刘茶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 1898年,日本开始仿制中国红茶、绿砖茶。
- 1926年,日本仿效中国珠茶制法。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中国浙江龙井。
-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者等退出印度、锡兰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肯尼亚等新茶区的开阔,才大量生产红茶。
茶,这种神奇的树叶,走过6000多年的时光,仍然是魅力不减。
它植根中国,风靡世界,深深影响了世界。
品一口茶,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更是悠悠岁月里的历史茶。
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你认识的茶历史!
#创作挑战赛##星闻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