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导读第二单元(第二章诗经)

神话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真正在文字表达形式上的诗歌,最早的作品是《诗经》,《诗经》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诗经导读第二单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导读第二单元(第二章诗经)

诗经导读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来历与分类

神话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真正在文字表达形式上的诗歌,最早的作品是《诗经》,《诗经》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的地位非常崇高,从书名的“经”这个字就可以知道。它是儒家的神圣经典,和《论语》《孟子》等典籍一样,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可以说是过去知识分子的必备学问,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过,它所收录的内容毕竟是诗歌,是句式整齐、隔句押韵、内容抒情的作品,也是不折不扣的文学经典,可以说是后代诗歌发展的渊源,因此被称为“根文学”,也就是后代文学的根源,影响非常深远。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诗经》的来历,以及其中的诗篇是怎么形成的。

诗三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经》里作品的来历以及它们的分类。

《诗经》最初叫作《诗》,一共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的六篇是“有目无词”,也就是只剩下目录上的篇名,却没有诗歌内容,所以真正的诗歌作品是三百零五篇。

据说,《诗经》原来有三千余首诗,被孔子整理、淘汰之后,只剩下大约十分之一。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的,后来的理学家朱熹也这么认为。不过经过学者的考证,“孔子删诗”的这个说法应该不是事实。

必须说,孔子确实参与了《诗经》的音乐整编。根据《论语·子罕》记载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见,孔子的整理主要是音乐上的分类编排,也显示出孔子是很懂音乐的,音乐造诣极为高明。难怪《论语·述而》里面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能够这样欣赏音乐的美,还感动到一连三个月都不觉得肉的美味,你可以想见,孔子真的是一个造诣很高的音乐爱好者。从这里也可以知道,《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入乐的,可以配乐演唱。

无论如何,至少可以确定,从孔子开始,《诗经》就已经是三百零五篇,《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就是这个原因;甚至“三百”的这个数字就专门代表了《诗经》,后代的文人也会直接以“三百篇”代称《诗经》。

这些诗篇,创作的时间很长,起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涵盖了大约六百年的时间,诞生的地区主要是在黄河流域一带,包含了黄土高原最主要的陕西、山西,以及河南所在的黄土平原地带,属于周文化的一部分。

风、雅、颂

这些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依照内容体制或音乐性质,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种。其中,依照宋朝郑樵《通志》所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可以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宗庙之音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表达出周朝、鲁国、商朝的祭祀颂歌,甚至有人视之为周的开国史诗。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内容最是庄严隆重。

第二,“朝廷之音曰雅”,《雅》又分为《小雅》和《大雅》,属于宫廷音乐。宋朝的大学者朱熹也认为,《小雅》为宴请宾客之乐,《大雅》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诫的音乐,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雅”就是反映王政的诗,如《毛诗序》云: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但即使如此,这类的作品主要是配合雅乐,属于“雅”的类别。那什么叫作“雅”呢?“雅”就是“正”的意思,代表正统、正确,所以后来也都“雅正”并称,可以说是一个同义词。因此,“雅”可以说是贵族官吏的诗歌。

第三,“风土之音曰风”,“风”就是风土民情的意思,指的是周代各地的地方民谣。《诗经》里收录了一共十五个国家地区的民谣,称为十五国风,朱熹《诗集传·序》又说:

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一般人民歌咏的就是生活以及婚姻爱情,属于人生最基本的需求,所产生的诗篇数量也最多,有160篇,高过于《雅》的111篇(其中包括“有目无词”的六首),《颂》的部分则只有40篇;《国风》里的作品不但最多,也是我们今天最熟悉的诗篇。

那么,这些诗是怎样成为《诗经》内容的呢?原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献诗,一种是采诗。

所谓...

至于“采诗”,指的是派人到各地采集民歌,这么一来,采诗所收集到的作品,反映了各地的风土民情,主要就是到了《国风》这个分类里。

但讲到这里,我们应该要知道,无论是献诗,还是采诗,最后都要集中到太师那里。太师是周王室的乐官,由他进一步整理,配上音乐,然后反映给天子,让天子可以掌握政治状况,尤其是百姓的情况。这么说来,采诗得来的作品,应该就是《国风》中的诗。由此可见,连《国风》这些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诗,都要汇总到周王室的乐官“太师”手里,进行修改、润饰等整理之后,才形成正式的文字版本,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貌。所以说,包括《国风》在内,《诗经》都是贵族阶层文化的产物。

这里,我们还必须特别提醒:在资源丰富、教育普及的现代,读书、读文学是人人都可以享受到的权利,但是,这个情况只不过是近一百年,甚至只不过是这几十年来的样态,并不是天经地义、自古皆然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个统计数字:大约在清朝末年光绪三十年(1904)的时候,社会上做过一个全国识字率的普查,当时的期望值是1%。而这个比例是在几个条件上得出来的:第一,当时已经经过十九世纪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许多观念的改变,一方面努力追求富国强兵,一方面则是大力推动国民教育,因此识字的人口比例会比以前来得高;第二,所谓识字率的标准只是初级的教育程度,只要基本上能读能写就好,当然人数也会比真正的知识分子范围大得多;第三,1%这个数字是期望值,意思是希望达到的数字,也就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会有的数字,所以1%又是一个高估的数目。换句话说,把这三个情况考虑进来,就可以发现,即使在努力现代化的清末时期,全中国人民的识字率是不到1%的;而在清末以前,教育的普及率更低,一般百姓的识字率更远远不到1%,能像司马迁、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这样写作的人,那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属于万中选一的极少数精英。

也因此,这些文化精英的道德标准、思想观念,当然和一般平民是很不一样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礼不下庶人”,即礼乐、礼教之类的道德文明,是不会普及到一般老百姓的。庶民既然没有受教育,也就不用受到高标准的要求,这很公平。从文化集中的情况来说,既然文士能够读书做官,享受绝大部分的人所没有的文化知识和政治权利,当然也就更应该洁身自爱,以最高标准来自我要求,才能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

从这个历史背景或社会条件来说,采集《国风》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歌咏人民的喜怒哀乐,而是要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在诗篇的整理上,也不可能是各地民谣原来的样子,多多少少都经过改写,或者至少润饰加工,因此这么多的诗篇才会有如此统一的风格。也因此,在诗篇寓意的解释上,采取纯粹抒情的角度去理解,恐怕是脱离历史背景的;寄托道德寓意,应该还是比较接近编辑《诗经》原意的。

赋、比、兴

首先我们得知道,对于《诗经》的创作,传统的说法有所谓的“六义”,也就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项的“风、雅、颂”,是指《诗经》中作品的三种分类,我们前面已经看到了;至于六义中的后三项“赋、比、兴”,则是指诗歌的三种创作方法,这是我们现在要谈的内容。

“赋”,就是直接描写的意思,主要的做法就是铺陈。这也是诗歌文学最基本的写法,也最常见。例如《国风·豳风·七月》,就是描写农家一年的生活,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七月时,火星已经不在五月时正中最高的位置了,它开始偏西向下;到了九月,蚕丝、桑麻都已经收成了,这时就要忙着做冬天的寒衣。下面说“一之日觱发”,是指十月以后第一个月的日子,那就是十一月,北风刮过来,发出觱发的碰撞声。“二之日栗烈”,是指十月以后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十二月,这些日子气候凛冽,大雪纷飞,这时候“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没有冬袍和棉袄,如何挨过年终的酷寒?接着是“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意思是十月以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也就是第二年的正月、二月,这时要修理耕田的农具,下田去做活。其间你可以看到“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妻子和孩子送饭到南田给农夫吃,主管农事的官员看到这个景象,心里感到非常满意。

《七月》这首诗依照历法,从七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按时一直写到第二年的正月、二月;再配合其他各章的描述,完整呈现出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景象,非常写实。这就是“赋”的写作方法。

此外,在平铺直叙的基础上,为了凸显诗人想要呈现的效果,还有两种特别的艺术技巧可以运用,那就是“比”和“兴”。“比”,就是比喻的意思,诗人在两个事物之间找到类似的地方,然后放在一起来诠释,这可以让抽象的道理更具体,更容易理解,也可以让原本就具体的事物更生动、更鲜明,所以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法。

例如《诗经·魏风·硕鼠》里,写到深受横征暴敛之害的人民,他们把剥削百姓的官吏比喻为大老鼠,并大声呼吁说: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用大老鼠来比喻横征暴敛的官吏,可以说是非常生动而精确的。我们常常说小人的模样是尖嘴猴腮、獐头鼠目,说短视近利是鼠目寸光。老鼠那尖尖的嘴、细小的眼睛、锐利的牙齿,这种长相本来就不讨好了,它乱啃乱咬的破坏力更是让人气得咬牙切齿,可它神出鬼没,只在深夜暗地里活动,简直就是百分之百的小人,难怪古人常常把小人称为鼠辈,这里老鼠也被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官吏,剥削百姓辛苦的心血,据为己有。“赋、比、兴”中的“比”的用法,《硕鼠》这一篇可以说是最佳的代表。

至于“赋、比、兴”中的“兴”,是兴起、兴发的兴,也就是一种触发的作用,指的是一个人已经蓄积、酝酿了一些情感,而自己并没有清楚意识到,突然之间看到大自然中的某一种景物,在这个外在的刺激之下,就触发了内心已经酝酿得很饱满的情感,于是接着把这份情感抒发出来,形成了一种写作的模式:先写外在客观的自然景物,接着写主观的内在情意,看起来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关联,其实通常彼此有一种类似的性质,那外在的景物才能引起注意,而召唤出类似的情感。

例如《国风·周南·桃夭》这一篇,诗中的第一章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第一句的“桃之夭夭”,今天已经用同音字加以转化运用,变成了“逃之夭夭”,赶快一溜烟逃走的意思,但这其实是后来的人严重的误解。最初《桃夭》这一篇是在讲春天桃花盛开的样子,所以是桃花的“桃”字;而“夭夭”,是指年轻少壮的样子,所以这棵桃树的生命力才会这么旺盛,枝繁叶茂、花朵缤纷,红艳的花朵像在燃烧一样;“灼灼”这个词带有一种鲜明闪亮甚至炙热的感觉,充分显示出灿烂逼人的色彩,新嫁娘的美丽也可想而知。“之子于归”的“之子”就是“是子、是人、此人、这个人”的意思,它说这位新嫁娘就要“于归”了,出嫁回到她真正要安顿一生的归宿,而她的秀外慧中真是“宜其室家”,非常适合她的家庭,等于是得其所哉,注定终身幸福!

而这一首诗就是用“兴”的笔法,诗人以“桃之夭夭”起兴,看起来好像只是在送嫁的路上偶然看到路边的景色,于是顺手用来作为一个引子,和新嫁娘没有关系;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你仔细玩味一下,就会发现:桃花开在春天里,不就是呼应了新娘的青春吗?古代女性结婚的年龄,差不多是十几岁的少女,就像花朵正要绽放一样;而桃花盛开的样子,不就正好像这位新娘的美貌吗?婚礼的那一天,新娘打扮得艳丽华贵,往往就是女性最美丽的一天,脸上的胭脂仿佛就是桃花染上的色彩呢;再说,古人认为女性有了夫家,就是得到了终身的归宿,所以说是“于归之喜”,到今天,我们参加婚礼时还可以用到这个成语,那么这位新娘不就是满心喜悦吗?

这样看起来,盛开的桃花不就等于于归的新娘吗?都是青春洋溢,都是美丽非凡,也都是充满喜悦,难怪走在送嫁的路上时,会吸引诗人的注意的,不是其他地上的小草或绿色的树木,也不是蜿蜒的小溪流水,而是满树盛开的桃花。诗人一看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景色,心里充满青春、美丽、喜悦的那份情怀就被触动了,所以信手拈来,接着推展“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主题。这样的脉络,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可以说是“起兴”的一个典范。

其他类似的还很多,好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蒹葭》),都是这样的形态,大家可以自行类推。

第二节 《诗经》的形式风格

上一节所讲的《诗经》,我们已经看到了大体的概要,对《诗经》也有了基本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来谈谈《诗经》里的作品有哪些特色,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诗歌的形式:四言句式

“赋、比、兴”是《诗经》里的创作方法,即诗人对内容素材的处理手法,属于主观的运用;而写成诗歌的时候,还得要有文字结构的形式,这就属于客观的样态。

《诗经》中的作品大多是四言诗,也就是一个句子用四个字写成,从前面我们提到的《硕鼠》《桃夭》这两篇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对于单音、单形、单义的中国文字而言,通常会两两结合,形成两个字一组的词汇,比较能清楚表达。看看我们的辞典里所收的词条,最多的就是两个字构成的词汇,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这样一来,《诗经》中的这些四言诗,很自然地就形成两两断句的节奏;因此,特别能表现出一种均衡、沉稳、平和的特质,用在正式的场合、隆重的礼仪上,能增加庄严肃穆之感,最合适不过。后来比较正式的、严肃的文类,例如铭、赞、偈,也会采用这种四言的形式,就是因为同样的理由。

例如五代十国时的后蜀皇帝孟昶,为整饬吏治,亲自写下二十四句的《令箴》,以告诫地方官,要爱护百姓,不能做贪官污吏。后来宋太宗摘取其中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四句,亲自书写、颁布到各个州县,令州县刻石立于衙署大堂前、甬路间,称为《戒石铭》,用以时时警示为官者要廉洁自律、克己爱民。后世各朝都将这十六个字列为各级衙门必不可少的官箴。你再默念一次,是否感到一种顶天立地、无比庄严的热血涌上来了呢?

再看中唐刘禹锡的《陋室铭》,前六句都是四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说这一间简陋的屋子,只要住的是有德行的人,也就是刘禹锡自己,那就会像有神仙的山、有龙的水,不用高耸入云、深不可测,都会是名山灵河,让世人崇拜尊敬。这六句话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语感,这样的四字咏叹,确实产生了一种堂堂正正的力量,能为他的自信加分,让刘禹锡整个人都壮大了起来。

当然,以文学作品来说,最好的四言诗杰作,非曹操的《短歌行》莫属,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实可推之为四言诗的桂冠。诗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份对生命短暂、时光一去不返的悲凉,令人惊心动魄,却又是悲凉中有豪迈,你似乎可以感觉到诗人引吭高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一点儿也不颓废,更没有无可奈何的眼泪,即使悲凉,还是充满了力量。这固然是曹操雄霸气质的流露,但是,四言的文字形式也功不可没,那平稳的节奏不疾不徐,简单利落,因此让心情得到了一种塑造,产生出强健的气势,是我们欣赏这首诗歌时所不能忽略的。

再后来的陶渊明,他的《停云》则几乎完全是《诗经》的形式,这组用以“思亲友”的诗篇,一共有四章: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第一章说的是“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第二章稍微变化一下,颠倒用语,换个韵部,就变成了“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说的都是烟雨蒙蒙、云气弥漫,整个天地之间都是昏暗的,道路也因为淹水而阻隔不通,这样阴沉的不良天候让人感到心情低落,越发觉得孤独,因此更凸显思念亲友的殷切。到了后面的两章就变化得多一点,不像前两章显而易见地有所重复,但还是维持四言的句式,第四章的“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意思是说:怎么会没有别人呢?但对你的想念确实是最多!一语道出了深刻的思念,表达出对这位亲友最深的情意。虽然并不波澜壮阔,却耐人寻味,在质朴的文字、平稳的句式中,隐含了像橄榄——刚咬下去似乎没什么滋味,却越嚼越甘甜——一般的深情。

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四言诗仍然出现了杰作,那就是李叔同(也就是出家之后的弘一大师)在临终前所写的诀别诗。在这篇写给挚友夏丏尊的信件里,弘一大师以简单的三言两语告诉他,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特此告别,并附了两首诗偈在后面,说道: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两人志同道合,多年下来,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亲密互动,却是心灵深处的生死之情;倘若只从表面上来看,即使近在咫尺,其实也等于千里之远。这是弘一对夏丏尊的推崇,也是对彼此关系的总结。而接下来,弘一以无比的智慧看待死亡,告诉老友他临终的境界。原来,面对人生的终点时,不是一般人所以为的缺憾和恐怖,恰恰相反,懂得生死大智慧的人,会了解死亡只是一种生命形式的结束,生命还会有下一个旅程。但死后会到哪里去呢?超越生死的弘一大师却说“廓尔忘言”,他心里无比的清明开阔,连怎么说明都忘了。“忘言”,这种超越语言的境界,不就是庄子得道时的最高境界吗?最高的智慧是无法分析的,只能形象地比喻当下的感受。弘一大师接下来就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时的心态,就像开满花朵的枝头上有着满满的春天,天空的正中央有着一轮毫无缺损的明月。请特别注意一下,“华枝春满”的“满”和“天心月圆”的“圆”,合起来岂非正是“圆满”这个词?很明显,弘一大师在说,他面对死亡一点儿也不恐惧,一点儿也不遗憾,反倒心灵无比平静、坦然,甚至到了一种春满月圆的最佳境界,正符合佛教所说的“圆寂”,这不是一种非常令人动容的大智慧吗?这样的从容、平稳、深沉!而四言的句法,就成了最好的表达形式了。

《诗经》里的作品就是以这样的四言句为主的。我们必须说,诗句的短小,使它的表达性未能如五言的灵巧,但在四字一句的表达中,少于变化,自然也就较为庄严、稳重。西晋挚虞《文章流别集》在评论诗歌时就主张:“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然则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后来,中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也指出:“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可见四言的形式成为中国诗歌的正体,它以文雅温润为根本,是均衡的、沉稳的、平和的,而不是激烈的、动荡的。

因此,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中国诗歌原理》中便提到:四言诗,从观念上被认为是汉语古典诗的历史中最雅润而规范的诗型,这些诗作的使用场合是在特定的诗人渴望复活古代的“雅正”诗精神的场合中。由此可知,四言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比我们熟悉的五言诗产生得更早,也更是文学理想的代表。

重叠复沓的章法:三段体

《诗经》中的诗篇,严格说来,每一个篇名或诗题都被当作一首诗,但是其实很多都包含三首或四首类似的段落,形成连章的结构,可以称为“三段体”,这三首内容一样,只是换几个字词,也更换押韵,反复迭唱。在大体重复、小处变化的状况下,反而创造出一种渲染的效果,循环回旋,情韵悠长,耐人寻味。

前面讲过,孔子对《诗经》的整理,主要是音乐上的各得其所,因为《诗经》里的诗都是可歌、入乐的,尤其是《国风》里面的作品。而西方学者戴尔(Richard Dyer)曾经指出,歌曲中歌词与旋律的重复,会产生一种时间静止的感觉,让剧情仿佛在原地踏步。这就是《诗经》里的诗常出现三段体的原因。

唐朝王维有一首著名的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又叫作《渭城曲》,诗中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家可知道,唐代的绝句诗,也就是由四句所组成的一首诗,都是可以配上音乐演唱的;也因为有配乐,王维的这一首《送元二使安西》才又叫作《渭城曲》,变成了和曲调搭配的歌曲。当大家演唱这首诗歌时,会把最后一句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唱三次,所以这首歌曲又叫作《阳关三叠》,在歌曲即将结束的时候重复咏叹,呈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以及失去故人的寂寞,所以余韵无穷,仿佛时间就停顿在离别前夕的这一瞬间似的。

当然,《阳关三叠》只是重复最后一句,这是文人圈子的状况,和民间音乐有一点不同。而民间的流行音乐更是采取这种三段体的形式,因为一般大众音乐的内容和曲调都比较简单,这也是它可以流行的原因;但只有短短一段,匆匆忙忙就唱完了,总是不过瘾,所以几乎都会重复,只是中间的那一次,也就是第二次,通常会用变调来表现,以免呆板。

回来看《国风》里的诗,也大多是这种略加变化的三段体,例如《秦风·蒹葭》这一篇,一共有三章,说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其一)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其二)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其三)

清朝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也指出:“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这种三段体的形式,就是流行歌谣最常见的形式。

诗教:温柔敦厚、思无邪

我们前面谈到的《诗经》的特色,主要是偏向形式方面,包括四言句、三段体,现在我们要从内容方面来看《诗经》在情感表达上的特色,那就是“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这四个字来自《礼记·经解》,其中引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可见,“温柔敦厚”就是“诗教”,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是《诗经》在情感表达上的特色。那怎样才算是“温柔敦厚”呢?温柔敦厚的诗歌会带来怎样的教化影响呢?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所谓的“温柔敦厚”可以用三句话简单定义,那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三句话分别来自《论语·八佾》中孔子所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再加上《国语·周语》召公所说的“怨而不怒”。这就可以说是“温柔敦厚”的完整定义。

这三句话涉及了快乐、悲哀、幽怨这三种情绪,也差不多等于人类喜怒哀乐的所有情绪反应,可见孔子和儒家根本没有要压抑人性,更没有要否定这些人性;相反,孔子完全接受人应该拥有这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所以《诗经》里才会有那么多歌咏人生喜怒哀乐的诗篇。只不过,孔子认为人的各种情绪或情感不应该被过度放纵。“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意思是:当你快乐欢喜的时候,不要过度以免乐极生悲;当你感到悲哀的时候,不要过度而到了伤痛的程度;当你心中有怨的时候,不要过度而到了愤怒的程度。因为一旦过度放纵,无论是快乐或悲伤愤怒,都会对自己、对社会带来伤害甚至毁灭,那就偏离了人生的意义了。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来看。子夏是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学问、人品都是第一流的了,但是,当他的儿子死了,却无法承受丧子之痛,在悲伤过度的情况下天天哭泣,导致失明,《礼记·檀弓上》中记载: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故事是说,子夏死了儿子,他也哭瞎了眼睛。同门的师兄弟曾子去吊唁,说:“我听说朋友失明了,就要为他哭泣。”于是曾子哭了,这时子夏也哭了,说:“上天啊!我并没有罪,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折磨呢?”曾子一听,就气愤地直呼子夏的名字,说:“商!你怎么会没有罪呢……你死了儿子,你也哭瞎了眼睛,这就是你的第三条大罪!”

当然,子夏对儿子的爱是山高海深,丧子之痛也是人生不可承受的惨剧,他的痛彻心扉可以想见。但是,哭到失明的地步,把此后的人生之路走绝了,等于是另一种陪葬,而这是最好的情况吗?让我们想一想:人生的意义是为了体验成长的奥妙,能够好好地活着,保持身心的健全,不仅可以继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还可以把儿子来不及看到的风景多看一些,把对来不及长大的儿子的爱分给其他的人,这岂不是让儿子的死更有意义?

所以,曾子责备子夏,说他因丧子而失明就是一条罪状,这绝对不是礼教的压抑,而是让人生均衡的正道。朋友之间要互相指正、提醒,曾子就善尽朋友的义务,当面规劝,子夏也诚恳地一再认错,说自己是离群索居太久,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才会失控。这个例子恰恰可以说明“哀而不伤”的道理。

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儒家哪里是压抑人性呢?它明明是在肯定人性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或情绪。儒家的重点是在告诉人们:当你有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或情感的时候,要适当地纾解它,加以均衡,不要因为过度而导致失控,凡事过与不及,都会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乐极生悲”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而帮助人们不要太过度、太偏激的,就是一种“温柔敦厚”的性情或胸襟。《文心雕龙·宗经》也说《诗经》是“温柔在诵”,有那一分温柔,人就会有气度,温和而柔软;而有了敦厚,就不会太过激动而流于尖锐。换句话说,《诗经》的抒情特点,便是情感表现的克制与平和,这种“温柔敦厚”展现出一种节制的优雅,而不是直接与激烈,恋爱的时候温柔低回,而不是干柴烈火、饿虎扑羊;愤怒的时候虽然也有情绪,却不是咆哮谩骂、横冲直撞,这就让人活得更坚忍、更高贵。

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讲前面所说的第二个问题了:温柔敦厚的诗歌会带来怎样的教化影响呢?我们就举《蒹葭》的第一章来说。诗人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开始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就是“赋、比、兴”这三种作法中的起兴。诗人看到秋天时节,水岸边的芦苇长得非常茂盛,一大片苍苍茫茫的景致,而叶片上洁白晶莹的露水也结成了霜;于是诗人想起自己心中所怀念的那个人啊,就站在水岸的那一边,望着、看着伊人的踪影,忍不住想要逆流而上,前往追寻她的芳踪,但这条道路充满险阻又曲折漫长;想要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发现伊人仿佛在水的中央,有如幻影一般,即使寻寻觅觅,都是可望而不可即。

现在,请你再仔细玩味一下:“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面对心里所喜欢的人,远远地欣赏、静静地等待,没有急切与焦躁,更没有亵渎的欲望,那种距离的美,让情感更深厚、更纯净,让对方更深植在心里,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也就会更加珍惜。其实,这样的情感形态和表现方式才是最耐人寻味的,也才是最深刻感人的,它和现代人所习惯的追求强度、速度有所不同,是一种放在心里面沉淀下来的、不断累积的情感,既诚敬又庄重,那才是可以延展一生的深度、厚度。

这正是“温柔敦厚”,也就是《诗经》的品格,它体现出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让一个人可以深刻地品味喜怒哀乐的滋味,而不被情绪所主宰,也避免在失控的情况下造成伤害——无论是伤害别人还是伤害自己。更进一步说,“温柔敦厚”这种自我调节的力量,不仅不会造成伤害,还能帮助一个人提升自己,让心灵品格升华为优美的姿态。“诗教”让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没有怨恨,没有偏激,有的只是踏实而深沉的平静和安详。因此,当你悲伤的时候,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各种默默无言的缺憾,也能更柔软地体贴别人的心思,这叫作“凄美”。当你生气的时候不会咆哮谩骂,让愤怒扭曲了自己的脸孔。这种“节制含蓄的优雅”,就被孔子称为“温柔敦厚”,这其实才是诗教、也就是礼教真正的意义。

最后总结一下这一节,我们讲了《诗经》的形式与风格,它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四言的句式”和“反复迭唱的三段体”。我们又从内容上情感表现的风格,引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蒹葭》这一篇。通过这些内容,你有没有对《诗经》里的诗歌有新的了解了呢?

第三节 《诗经》中的美人

在上两节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诗经》大体的概要,对《诗经》的重要特色也有了基本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来谈谈《诗经》里有哪些重要的主题,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我们首先要看的是《诗经》里塑造的美人形象。

前面的章节中,我们看到了《诗经》如何描述出嫁过程中美丽的新娘,也就是《国风·周南·桃夭》第一章中所描写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它说桃花盛开,红艳的花朵像在燃烧一样,“灼灼”这个词充分显示出灿烂逼人的光彩,正焕发出新嫁娘的美丽。但这样的描写,并不是那么具体,究竟“美丽”可以怎样地表达出来呢?

《硕人》,最传统的审美造型

《诗经》中祝贺女性出嫁而写的赞美诗,最著名的还有《卫风·硕人》这一篇,其中所描写的新嫁娘,就有非常具体而生动的美感,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里对美人的想象与描写的一大来源。它讲的是卫庄公娶齐庄公的女儿庄姜为妻,卫庄公五年(公元前753),当这位美丽的庄姜出嫁时,迎娶的卫国人热烈地赞美她而写了这组诗。整首诗的第一段——“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就是在说明这个相关背景,告诉我们,庄姜穿着锦衣再套上丝织的罩衫,身材高挑而修长,她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妻子,齐国东宫太子姜得臣的亲妹妹,刑侯的大姨子,谭公则是她的妹婿。可见,庄姜完全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皇族少女。到了第二段,则是描写庄姜之美的精彩段落:

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hù)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在这个段落里,美人的局部被放大了,在仔细检视之下,她脸上、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毫无瑕疵,诗人以具体的联想一一给予巧妙的比喻。

首先,“手如柔荑”的“荑”,是茅草刚刚长出来的嫩芽,又柔软又洁白又细嫩,如朱熹《诗集传》卷三所说:“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这就类似于美人的纤纤玉手。“肤如凝脂”的意思是,那白皙柔嫩的皮肤就像羊脂白玉,十分润泽光滑。至于第三句的“领如蝤蛴”,则转向了脖子这个比较少被注意到的美感部位。“领”是指脖子前面的部分,“蝤蛴”是生长于木头中的天牛的幼虫,长而丰润洁白。《康熙字典》引述北宋的辞典《埤雅》“蝤蛴之体有丰洁且白者”,说道:“其在木中者白而长,故诗人以比妇人之颈。”这样的联想,现代人乍看之下会觉得有点怪异,但其实只要抛开我们直觉上对昆虫的惧怕或排斥,以庄子“齐物”的境界来欣赏造物主的每一个作品,就会发现古人的观察和比喻确实非常贴切而巧妙。我曾经在整理花园翻开泥土的时候看到这样的软体幼虫,于黑色的土壤里显得特别洁白丰润又柔软,轻轻巧巧地蠕动着,当模拟于美人委婉转动的颈项时,就难怪东汉张衡《七辩》这篇文章中会赞赏道:“蝤蛴之领,阿那(婀娜)宜顾。”这样修长白皙而柔若无骨的颈子让人顾盼流连,美人的回眸一笑也是因此才更为迷人。

其实不只如此,脖子这个地方的皮肤很薄,因此也是人体最容易松弛老化的部位之一,却又不容易用化妆品遮掩,一不小心就泄漏出岁月的痕迹。诗人用“蝤蛴”加以比喻,乃是直接承续着前一句的“肤如凝脂”而来,非常精确地表现出这位女子的青春美丽正在巅峰状态,这一点是一般读者或研究者都忽略的另一个比喻的关键。也许这样的忽略,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审美角度到了后来,不知为何慢慢地不再聚焦于脖子了;而邻国日本的文化却是直到现在,对美人所欣赏的几个主要地方都还包括脖子,尤其是微微低头时所露出来的白皙而光洁的颈项,这也是他们的和服会特别敞开领口后部的原因,以便旁人可以欣赏这女性特有的美。但即使后来审美重点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比较起来,我们的古人还是远远领先不止一步,以“领如蝤蛴”加以比喻,展现出精准、细腻的审美眼光,对美人的感官之美观察得入木三分。

在“领如蝤蛴”之后,诗人接着赞美庄姜“齿如瓠犀”,说她的牙齿整齐又洁白,就像瓠犀。“瓠犀”,指瓠瓜,也就是葫芦的种子,将瓠瓜剖开后可以看到瓠瓜的种子排列整齐且洁白光滑。然后,诗人的眼光又往上移动,观察到美人脸庞的最上方,说“螓首蛾眉”。螓,是一种样子似夏天的蝉而形体较小的昆虫,《毛传》说:“螓首,颡(sǎng,额)广而方。”意思是她的额头宽广饱满,像螓这种昆虫一样,至于她的眉毛则是细长而弯曲,就像蚕蛾的触须。

讲到这里,不知道你发现了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五句大量运用动植物来做比喻,昆虫类尤其最多。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句其实是依照由下而上的顺序来运镜的,镜头先是从最下面的“手如柔荑”开始,很自然地观察到“肤如凝脂”的细嫩皮肤;然后往上一点就看到“领如蝤蛴”的白嫩脖子,而脖子的上面就是唇间的牙齿,所以是“齿如瓠犀”这一句;再往上就是眉眼额头了,这就是“螓首蛾眉”的一笔了。所以说,诗人的安排其实是非常精密的,绝不是信手拈来,随意挥洒。

这几句还只是在刻画脸上静态的五官,所以感觉上比较像是在作油画,而且是由下往上一笔一笔地描摹;但接下来压轴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就不同了,诗人捕捉到那张精致的脸孔最迷人的时刻,那张画也瞬间立体化了,像动态图一样,美人似乎就站在我们面前,让人感到四周的空气都流动了起来,弥漫着一股芬芳的香气。

一看到“巧笑倩兮”这句诗,就让人眼前立刻浮现活色生香的美人,一笑嫣然;那浅浅一笑,四周就立刻掀起无数涟漪,让人心情荡漾!古人也说“一笑值千金”,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一笑,甚至不惜烽火戏诸侯。那么,美人的笑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李商隐《北齐二首》(之二)说“巧笑知堪敌万几”,意思是北齐后主的宠妃冯小怜,她的一抹巧笑敌得过日理万机的国家大事,可见“巧笑倩兮”这一句简直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前面描写的“齿如瓠犀”可以说是“巧笑倩兮”的基本条件,倘若牙齿发黄或参差不齐,一开口就破坏美感,又如何能称其为“巧笑”?最多只能抿嘴而笑,以免露出缺陷,但这样的抿嘴微笑虽然有含蓄的美,也很可爱,却没有露齿而笑的灿烂,那种笑容的感染力不免要逊色几分。而美人“巧笑倩兮”时的露齿而笑,更具体一点、更进一步来看,就是杜甫所首创的“明眸皓齿”了。杜甫在《哀江头》里,写安史之乱发生后他被俘虏到长安沦陷区,听说了杨贵妃在马嵬兵变中惨死的事件,想象当时的情况,便写下了“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的诗句。“明眸皓齿”等于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的浓缩,更加简洁扼要。可见,大家心目中的杨贵妃是何等的倾国倾城!杜甫很喜欢用“皓齿”来形容美人,后来中唐诗人李贺也继承了这个用法,在《将进酒》中说: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真是一场欢乐热闹的宴会,有琥珀般透明的美酒,也有滋滋作响的美食,歌舞女郎在笛声、鼓点的伴奏下,“皓齿歌,细腰舞”,那皓齿间发出的歌声,该是多么悠扬宛转啊!

讲完了“巧笑倩兮”的精彩,接下来的“美目盼兮”这句话,更简直把美人写得活灵活现,真是画龙点睛!德国美学家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曾经说:“整个灵魂究竟在哪一个特殊器官上显现为灵魂?我们马上就可以回答说‘在眼睛上’。因为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然而这一点,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东晋著名的人物肖像画家顾恺之(约348~409)就清楚说明表示出来,被记载在《世说新语·巧艺》里: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人家问他,为什么画人物的时候,总是把眼睛这个部位放在最后,甚至放了好几年都不画上去?顾恺之解释说,四肢体态的美丑并不重要,一个人的内在灵魂传神写照的关键之处,正是在“眼睛”这个地方!“阿堵”是一个当地土话,相当于英文文法里的指代名词(Demonstrative Pronoun),表示“这个”的意思,从上下文来看,明确是指“眼睛”。正因为眼睛是灵魂之光,是一个人传神写照的关键,所以要等到他把握到画主的灵魂时,才是肖像画完成的时候,也才是肖像画成功的时候。

这番说明,清楚地反映出顾恺之深刻洞察到一千四百多年以后西方哲学家才发现的道理。但是进一步来说,顾恺之的体认固然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四百多年,这已经不能不说是非常高明的成就,而在具体实践上表现出这一点的,《诗经》却又更早了一千一百年,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美目盼兮”的“盼”字是一个会意字,也就是从这个字的组合去领会造字的意义,代表眼睛的“目”再加上“分”所构成,意思就是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你看,这双眼睛多么清澈无瑕、灵动万分,没有泛黄,更没有混浊,绝对不是目光如豆的小眼睛,也不带有勾引别人的媚眼如丝,当然不可能出现善于心机盘算的人容易有的锐利或凶狠,或者是争名夺利的人常见的闪烁不定,而是一直保有婴儿般的纯洁明亮,透光如玉的清白里点缀着漆黑深邃的瞳孔。单单看这双眼睛凝视的样子,就足以令人着迷了,何况是在顾盼流转之间,简直是美不胜收!美人的脸庞因此辉煌了起来,有了生机和生命力。难怪清朝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称赞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既然眼睛是灵魂之窗,可想而知,庄姜不仅是春秋初期的第一美人,这位“美目盼兮”的美人也势必拥有一个高贵优雅的灵魂!

确实,我们必须特别提醒,这样的美丽不只是外形上的表面形态,也隐隐然和人的内在素质有关。因为“硕人”这个词在《诗经》里出现过四次,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女性,都是形容贤德之人;如果是用来指女性,那就是貌美且有美德的女子。卫国人之所以会如此热烈地赞美庄姜,并不纯粹只是爱恋她的美丽而已。历史记载,庄姜是一位心灵手巧、贤惠有德的大家闺秀,为女性品格树立了典范。由此可知,美并不只是外形的悦目而已,还得再加上品德,外貌的美丽才会有真正的魅力。一个人貌美而心不美,即使一开始可以引人注目,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令人生厌,甚至让人害怕;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就不会有人觉得她美丽了吧。所以说,“优雅”才是永不褪色的美丽,而优雅的气质几乎只能来自心灵的美好,古人很明白这个道理。

还要请大家注意,“硕人”是指身材高大的人,是健康的、明朗的、有活力的,而不是忧郁的、悲伤的、柔弱的,这种美感和后来纤细的病态美很不一样。而且很有意味的是,《硕人》篇这一整段的美丽描写,白色是最主要的色彩。从双手、皮肤、颈子、牙齿再到眼睛的底色,“洁白”都是美丽的关键点,它不但能营造出没有瑕疵的基础,更可以衬托出蛾眉的细长、笑容的灿烂、瞳孔的明亮,产生了最佳的映照效果。所以说,三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奠定了这样的审美观,以后会有“一白遮三丑”的俗语,也就更可以理解了。

可以说,《硕人》篇开创、引导了美的造型,后代许多歌咏美人的作品都会运用类似的描写。最有名的应该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杨贵妃之所以有吸引唐玄宗的强大魅力,当然和她非凡的美貌密不可分,而凝脂般的皮肤必然是加分的要件,所谓“软玉温香抱满怀”,凝脂的细腻触感自然不可或缺。

除了“肤如凝脂”之外,“螓首蛾眉”的“蛾眉”也变成了后代写美人时一个经典的符号。这样的作品太多了,同样是在《长恨歌》里,白居易写到马嵬兵变、贵妃惨死的时候,也说:“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杨贵妃的绝色就同时用了“凝脂”和“蛾眉”这两个词语。再举几个著名的例子来看。初唐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这一首长篇乐府诗,在感慨“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后,接着便说道: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时间飞逝,青春短暂,那宛转美丽的蛾眉能有多久呢?须臾之间,眉毛就稀疏浅淡了,一头青丝也鹤发苍苍,就像古来歌舞的盛况也不复存在,只剩下黄昏的暮色中鸟雀的悲鸣。

至于李白《怨情》诗则说: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位独守空闺的美人,眉头深锁、满脸泪痕,她卷起珠帘,坐在窗边,应该是在等待着某一个人吧?却迟迟不见归人,那美丽的蛾眉被哀怨给扭曲了,多么可惜的美人,这寂寞的青春!诗人为她心酸,却无法代替她心中所想、所需也因此所恨的那个人。在这里,“蛾眉”又发挥了具体塑造美人的功能。

总结一下,这一节,我们阐述了《诗经》中经典的美人形象,主要的就是“肤如凝脂”和“蛾眉”这一类的感官比喻,最吸引人的则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动态美,美人的脸庞因此辉煌了起来,有了生机和生命力。

第四节 《诗经》中的相思(一)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看到《诗经》塑造了美人的经典造型——“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三千年以来,这种审美主导了我们对女性之美的想象。而面对美人,哪会有人不动心呢?心动之后就是行动,积极展开追求。整个爱恋的过程中,“相思”的情境最是扣人心弦,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种体验了。难怪这类的诗歌很多,也很感人。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诗经》里的相思。

人与人之间有各式各样的关系,一般来说,最强烈的应该就是男女之间的婚姻恋爱吧!果然,《诗经·国风》里最多的主题,就是这一个部分。当一个人情有所钟,那分分秒秒的思念是既浓烈又专注,既甜蜜又痛苦,全心全意地起伏荡漾,让人浑然忘我,更忘了这个世界,完全是脱离现实的状态。而三千年前的古人,早就领略了这种滋味,而且体悟很深刻、很细腻,也表达得很感人。就举几首诗来看吧!

《周南·关雎》:一场温柔敦厚的追求

这一首美丽动人的情歌,是《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这位诗人应该是一位贵族青年。因为在《诗经》的时代,“君子好逑”的“君子”是对贵族的泛称,后面又提到这位君子想要以“琴瑟”“钟鼓”来表现他的爱情,那都是讲究礼乐的贵族阶层才会用到的乐器。这位贵族青年在行旅的途中来到了河边,听到也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景象,那河里的沙洲有一对雎鸠,这两只禽鸟彼此和鸣,发出“关关”的声音,他就触景生情,想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这个词不是用来形容身材很好,而是赞美一个淑女美丽而善良,这样美丽而善良的淑女才是君子的“好逑”——好的配偶。现在,很多人把“好逑”念成“好求”,“逑”写成“追求”的求,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理解成,美丽的女孩是男性喜欢追求的对象,这实在是一种很大的误会。“淑女”的“淑”是“善”的意思,“淑女”是指善良而有教养的女性。这两句原来是说,美丽而善良的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你想想看,能够打动贵族青年的心,岂能只有漂亮的外表呢?

而这位青年一旦动了心,那就不可收拾了,他在河边看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河里的荇菜参差不齐,河水从它的左右流过去,像是环抱着它,相偎相依,就好像自己对窈窕淑女的爱恋一样。于是下面接着说“寤寐求之”,“寤”是睡醒,“寐”是睡着,这个恋爱中的青年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任何时候都想要追求对方;然而这只是单相思啊,于是这个青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四句写尽了备受煎熬的相思之苦。你看,他因为“求之不得”以致“寤寐思服”,无论是睡梦中还是清醒着,任何时候都在思念着对方;而这思念是“悠哉悠哉”,如此的绵绵无尽,让人深夜躺在床上,还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以致“辗转反侧”。这四句话写恋爱的苦恼真是精彩万分,那“求之不得”的心理煎熬,彻夜失眠的“辗转反侧”,都刻画得丝丝入扣,到今天都还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形容词可以取代。同样的,在《陈风·泽陂》这一首诗里,最后也写道:“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可见这真是表现相思煎熬的普遍现象。

而失眠的青年,满脑子都是窈窕淑女的倩影,于是思绪又回到河岸边的“参差荇菜”,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在河边旁观河水“左右流之”——从荇菜的左右边流过去了,他更想走进河里“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直接把荇菜采摘下来。这一丛“参差荇菜”仿佛已经是“窈窕淑女”的化身了!

讲到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这个在热恋中相思渴慕的青年,毕竟是一位贵族,当他想要接近情有独钟的佳人时,并没有乱了分寸、逾越分际,做出不合道德的行为。他对这位心中爱慕的“窈窕淑女”,想到的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就是他要演奏琴瑟来示爱,要用钟鼓之乐来取悦对方;而琴瑟钟鼓都是堂堂正正的乐器,那音乐既优雅又庄重,最能够衬托“窈窕淑女”的美丽与贤淑;甚至演奏这些乐器还是婚礼上不可或缺的仪式之一。难怪有人认为,“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这位青年幻想中的迎娶场面,这不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吗?

由此可见,这位青年即使心情激荡,热切地爱着这位淑女,却还是那么温文儒雅,那么含蓄尊重,一切都要依照礼教来对待她,不肯让她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于是要用最高尚的音乐来衬托她,要用最庄严的乐器来迎娶她,成为自己堂堂正正的妻子!这不是迂腐,而是对彼此的尊重,尤其是对女方,让她在正式的婚礼里得到保护,受到家族的接纳、社会的认可,不用担心被别人歧视,一辈子光明正大地长相厮守。你可知道,爱情里面有尊敬、有责任感,这才是真正的爱!

因此,有人说这位“窈窕淑女”是在河边采荇菜的少女,路过的青年对她一见钟情,但这恐怕是很大的误解。毕竟在阶级的区隔之下,能与贵族青年相匹配的“君子好逑”,应该要文化程度相当,才能称为“窈窕淑女”,婚后也才能心智交流,达到真正的琴瑟和鸣。所以,倒不如说是这位青年路过河边,听到沙洲上的“关关雎鸠”,看到流水中的参差荇菜,触动了他心里对那位“窈窕淑女”的向往之情,因而引起了这一阕追求佳人的讴歌。

更重要的是,这颗爱慕的心虽然十分热烈,但始终都是光明磊落的,尤其对那位窈窕淑女更是尊重而珍惜。这种理性与平和,也让他自己没有陷入痛苦呻吟,或是紧张焦虑而难以自拔,因此,整首诗更多的是一种爱的美好。孔子就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在《论语·八佾》中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的,这正是温柔敦厚的诗教,表现出“中庸”之德的典范。

“隔水伊人”的相思模式

这里我要提醒大家,触动这种缠绵悱恻的思慕之情的景物,是沙洲上的“关关雎鸠”,是流水中的“参差荇菜”,让人感觉到这份爱情是在一种距离中延展的,而距离让人节制、让人沉淀,也让人纯净,那道水流简直就是《诗经》对纯净的爱情的保障,也出现在好几篇爱情的诗歌里。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蒹葭》这一篇吧,它的第一章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你看,诗人想要“溯洄从之”的那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就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吗?这种恋爱的形态,被称为“隔水伊人”的相思模式。那“伊人”并不是伸手可及、随意碰触的,她是隔着一道水,难以逾越,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水本身就是洁净的、清澈的,水中的伊人因此显得特别脱俗,等于是理想的化身,美丽而神圣。

难怪有学者认为,诗人其实是要借由“水”的象征意涵来代表“礼教大防”,让人停留在“思无邪”的精神境界,而不涉及非礼教的部分。在这礼教大防下,追求者表现出来的是低回流连,而伊人风姿绰约又带有一种贞洁美好,这都是因为“礼”的自制而让爱情表现得更深厚淳美。这样的说法确实发人深省。

《诗经》所开创的“隔水伊人”的相思模式,影响非常深远,后来汉朝的乐府诗里,就有“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的诗句,可以说是“隔水伊人”的变体。伊人从“在水一方”变成了“在云端”,彼此的相会更是遥遥无期,也就更让人饱尝相思之苦了。到了唐代,诗仙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说: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很明显,“美人如花隔云端”比起“在水一方”还要远得多,远在天边,更加遥不可及,因此相思之苦也就到了“摧心肝”的地步。从这样的表达来看,李白果然是一个狂放的诗人,他的情感总是要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来呈现。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但世间岂有三千丈的头发?当然更没有三千丈的白发,可李白却非得用这样的长度才能表达他的离愁,现实世界的度量衡是够不上他的感觉尺度的。甚至有时“三千丈”还不够,要延伸到“一万里”才算数,《远别离》这首诗就说“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这种穿透地球的深度当然是不现实的,可见李白的感觉性远远超过一般人。表面上,这样的极端根本脱离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与《诗经》并不同道,不过李白却仍然服膺《诗经》的崇高地位,还以《诗经》的继承人自居,他不是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吗?李白还担心他自己衰老了以后,就没有人把《大雅》给继续呈现下去呢!这就十分发人深省了,原来孙悟空还是一直在如来佛的掌心里,但那不是限制和束缚,而是滋养与提升。

至于诗圣杜甫,也采用了“隔水伊人”的写法,他在《寄韩谏议》这一首诗中说: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杜甫卧病在床满心的不快乐,于是思念着湖南的岳阳,那里有一位“美人娟娟隔秋水”,双脚站在洞庭湖里洗涤,眼光却望向宇宙八荒。只看到这里,不了解的读者就会发生误会了,以为杜甫有一个远方的情人呢,当然不是这样的。这首诗后面又提到“国家成败吾岂敢”,显然就绝对不是一首恋爱诗,而一般恋爱中的女性也不会有“濯足洞庭望八荒”的气魄。

其实,那位“娟娟隔秋水”的美人,就是这首诗寄赠的对象韩谏议,一位姓韩的谏议大夫。杜甫心疼这位才德兼备的人才流落到了江南,所以在怀念老朋友的同时也感叹他的怀才不遇。最后收尾的一联“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便清楚表明了这首诗的主旨,杜甫希望能把韩谏议给“贡玉堂”,也就是贡献到朝廷中去,为国效力。很明显,“美人娟娟隔秋水”直接继承了“隔水伊人”模式,那位美人体现出诗人心目中最纯洁、最崇高的理想,被用来比喻才德兼备的韩谏议,这又结合了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征用法。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补充解释。

由此可见,“隔水伊人”之类的作品常令人低回流连、歌咏再三,就是因为多了那道水,距离让人更能够自我节制,更能够尊重对方,反而让这份强烈的感情更纯净。所以说,人性是必须要超越的、要加以升华的,而不是用原始的本能去满足它;如果人要活得更美、更优雅,就不能让自己停留在原始的状态,而必须要对人性做进一步的提升。爱尔兰诗人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曾经说过:“文明就是要力求自我控制。”这真的说得太好了,真正的文明,就是每一个人在面对内在的人性时,不要停留在低层次的欲望和情绪里,应该要加以适当的控制,那就可以让人性升华,让人性更优美。

这么说来,“隔水伊人”的模式可以说是爱情的文明境界,难怪那位伊人会如此之脱俗而圣洁,令人心向往之!

总之,《诗经》中对相思之情的描写,真是入木三分、丝丝入扣,最主要的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天作之合,让人动心,以及“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细腻描写,尤其是“隔水伊人”的相思模式,连李白、杜甫都受到了影响,真的是人们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就是《诗经》历久弥新的魅力。

第五节 《诗经》中的相思(二)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看到《诗经》塑造了“隔水伊人”的相思模式,那“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煎熬,令人感同身受;而隔着一道水流的远方美人,让人学会欣赏、学会等待,因此更加纯洁、更加脱俗,爱情也就更散发出一种明亮的光辉。

《陈风·月出》:开启“明月相思”模式

让爱情散发出明亮光辉的相思并不是只有一种形态,既然“相思”是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生命经验,以致这类的诗歌很多,诗人对这份情感也有其他的精彩表现。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谈一谈《诗经》中“明月相思”这美丽又寂寞的造型。

什么是“明月相思”呢?顾名思义,那就是相思和明月的结合,这是比“隔水伊人”模式影响更广、更大的一种形态。既然饱受煎熬的人往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失眠的深夜里,举世皆睡我独醒,那该是何等的寂寞,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似的!而相思的人举目远眺,看不见想念的那个人,却抬头一眼就看到天上的一轮明月,高高在上却又形影不离,就像是唯一的知己,那该是何等的安慰!于是,在月亮的照耀下,连那份相思之情也染上了纯净的光辉。

《诗经》是开启“明月相思”模式的先锋,在《国风·陈风·月出》这一篇里就奠定了这样的写法: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liǔ)兮。舒忧(yǒu)受兮,劳心慅(cǎo)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一篇采取了三段体的形式,一共三章,每一章都是以月起兴,说月光明亮地照耀着,接着第二句浮现美人的影像,然后第三句具体描绘美人的体态,到了第四句再抒发相思的煎熬。朱熹《诗集传》说:“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连理学家都这么认为,这个写作主旨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但不免还是有一个问题:诗歌里第二句所写的“佼人”,也就是美人,当然一定是指美丽的女方,可是仍然不能确定,这首诗到底是写男方想念女方,还是女方怀思着男方?如果是男方想念女方,那么诗人等同于男主角,而“佼人”就是男主角幻想中的倩影;反过来,如果是女方怀思着男方,那么“佼人”就是这首诗的当事人,诗人以她为对象,刻画她在相思中的美丽与哀愁。这个疑问其实并没有确定的答案,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这首诗是“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根据这个说法,就是一个男性诗人写他自己对女方的想念,我们就先从此一角度讲。第一章说“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人看到月亮出来了,多么的皎洁明亮,于是想到了“佼人僚兮”,“僚”字等同于女字边的“嫽”,指娇美的样子,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断赞叹,那个美人真是娇美啊!怎样的娇美呢?第三句又继续赞美说“舒窈纠兮”,“舒”是发语词,没有意义;“窈纠”就是窈窕淑女的“窈窕”,形容女子的美丽贤淑。这样的倩影让人念念不忘,于是“劳心悄兮”,心中无比的煎熬。“劳心悄兮”的“劳”和“悄”,都是忧愁的样子,而这颗忧愁的心就是因为太过思念所造成的啊,人们常说“相思苦”,这份相思虽然甜蜜,却也因为“求之不得”而苦不堪言。

下面的第二章、第三章都是同样的意思,反复咏叹。第二章说:“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意思是说:月亮出来了,多么的洁白光明啊,于是想到了“佼人懰兮”,“懰”是妩媚的样子,那个美人这么的妩媚,“舒忧受兮”,“忧受”是舒缓、迟缓的样子,形容这位女子行步优雅,姿态动人,这样的倩影让人念念不忘,于是“劳心慅兮”,“慅”字通“懆”,形容忧愁而心神不安。很明显,这些描述和第一章的意义差别不大。

再看第三章也是如此:“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它说,月亮出来了,照耀着大地,于是想到了“佼人燎兮”,“燎”是明亮的样子,那个美人如此的光彩照人;下一句接着说“舒夭绍兮”,“夭绍”是姿容美丽的样子,这位女子行步优雅,姿态动人,这样的倩影让人念念不忘;于是“劳心惨兮”,“惨”字也通“懆”,一样是形容忧愁而心神不安。这三段体的形式,通过不断地重复,就把诗人低回不已的爱慕之情传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了。

另外,如果把“佼人”当作抒发相思的主体,写女方怀思着男方,那么这三章就可以解释为:晚上月亮出来了,美丽的女子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想念着远方的情人,这个佼人是如此的娇美、妩媚、优雅动人,她的心却因为苦苦相思而备受煎熬,令人不忍。从这样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首闺怨诗了,也就是写深闺女性怀念丈夫或情人的诗。而在古代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常见的思妇,也就是想念着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性,就开始和月亮结合在一起了,构成了“明月相思”的关联模式。也就是说,《月出》这一篇为女性塑造了崭新的形象,影响非常深远。

无论如何,《月出》这一首诗开启了“明月相思”的模式,那么,为什么“明月”会与相思发生关联呢?我们可以试着想想看: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到了夜晚,没有白天的喧嚣和忙碌,不用再应付外界的人情世故,一切都安静下来了,可以面对自己的内心,那深深埋藏的情感就特别浮现出来了,这是最容易产生“相思”的时间点。尤其在一片漆黑中,众人皆睡我独醒,一个人辗转反侧,更容易陷入苦涩的孤独意识,在无边无尽的煎熬里,只有一轮明月每天在窗外守候、照耀,使人感到心灵上的慰藉,那无法宣泄的孤独感因此稍稍减轻,这是“明月”与“相思”容易产生关联的原因。

此外,相思必然是发生在远距离的阻隔上,那要怎样才能稍微离对方近一点,和对方有一点联系呢?月亮,就提供了一点可能性了。既然月光无远弗届,笼罩着苍茫大地,那么,相距遥远的离人至少都在月光的怀抱里了吧?只要想到双方都共享了同一片月光,天涯也就似乎不再那么遥远了,这一种心理何等的微妙!南朝刘宋时的谢庄早已点出来了,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初唐曾经做过宰相的张九龄,在其《望月怀远》中也呼应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因此苏轼期望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甚至唐代诗人张若虚还突发奇想,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夜》)他竟然希望可以追逐着像流水一样的月光,一直延伸到天涯,就可以照耀在想念的人身上!可见,月亮就像一座迷幻的桥梁,可以把异地仰望的两双眼睛连接起来,两颗心也就因此更紧密了。这便是月亮之所以和相思结合的秘密!

“明月相思”模式的诗歌

无论如何,从《月出》这一篇以后,月亮就照耀在离人的窗口,照耀在相思的心中,也照耀在无数的诗篇里,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照耀在中国的大地上。诗人在咏叹相思的时候,那一片皎洁明亮的月色常常徘徊在字里行间,让那扇眺望的窗镶上了金边,也让这颗思慕的心更纯净、更深厚。

大家还记得吧?上一节我们提到了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其中用“美人如花隔云端”响应了“隔水伊人”模式,但又不仅如此,它同时也继承了“明月相思”的模式——“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一盏孤灯陪伴着一个孤独的人儿,夜色越深沉,灯火就越暗淡,而那份相思也就越煎熬、越无以为继,于是承受不了的人就卷起窗帘,望着窗外的月亮,但仍然看不到远方所思念的那个人,只能空自叹息。这不又是“明月相思”的典型表现吗?

李白还有一首《子夜吴歌·秋歌》,其中写出的相思竟是饱蘸着无数血泪的,它说: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人看到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月光下,听到了万户人家捣衣的声音,那是为过冬的衣裳所做的准备。为什么整个城里都在忙着捣衣呢?下面这两句就告诉我们了,“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玉关”,就是玉门关,那是通往西域的关卡,显然那里发生了战争,许多人上了战场,家里留下提心吊胆的妻子,一颗心就悬在玉门关,不知何时才能平定胡人的寇乱,让良人停止长时间、长距离的远征,早日回家?但在这里,李白不是只写某个妇女的个案,而是从宏观去设想:战场上有成千上万的军人,那么就有成千上万独守空闺的妻子,她们只能默默在家等待,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秋天来临的时候,赶紧为前线的丈夫制作保暖的冬衣,让奋战的士兵既能挨过无情的战火,又能挨过酷寒的冬天!

而宏观着整座城市的李白,一开始就通过长镜头,看到高高在上的一轮明月,它在天空中散发出光芒,俯瞰着忙碌的长安城,不知是不是心存慈悲,让万家妇女可以借着月光彻夜工作,好及时做好冬衣,尽快送到前线?这万户捣衣的壮观情景,应该也是月亮不忍卒睹的广大悲剧吧?月亮虽然从古至今见证过那么多人的孤独,但是一下子和万家妇女一起悲哀,分担着一万个家庭的悲剧,那该是多么令人心痛!因此,照耀着长安城的月亮,不正是怜惜着万家捣衣妇女的诗人李白吗?可以说,李白温暖的慈悲,无论是对战场送命的将士,还是对后方心碎的妻子,都借由那一片月光表达出来了。

其实,不只是深闺里的思妇,许多男性诗人的怀念也会和“月”产生关联,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一阕悼念亡妻的词里,也同样出现了月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东坡怀念着十年前去世的妻子,这份深情是那么的厚实,没有刻意去回想、去纪念,就已经难以忘怀,原来妻子早就内化到自己的骨血里面,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人怎么能忘掉自己呢?也因此不可能忘了妻子,她一直都在心里面。只是,幻影是多么的虚无缥缈啊!总想要当面一起谈心,即使在坟前相聚,隔着一层黄土,妻子毕竟就在眼前,也是聊胜于无的安慰。谁知苏东坡命运坎坷,四处漂泊,现在离妻子的葬身之处已经有千里之遥,想要和妻子说说话,聊一聊这十年来的辛酸凄凉,却到不了她的身边!更何况即使碰了面,经过这十年的折磨,让人多了满脸的风尘、添了两鬓的银丝,夫妻两个还能认出彼此来,手牵着手,促膝并坐,一起共话家常吗?讲到这里,夫妻的生死永隔,真是彻底的失落,那是生命中永远无法弥补的残缺。

可是,做做梦总是可以的,幸好还有梦可以带来一点补偿,苏东坡在梦里回到了故乡,看到了再也见不到的妻子,她依然坐在小窗前,正在梳妆。夫妻俩终于见面了,却是彼此相顾无言,只流下千行的泪水。那不只是激动而已,那是百感交集,不知从何说起,也是夫妻之间了解很深,一切尽在不言中,不用多说。而这千行的眼泪,是疼惜,是悲伤,也是安慰,苏东坡和妻子之间的情深义重、相濡以沫,就可想而知,难怪失去了同甘共苦的伴侣,苏东坡会这么寂寞。那座孤坟隔绝了夫妻的联系,留下他自己一个人面对人生的悲苦,所以是东坡心碎肠断的地方;每当漂泊孤寂的时候,东坡就忍不住想起长眠的妻子,那最后的一幕总是又浮现眼前,在种着松树的小山岗上,这时应该依然满是月光吧!同一个月亮,既陪伴着地下的妻子,也陪伴着世间的丈夫,月光是苏东坡对妻子的思念,也是妻子对苏东坡的真挚深情,一年一年地见证了无比深邃的恩爱。

苏东坡的这一阕悼亡词,可以说是明月相思的作品里最感人肺腑的一篇了。在此之后,明月继续照耀在无数的相思情境里,即使到了现代也没有例外,现代诗人卞之琳有一首题为《断章》的新诗,诗里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很有意思,所谓“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说你成为别人的梦中情人,那个别人就是“在楼上看你”的那一个人,他在看风景的时候也看到了你,你就是风景里最美的风景,因此打动了他的心,连梦中都在思念着你;而这个被别人思念的你,站在窗边眺望着远方、看着风景,当月光洒落下来,就像一尊发亮的雕像,浑身散发着光辉,难怪会成为别人的梦中女神!而你已经注意到了吧?其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句,就是从三千年的诗歌传统里化出来的,明月相思的意境,根本早就出现在《诗经》里了!

这一节我们通过《月出》这一首诗了解了《诗经》“明月相思”的表达模式,看到了李白、苏东坡、卞之琳的相关诗歌,皎洁的月光让相思之情那么清澈透明,那么无边无际,于是更加扣人心弦。以后你抬头看到月亮,应该会更有感触吧?

第六节 《诗经》中的恋爱与道德

通过前面两节所讲,我们已经看到了相思的凄美,既凄凉又美丽,因此,直到现在的流行歌曲里,写爱情相思的作品仍然是最多的,可见那是人类最强烈的一种情感,在血气方刚的青春年华,最是激荡人心。

不过,虽然爱情是动人的,相思是浪漫的,但一旦落实到行为上,却并不能保证双方的表达方式都是恰当的、合宜的,而且很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这一节我们要进一步来谈《诗经》里的恋爱甘苦,看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必须说,从爱情的坚贞而言,最动人的誓言应该属于《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无论是生是死,是互相契合还是彼此阔别,都要与你说定一生的誓约;握住你的手,要和你一起白头到老。你看,这真是最动人的山盟海誓,如此朴实无华,又如此深厚有力,他要一辈子珍惜对方,不会见异思迁,不肯喜新厌旧,“牵手一起老去”就是永恒的不离不弃。这十六个字沉稳如磐石,闪耀如星辰,比闪闪发光的钻戒更坚固,又比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更灿烂。不需要花言巧语,只要轻轻牵起对方的手,承诺共度一生,一辈子彼此扶持、互相照顾,这就是真正的爱情!

但,爱情一定是甜蜜美好的吗?婚姻一定是幸福圆满的吗?当然天下并没有这样的保证。

《将仲子》:“发于情,止于礼”的爱情

先来看爱情好了。我们必须厘清一个很常见的误解,也就是爱情并不等于激情,可惜一般人往往混为一谈,于是蒙蔽了真正的爱情;也可惜,总有无知的少女,总有不负责任的男人,于是常常发生看似浪漫、实则充满危险的畸恋,最终不可收拾。

例如,在《召南·野有死麕》中写道:“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是青春期的少女,很容易受到男性的追求甚至诱拐,但那是一种出于原始欲望的激情,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在男女不平等的状况下,男性当然可以积极而大胆,没有顾忌,但女方就得清醒一点了,了解现实处境,懂得保护自己。《郑风·将仲子》这一篇就很值得参考: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就是“人言可畏”这个成语的来源。篇名“将仲子”之“将”念qiāng,是“请”的意思,李白的名作《将进酒》也是这个用法和念法,要请你喝酒的意思。“仲子”,指“这个人”,也就是这位女主人翁所爱的情人。这三章表现出一个女子的正确做法,她并没有被激情冲昏头,也没有被爱情绑架,做出会伤害自己的行为,而是一再恳求男朋友不要过分,要适可而止。这三章的内容都是在劝阻这个情人,说:不要翻越我家的门户、围墙,入侵到我家,也不要折断了我所种的杞树、桑树、檀树。哪里是舍不得这些树呢?而是害怕父母、兄长和邻居的指责。固然你是我所怀念、牵挂的人,但人们的闲言闲语也实在是很让我害怕的啊。

在这里,我们并不能控诉古代的迂腐,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运作状态,我们今天的自由开放也有自己的问题;尤其我们更不能批评这位少女的软弱,相反的,我们应该赞美她的清醒与勇敢。怎么说呢?你想想看,在两性不平等的情况下,男女所受到的压力是天壤之别,《卫风·氓》这一篇就清楚地指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意思说:哎呀,女孩子啊,不要和男生一样沉溺在爱情里,因为男人沉迷了以后,还可以脱身,而女人要是陷入爱情里,就再也解脱不了了!还有一种解释,说是:哎呀,女孩子啊,不要和男生一样追逐爱情,男人拈花惹草没有多大关系,但女孩子若是有任何不检点的行为,就会铸成千古遗恨!

难道不是吗?《红楼梦》里就有这么一个血淋淋的例子,贾珍和他的儿媳妇秦可卿发生了乱伦事件,可以说是天理所不容,但结果呢?秦可卿上吊自尽,贾珍却毫发无伤,两个人的待遇是何等的悬殊!我们得知道,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环境,没有人可以改变。《孟子·滕文公下》就说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当爱情违背了道德,有了私通的行为,女方就不会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通常也就很容易会导致悲剧的下场。因此,如果这位少女一时冲动,接受了男方过度的要求,最后就得付出惨烈的代价,被父母、国人所轻贱,而到了这个时候,她哪里还有容身立足之地?这么一来,人生岂不就注定要破碎不堪,哪里还有幸福的可能?

对于这一点,《诗经》里就提供了一个悲惨的例子,《曹风·候人》这一篇说: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zhòu)。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jī)。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对这首诗有各种解读,其中有一种是说:鹈鹕这种体形较大的水鸟,站在堤坝上从水中捕鱼,连鸟喙都不用沾湿,就可以轻易吃到鱼,就好比“彼其之子”,那个达官贵人一样,不劳而获,他“不遂其媾”,并没有和故事里的少女完成婚礼。云彩兴起,在南山升腾,成为早晨的彩虹,而那位年纪轻轻的少女“婉兮娈兮”,年轻貌美,却是如此的忍饥挨饿。屈万里《诗经释义》说:“上章不遂其媾,此言季女斯饥,似此季女未成婚而被弃以至于饥馁者。”如果采取这个说法的话,那么,未婚少女一旦被抛弃,那真是为父母、社会所不容,恐怕会流落街头,挨饿受冻。这样的下场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啊,而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后果吗?

可想而知,对古代女性来说,婚前的激情是多么的危险!始乱终弃的悲剧从来都不少见,婚姻才是对女性最大的保障。所以我们才会说,《将仲子》中,这位女子是头脑清醒的,不是懵懂无知的,她很有理性,不是凭感觉去行动,因此谨守“发乎情,止乎礼”的原则,也要求对方自制,这不但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做法,更是一种自我保护,让自己比较不会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那是对自己尊严的爱惜,不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随便,也才能获得尊重。

懂得这一点已经非常难得,最可贵的是,这个女孩子非常勇敢,敢于抵抗爱情勒索——也就是抵抗对方用爱情来强迫她就范,她没有屈服于情人的甜言蜜语之下,甚至还得承受失去情人的压力,这真需要无比的勇气!想想看,有多少女性因为害怕失去情人,只好接受对自己不利的要求,可是当发生问题的时候,男方不仅帮不了忙,还一走了之,这苦果只有女性自己承担,那该有多么悲惨!这就让我们认真地思考:真正的爱情一定会为对方设想,一定愿意给对方确切的保障,不肯让爱情成为对方的负担,甚至造成身败名裂的伤害。因此,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一定会尊重你、保护你,不会只考虑自己的一时之快,当你拒绝他的过分要求时,他不但不会生气,还应该会更珍惜你。

由此可见,《将仲子》这一篇可以说是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测验卷,虽然语气温柔,却可以考察出对方的真心。如果男方不顾少女的恳求,定要霸王硬上弓,或者一怒之下拂袖而去,都表明他是一个存心占便宜的坏家伙,因为只有这种人才会完全不顾虑女方的处境,那么,两个人趁这个机会分手,最好不过。相反,如果仲子被拒绝以后懂得自我节制,并且忏悔自己的自私自利,以后再也不鲁莽冒失,心甘情愿地筹备婚礼,正正当当地来迎娶,那他就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了,等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个人白头偕老的机会就大得多。

当然,《将仲子》这一篇的故事后来如何发展,包括仲子是坚持冒进还是守礼而退,两人是不欢而散还是共结连理,我们都不得而知,但这一篇已经暗示了我们:在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里,“发乎情,止乎礼”都是最好的原则!

《节妇吟》:一段有惊无险的三角关系

同样地,在婚后的夫妻关系中,更应该如此。中唐诗人张籍《节妇吟》写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理性对婚姻爱情的重要: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一个有惊无险的爱情三角关系,能够化险为夷,直到圆满落幕,靠的都是女性当事人的理性和意志力。故事里的男方是一个强行介入的第三者,虽然知道女主人公是有夫之妇,却还是非常爱慕她,积极追求她,送给她两颗珍贵的明珠。这位女子有感于对方缠绵的情意,就把两颗明珠系在衣服上,贴身感受那一份深情,可见她的心里已经有所动摇。但是,不久以后,被爱慕、被追求的感动平息下来了,这位少妇越来越清醒,思前想后,把所有的状况一一考虑,她想到自己是有夫之妇,不能任意谈恋爱,何况婆家有很高的名望,高楼就挨着御花园,丈夫也身世非凡,在皇宫明光殿上拿着长戟值班,身为儿媳妇和妻子,她不能让他们蒙羞,最重要的是,她和丈夫本就是恩爱的伴侣,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还曾经发誓要同生共死,这岂不是《邶风·击鼓》所说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属于无比完美的婚姻吗?夫妻情深义重,又怎么能因为一时动心,就毁掉了自己与夫家的幸福?于是,这位少妇坚定了意志,即使流下了满脸的泪水,最终还是把“明珠”还给了第三者,徒留“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与怅惘。

可以想见,“还君明珠”,是一个多么荡气回肠的画面!这位少妇低着头,偏过脸庞,不敢看对方的眼睛,生怕自己会失控溃堤,脸上的泪珠滴落下来,捧着明珠的双手可能还微微颤抖;也不知道这双举高的手在空中等了多久,毕竟那位第三者也应该是无比的失望,迟迟不愿意收回明珠,那就等于梦想破灭了!但我们也可以合理地推测,那双手虽然柔软甚至颤抖,却很坚持,没有半途而废,因为“还君明珠”是一个明智的决断,也必然是一个坚强的姿态,等于一把斩断情丝的慧剑,清楚反映出一颗玲珑剔透的心!

你可能会想,这位少妇可能是更爱第三者的,整首诗写她没有拒收第三者赠送的两颗明珠,还直接“系在红罗襦”,贴身系在红色的丝质短衣上,这已经是接受情意的表示;后来归还明珠的时候,更是充满不舍的眼泪,以及错过良缘的遗憾,“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这两句可以说是已婚者的失恋情歌!如此种种,都显示她已经心灵出轨,那么,她算是诗题上所称的“节妇”吗?这就是这首诗最细腻感人的地方,诗人张籍刻画了复杂的人性与世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原来,即使是很圆满的婚姻,也还是会有遇到考验的时候,“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这一点比较容易,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需要一辈子的认真经营了,王子与公主结婚以后,是否就会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其实都还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努力。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到如下几件事:

第一,当下的动心固然很强烈,但衡量爱情的标准并不是靠强度而已,甚至必须说,“强度”令人意乱情迷,往往容易造成误判。因为强度不等于深度,也不等于持久度,被强度所迷惑的人,很容易就失去理性,做出错误的抉择。试想:又有谁能保证,这个眼前让她如此动心的第三者,将来可以长相厮守?如果现在男方会横刀夺爱,介入别人的婚姻,女方自己也见异思迁,背弃曾经“誓拟同生死”的夫君,那么他们就是很自我的人,没有为别人设想,以后,这种情况是否又会再度重演?日久才能见人心,但再回头已百年身,那是多大的风险?所以,情感的强度并不能当作选择的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少妇是很聪明、很有智慧的,她知道若是“相逢未嫁时”,在结婚前相遇、相恋,这个第三者也可能是很好的终身伴侣,至少现在很打动她的芳心,以致掀起无数的波澜;但事到如今,处境已经非常不同了,既然错过了时机与缘分,那就要另当别论。此时此刻,不能因为一个无法检验的可能性,而对所有的人造成伤害,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及时刹车,没有让波澜泛滥。

第二,这位少妇即使有动心的时刻,却没有行为不端,唯一收受的礼物也还给对方,两不相欠,一点儿也没有辜负别人、伤害别人,让这一场邂逅只是一段偶然的插曲,短暂地演奏过浪漫的音符之后,就随风而逝,让生活回到正轨,让心灵恢复平静,只留下一道闪烁的记忆。这种悬崖勒马的强大意志力,就是真正的节操!

当然,“不动心”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但是我们都明白,情感的发生有时候不是可以完全自主的,因此重要的是,万一发生情感的时候就应该“发乎情,止乎礼”,不要流于随心所欲,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位少妇的“还君明珠”就是动心之后最好的做法,也都是绝顶智慧所致。由此可见,爱情并不是万灵丹,不用说爱情会有杂质,连婚姻都充满了危机,单单只有爱情是很不够的,一个人要做出最好的选择,依靠的一定是良好的判断力、坚定的意志力,而这些都是来自理性的力量。因此,人们需要理性,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婚前的理性让爱情保有纯洁,不会流于激情的冲动;婚后的理性则让人深思熟虑,让幸福可长可久。

这一节我们讲了《诗经》中的爱情与道德,也提到了张籍的《节妇吟》,这些诗歌告诉我们,原来浪漫的爱情也都需要理性,让人懂得思考,而“道德”就是一种很好的力量,让一个人不会只想到自己,不会只凭感觉去行动,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七节 《诗经》中的婚姻与爱情

前面我和大家进行了一番《诗经》里的恋爱甘苦谈,大家已知道爱情原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应该要分清楚“激情”并不是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也包含理性的思考,才能走向美好的方向,领取真正幸福的人生大礼。接着我们要进一步来看《诗经》里的婚姻甘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从现代人所熟悉的过程来说,一般而言,男女之间一旦发生了爱情,就会希望朝朝暮暮、长相厮守,顺利的话,再往下走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彼此结为夫妻。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青年到中年,再到晚年,那是漫长的数十年,也等于是真正的一生,所以,婚姻期比起童年、青春期都要长久许多,堪称决定人生幸福与否的关键。

《周南·桃夭》:最美好的婚姻

婚姻确实是人生大事,对于古人来说,幸福的婚姻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再回来看《周南·桃夭》这一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第一章热烈歌颂新嫁娘的美丽,最重要的是,她的秀外慧中真是“宜其室家”,非常适合她的家庭,堪称得其所哉,注定终身幸福!接下来两章所迭唱的内容,主要是更改了第一章的“灼灼其华”,替换为“有蕡其实”“其叶蓁蓁”这两句,分别用来形容果实硕大、树叶茂盛的样子。以全部三章的布局来看,从第一章的花朵盛开、第二章的果实累累到第三章的树叶繁茂,层次非常清楚而逻辑严密,先有花开才能结果,结果的同时树叶大量生长,整棵树欣欣向荣。这本来是桃树一整年的生长规律,却被诗人巧妙地用来模拟新娘的一生:她从年轻貌美的少女到嫁作人妇,当时正是桃花盛开般的“灼灼其华”,接着怀孕生子、瓜瓞绵绵,来到了“有蕡其实”的阶段,然后则是让整个家族枝繁叶茂,壮大成荫,正所谓的“其叶蓁蓁”。这时,青春美丽的少女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最后又晋升为凝聚家族的保护神,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这可以说是古代女性一生的最高成就。

所以,这位出嫁的女性在整个人生历程中表现出有色有德的完美形态,又美丽,又有品格,犹如孔颖达疏“有蕡其实”曰:“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又疏“其叶蓁蓁”云:“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这一类传统的解释,并没有过度道德化地比附问题,因为一位妇女若能“齐家”,作为贤妻良母,必然也就具备了优良的德行和智慧,否则非但不能团结族群,还可能导致分崩离析,哪里会有“其叶蓁蓁”的景观,而能“宜其家室”?因此,“有蕡其实”“其叶蓁蓁”都让“灼灼其华”不致流于徒有其表,既呈现了桃树完整的一年,同时也双关了女性完美的一生。

当然,就像人生不可能永远平坦一样,再顺利的婚姻也会出现波澜,甚至掀起风暴,前面我们提到张籍的《节妇吟》,不就写了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婚姻风暴吗?只要少一点理性,就会酿成身败名裂的大祸。可见,婚姻本身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只不过是两个人的结合,却得面对无数的难题,可以说是一门复杂的人生功课,让人从中磨炼出百般的智慧,也获得更多的成长。何况,即使夫妻双方都没有发生背叛的情况,婚姻仍然有可能是残缺的、悲伤的,苏东坡不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女性在婚姻里还是很可能要面对独守空闺的情况,这是因为性别待遇的不同所致。

《卫风·伯兮》:闺中思妇的姿态

我们都知道,传统上男性被鼓励要建功立业,要追求各种发展,连成了隐士的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之四)都说“丈夫志四海”,何况其他?所谓的“志四海”就是以天下为志向,主要就是对外的开拓,包括做官、经商,甚至到边疆作战,都是要出远门的,一去就经年累月,像断了线的风筝;而女性受限于家庭以内,几乎出不了门,只能守候,只能等待,于是成为一名哀怨的思妇。

“思妇”是指在闺中思念丈夫的妻子,这种内容的诗也被称为闺怨诗。闺怨诗中的思妇,因为与相思主题相关,所以也会出现“明月相思”的造型,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看过了。这样一个沐浴在月光下的女子,散发出一种凄凉的美,可以说是艺术化了的;然而,倘若回到现实的情况中,被孤独、烦恼所煎熬的人,所呈现的就是另一番样貌,如同《圣经·箴言》里所说的:“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那忧伤的灵魂,对闺中思妇所造成的摧残,《诗经》里也有极其传神的刻画,《卫风·伯兮》这一篇说:

伯兮朅(qiè)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shū),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gǎo)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xuān)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mèi)。

“伯”,本来是指平辈中比较年长者,这里是对丈夫的称呼。第一章写这位思妇对丈夫的敬慕,“伯兮朅兮,邦之桀兮”是说她的丈夫强壮威武,是邦国杰出的英雄;“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进一步写丈夫手拿着长殳这个兵器,作为君王的前锋,这是何等的英姿勃发,令人引以为傲!但也正因为太深爱着丈夫,就更难忍受离别。当战争发生时,丈夫也随军到东方去征战,这不只是一般的分离,其中还充满了生死永隔的风险;这位妻子不仅要忍受孤独,还面临永远失去丈夫的恐惧,孤独再加上恐惧,那就是让人无法承受的重量了。李清照《武陵春·春晚》不也说“载不动许多愁”吗?连心里的愁绪都乱如麻、重如千钧,哪里还有余暇去照顾外表呢?何况也没有人要欣赏这个容貌了!所以,当时的李清照是“日晚倦梳头”,而比她还要早个一两千年的这位思妇,就更是“首如飞蓬”了。

“首如飞蓬”这句诗很传神地描绘了整个人失控的情况,满头凌乱的头发像到处乱飞的蓬草,那该是多么憔悴不堪!而蓬草之所以会随风乱飞,就是因为一到秋天就枯萎了,草根也断了,无法立足。这么一来,“如飞蓬”的岂止是满头的长发,隐隐然又是那颗彷徨无法安顿的心!

那颗彷徨无法安顿的心放任“首如飞蓬”,“岂无膏沐”,哪里是没有洗发液、润发油呢?其实是因为“谁适为容”啊,丈夫不在身边,还有谁会欣赏自己打理过的容貌?而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女为悦己者容”的具体表现,因为有“悦己者”,也就是一个爱自己的人,所以女子才会装扮。“容”是当作动词使用,增添容貌之美,也就是化妆的意思。“女为悦己者容”的做法,反映出女性响应情人的努力之一,那不只是让自己更赏心悦目,更讨人喜欢,也是对伴侣的一种尊重,有谁会愿意和一个邋遢的人相处呢?既然人们都喜欢花草缤纷的满庭芳,而不喜欢芜杂凌乱的荒废园,那么,我们给别人合宜的、悦目的容态,就是一种应有的尊重,何况那个别人是自己最重要、最珍贵的至亲与挚爱!

唯一所爱的丈夫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要装扮给谁看呢?失落的心,让人意兴阑珊,既然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当然也就没有精心梳妆的兴致了。无论是阴晴圆缺,都治疗不了受伤的心、枯干的骨!“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雨下个不停,灿烂的太阳终于出来了,但这位思妇“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一心还是思念着丈夫,想念到头痛都心甘情愿。此一情境,颇有柳永《蝶恋花》中所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味道,来自对夫妻之情的无比的坚持。

但,到底要憔悴到什么程度呢?要憔悴到哪一天才能解脱呢?这样的痛苦煎熬,能撑到丈夫回来的那一刻吗?想到这里,这位妻子挣扎着做了最后一个努力,她突发奇想:“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也就是忘忧草,想要找到忘忧草,把草种在屋子北边的后堂,这样也许就可以忘掉忧伤,获得解脱了吧?当然,这是一个天真的念头,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呢?但有趣的是,这位少妇还是没有去寻找忘忧草,原因竟然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她还是选择了相思的痛苦:“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最后两句,说明她不愿放下对丈夫的思念,一心怀念,也一心痛苦,因此忧思成病。

写到这里,这首诗就结束了,我们不知道后来的结果如何,这位少妇是否坚强地活了下去,她的丈夫是否得以生还?但诗篇停在这里,一个最饱满、最令人不忍的时刻,也留下无尽的悬念,令人感动,低回不已。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修正现代人的误解,以为古代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之间没有爱情,事实上哪有这样简单。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建立起无数的婚姻,又怎么可能都一模一样?《伯兮》这一篇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古人的婚姻里也可以存在着无比深刻的爱情,而且比恋爱的激情更坚定、更厚实,因为那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漫长累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不是一时的浪漫、一时的动心,因此可以终其一生。

这种因为丈夫离家而形成的思妇,在其他作品中也有,例如《唐风·葛生》《鄘风·柏舟》,奠定了夫妻离别相思的哀情。

也因此又呈现出一个道理,其实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为爱情挖掘坟墓的,是不真诚、不正直的人格,尤其是自私自利的心!所以不要错怪了婚姻,应该反过来说,婚姻其实是保障爱情最好的方式,如果婚姻做不到这一点,那是当事人自己的责任,必须反求诸己。

由上可见,《诗经》中的婚姻,有的圆满,有的残缺,我们看到了三千年前的婚姻形态,但无论如何,最主要的就是“人品”和“道德”,忠诚才能深情,深情又能促进道德,这就是真、善、美彼此相辅相成的道理。

第八节 《诗经》中的婚姻与道德

品德是婚姻美满必要的条件,而且婚姻和爱情并不是对立的,甚至应该说,人类的文明到目前为止,婚姻是爱情的最佳保障。当然,人是非常复杂的,两个人结合为一个家庭,婚姻也就更加复杂,失败的婚姻并不少见。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来看《诗经》中的另类婚姻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前面提过,为爱情挖掘坟墓的其实是不真诚、不正直的人格,尤其是自私自利的心!就这一点来说,在古代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下,弱势的女性通常是受害的那一方,当女性被抛弃的时候,就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妇,她们的心声也被记录在《诗经》里。

《氓》:开创弃妇文学原型

所谓“弃妇”,就是被抛弃、被休离的妇女,她的伦理归属被完全剥夺,也因此变成没有社会身份的女性。女性在古代讲究三从四德,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伦理框架,给予一个生存的依靠,一旦被抛弃,就会成为悲惨的一群人,无处容身。回到娘家,娘家认为她们是泼出去的水,回来只是增加家里的负担,除非情感特别深或家里经济能支持,否则这些被休弃的女性只能变成流浪的边缘人,还要受到社会歧视的眼光。《诗经·卫风》里有一篇很长的叙事诗《氓》,就诉说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

诗题的“氓”,是住在城外的野民,属于较低阶的劳动者,也就是这首诗的男主角;而在这首诗中担任告白的主人公,是一位善良而勤劳的妇女,就是氓的妻子。这首诗有六个段落,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加以描述,作法上是以赋为主,分别写她从陷入热恋、接受求婚、嫁作人妇、勤劳持家,到最后被丈夫无情地抛弃,整个过程实在发人省思,也留下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全篇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最开始的一段,写少女恋爱时的心情起伏,真是令人莞尔。首先是男主角出场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个氓是一个布贩子,傻乎乎、笑嘻嘻地抱了布匹来换丝。但“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他其实不是来换丝,是来与我谈婚事。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想一想,很可能就是这种傻乎乎的憨厚打动了少女吧!于是少女动心了,“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氓回去的时候,一直送他过了淇水,到了顿丘才分手,可见两人浓情蜜意,依依不舍,这才上演了一场“十八相送”。

但接下来,忽然发生了一点突兀的噪音,让人顿时紧张起来,原来氓生气了,他认为这个少女不肯嫁给他。于是女方赶紧澄清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这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派出好媒人来说亲,所以才没办法共结连理呀!然后又赶紧安抚男朋友,说“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结婚的日期定在秋天吧。

看到这里,让我们停下来仔细推敲一下。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位少女虽然只是一般的民间女子,却不是一个盲目冲动的小女孩;所以,即使再怎么深爱对方,她还是希望情人可以明媒正娶,两人堂堂正正地结合,不要像《将仲子》里的仲子,做出“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不轨私行,可见她真的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女孩子,令人激赏!

但是,头脑清楚、坚持做对的事情的人,不一定就会顺利成功,这位少女的坚持也让自己陷入考验里,不知道男方是否可以尊重她,为她而努力。于是从分手的那一刻起,直到预定的秋天来临之前,少女都处在提心吊胆的不安里。她天天牵挂着,忍不住“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一堵土墙,遥望复关的方向,引颈期盼,那是氓的身影会出现的地方啊;“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没看到对方的踪迹,生怕情人不守诺言,少女等得都哭了,流泪不止;还好,终于“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的现身就像天降甘霖一样,瞬间花开大地,少女顿时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破涕为笑,挥别了泪眼婆娑,轻快地迎接情人,两个人又说又笑,简直幸福无比!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可见,这个少女既清醒,又痴情;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真是难能可贵。

至于氓之所以这么久才来,是因为“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你慎重地占卜排卦,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于是择定了好日子。满心欢喜的少女也坦率地说“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驾着你的车过来吧,我会带着嫁妆跟着你一起走。事情发展到这里,有情人终成眷属,应该是圆满的结局了吧?但情况不是这样的,完美的婚姻中仍然会有暴风雨,何况婚姻未必完美。这首诗后面的情节急转直下,让我们看到人性的阴暗。

在讲到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厄运之前,我们先看这首诗的第三章。第三章写的似乎是不相干的景物,以及一种哲理式的感慨。所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有凋落的时候,满树的叶片非常饱满润泽,还结实累累。这位弃妇却感叹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唉呀,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吃多了会醉啊。这是用来比喻青春少女沉浸于爱情中的状况,所以下面接着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唉呀,女孩子啊,不要和男生一样沉溺在爱情的欢乐里,因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沉迷了以后,还可以脱身,而女人要是陷入爱情里,就再也解脱不了啦!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不平等的待遇。而这段感慨硬生生地接在幸福的尾巴后面,就像一记不祥的丧钟,预告了悲惨的未来。

果然,整首诗最前面的两段是描写婚前恋爱、谈婚论嫁的快乐时光,中间的第三章就是转折的关键点,此后的三章都是在讲婚后的不幸。

原来,婚前的恋爱期是短暂的、激情的,未必能显露出一个人真正的性格,而结婚以后再也不用伪装,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就无所遁形了。这个氓果然不是可以依托终身的良人。你看,就像桑叶落下了,枯黄憔悴,这个少女嫁到夫家多年,过的是贫苦的日子,却没有怨言,还恪遵妇德,勤勉于女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做了三年的人妻,没有一天是不辛劳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早起床、夜深才睡,简直没日没夜;牺牲了青春年华,没想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当家业顺遂之后,对方却渐渐凶暴起来;最后更被抛弃了,“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两句,写的就是她被抛弃后离开家门,渡过波涛滚滚的淇水时,溅起来的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车上的弃妇心情该是何等的悲哀啊,同样是这条淇水,几年前欢欢喜喜地渡江过来,嫁作人妇,满怀幸福一生的希望,现在却是一无所有地离开,人生完全失败!淇水一去不复返,她的人生也从此陷入了空虚。而她被抛弃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这个氓的人品不好啊。“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是说女方并没有任何爽失,但男方太薄幸。“士贰其行”“二三其德”,都是批评氓行为、品德前后不一,后来见异思迁,以致没有遵守白头偕老的诺言。你可以注意到,诗里一连用了两次指控,可见这位弃妇心里是多么的沉痛,多么的不甘!对照婚前的“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如今却“不思其反”,不回想过去的恩情,更是何等的讽刺!

但再如何的沉痛、不甘,都不能改变命运,只能无奈地叹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她告诉自己,从来没有想到对方会违背誓言,但不要再想过去的事了,一切也就算了吧!可见这位弃妇是温柔敦厚的,她没有过激、偏颇的举动,却不是因为奴性,而是因为品性与理性。良好的品性让她没有情绪失控,呼天抢地,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人;而良好的理性让她把持住自己,洞悉这种情况的无可奈何,所以不去做徒劳无益的冲动之事。把自己的悲伤故事说完了,她应该也会想办法安顿自己的后半生吧!人生要继续走下去,而不是一直埋葬在怨恨里,否则就是更彻底的悲剧了。

这首诗写了一个婚姻悲剧的故事,反映了女性常见的不幸遭遇,所以很具有普遍性,成为后代弃妇文学的原型。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位女主人公具有清醒的头脑,表现出罕见的理性能力。让我们回想一下:她在恋爱的时候就没有被激情冲昏头脑,即使无比的痴情,仍然要求男朋友明媒正娶,堂堂正正地结为夫妻,真是一个可爱又可敬的少女。结婚以后遇到了丈夫变心,而惨遭抛弃,在可怕的折磨中却没有一味地怨天尤人、呼天抢地,竟然还领悟出性别不平等的本质,以这个体认告诫着世上的女性,千万要好好保护自己,不要重蹈她的覆辙,这又再一次显示出这位女主人公的特殊性,证明她真是一个很有理性的人。懂得思考,懂得观察,也能够看清现象的本质,不是仅仅凭着感觉而已,对于一个平民女性来说,这不是太难得了吗?

所以我们认为,《氓》这首诗里的女主角,不但可爱、可敬,而且可大大赞叹,她的可爱在于真诚与痴情,她的可敬在于品德高尚、守礼有节,而她的可以赞叹就在于清醒的理性能力!当然她也是可怜的,这样的好女性是值得获得幸福的,偏偏遇人不淑、事与愿违,真是令人感慨万千,这就是世间最不公平的地方。

《诗经》中的婚姻,有的圆满,有的悲惨,让我们看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为婚姻而非常苦恼了。但无论如何,最主要的就是“人品”和“道德”,那不一定可以带来幸福,但一定可以让人变得可爱、可敬,保持自己的尊严。

第九节 《诗经》中的离别

晚唐诗人李商隐曾经说:“人世死前唯有别。”(《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之一)意思是说,在人的一生里,面对死亡是最艰难的,但除此之外,“离别”就是唯一的、最大的痛苦。这说得很有道理,想想看,得失荣辱虽然会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但那毕竟是外在的、一时的,而离别的割舍却是内在的、持续的,可以说是生命里最刻骨铭心的悲哀,所以才会有“生离死别”这个成语。无论生死,“离别”都是人的一生多多少少会遇到的经验,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经验之一,也因此成为诗歌中最常被歌咏的主题。

《采薇》:沉重的乡愁

无常变迁的感伤是最令人痛彻心扉的,但是要表达得好,那就不容易了,《诗经》里就有许多一流的作品,也影响十分深远,我们要来谈最动人的一首诗,那就是《小雅·采薇》。这首诗一共有六章,写一位离家参战的征夫,历经了各种劳苦艰辛,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终于保留了性命可以回家,最后的一段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位征夫怀抱着多年的乡愁,这时终于走在归途上了,他顶风冒雪,路途漫长而艰辛。想起当初离家时还是春天呢,道路旁杨柳轻柔地摇摆着枝叶,一片绿意盎然、生机蓬勃。除了点出客观的季节,其中也似乎暗示着,当时真是年轻啊,不了解世道的艰险,离开家的心情没那么沉重,甚至只当那是一趟出门旅行,可以见见世面,甚至还有闲情欣赏路边的杨柳。

可如今,他已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中年人了,充分体验过种种人生的艰苦,包括沙场上的血腥残酷,也包括弃别亲友的寂寞孤独。思前想后,回家的路竟然是那么困难!“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两句,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如果只看到路途本身的艰苦,那么“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说路走得很慢,因为冬天雨雪霏霏,以致满地泥泞,跋涉在泥泞中举步维艰,想快也快不了;而寒冷的冬雪里,疲惫的人感到又饿又渴,更没有力气加快脚步。这当然辛苦万分,似乎是回不到家了。诗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感叹,就是指这种咫尺天涯的无奈,谁知离家容易、回家难,即使就在回家的归途上,“家”也还是遥不可及!

倘若以另一种心理层面来理解,这几句诗的滋味又不同了。所谓的归心似箭,这里则用饥渴来形容“风雪归人”的心有如“载渴载饥”,更生活化地表达急切之感。照理来说,急迫的心应该就会嫌速度太慢,无论怎么加紧脚步都不够,可同时却又说“行道迟迟”,慢慢地走在道路上,看起来矛盾极了。推敲起来,可能有几种原因:一种是如前面所说的,因为“雨雪霏霏”,以致跋涉在泥泞中举步维艰,这对于“载渴载饥”的归心简直更是折磨;也可能有另一个情况,他一点也不着急地缓慢行走着,并不是受困于道路坎坷,而是因为百感交集,近乡情怯!以致即使心里“载渴载饥”,脚步却拖延起来,形成了反常的落差。这样的复杂反应,这样的矛盾感受,真是冷暖自知,点滴在心头,没有经历过的人又哪里能体会呢?“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时就偏重在那种无人可以理解的孤独与悲伤。

你看,诗歌真是太丰富了,多层次的蕴涵更耐人寻味,以致古人早就说“诗无达诂”(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第五》),诗歌没有一个绝对的训诂解释。只要经过严谨的思考和推论,合乎整篇文章的脉络,无论是哪一种诠释,都能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人性,体悟人生。

当然,离家远行还是依依不舍的,杨柳似乎也在挽留他的脚步,轻柔地随风飘拂着。从此以后,在这首诗里所出现的杨柳意象,因为和离别的主题连在一起,也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离别的必要景物。汉朝的长安就发展出“折柳赠别”的习俗,送别的时候,在长亭边折下一段柳枝插在泥土里,表示惜别的心意。这么做的原因大约有几个:一个是“柳”谐音“留”,间接表示一种挽留的心意;另一个是柳树的生命力非常坚忍,扦插就可以成活,而且随地而安,就这一点来说,可以表示送别者祝福远行亲友到了异地他乡之后,没有水土不服而可以平安无恙。无论是哪一种寓意,柳树早在《诗经》里就已经确立了离别的象征,从此出现在后世许许多多送别的篇章里。

以唐代来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就是著名的《渭城曲》《阳关三叠》)诗中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句就出现了“柳色新”的景象,这一方面是借着柳叶刚刚萌发的新叶,以点出送别的时间是初春时节,一方面也同时借着柳树表达了离别的情怀。另外,刘禹锡的《杨柳枝词九首》(之八)更直接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见柳树和离别已经直接画上等号,彼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到了近代,才子李叔同在他的《送别》这一篇里歌咏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同样用到了柳树,都是在这个优美的传统里所汲取的养分,结晶出动人的杰作。从这样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的长河是如何的源远流长,滋养了无数美好的心灵。

《黍离》:乱离的悲歌

扩大来说,“离别”除了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人与地方的关系上,也可以发生在人与时代之间。设想一下:《采薇》这首诗是就一个人的人生遭遇来说的,时间只要拉长个几十年、甚至只要几年,这种今非昔比、人事已非的感伤就自然会出现了,难怪这一首诗许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而如果时间拉得更长,几百年,甚至只要几十年,那些现在富丽堂皇的宏伟建筑,一旦人去楼空、化为废墟,见证了如此斑驳的历史痕迹,人们怎能不感慨万千呢?墙塌了、柱子倒了,残垣断壁,哪怕屋顶还在,只要上面长几丛杂草,看起来就是触目惊心!你看,北京老照片里百年前的紫禁城、皇家园林,不就是这样吗?这样的伤痛便不只是个人的感伤,更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悲痛。《诗经》也早早提供了一篇作品,那就是《王风·黍离》这一首诗,深刻展现了这样哀凄的情怀。

《诗经·王风》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黍离》则为王城乱离的悲歌。传统批注《诗经》的权威《毛诗序》指出: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这是很能切中诗歌写作宗旨的说法。“宗周”就是周朝最早营建的都城所在,包括丰京与镐京,这两京合称为丰镐,是西周的政治中心,文明十分昌盛;但是在周幽王的时候,因为犬戎入侵而化为灰烬,周朝的王室向东迁移到河南的洛邑,从此就来到了东周或“成周”的阶段。丰镐这个昔日繁华的都城也毁灭了,变成一派荒郊野外的萧条景象,于是诗人感慨而作《黍离》,这也是三段体的诗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一开始就是一派荒凉的景象。所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是黄米,“稷”是高粱,都是北方常见的农作物,而“离离”是植物长得很茂盛、枝叶纷披垂下来的样子。乍看之下,这应该是歌咏农村繁荣的景观,那黍茂盛得叶子都垂下来了,高粱也抽出了青绿色的小苗。但其实不是,你看下面接着说“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就是行走的意思,“靡靡”则是行步迟缓的样子,这位诗人走得很慢,却并不是为了欣赏农村的景色,而是因为“中心摇摇”,心里面忧苦不安,摇荡不定,以致脚步沉重了起来。原来他根本没有欣赏的心情,而是对眼前所看到的景物痛心不已——这一大片繁茂的黍、高粱竟然是长在原来的皇宫废墟之上,宏伟壮丽的皇宫已经变成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写出《黍离》的这位诗人,应该是周朝的大夫,在犬戎之乱以后路过宗周这片西周的故土,赫然看到原来的宗庙宫室都已经被大片的农作物所覆盖,哪里还有王城的痕迹?仿佛时空错乱,世界的版图都崩溃了,简直不知身在何处。那么多精英的心血,无数百姓的血汗,累积了将近三百年所形成的文明,竟然可以彻底灰飞烟灭,荡然无存!诗人没有想到毁灭是这样子的,当毁灭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或动词,而是真真实实地在眼前以一种归零的原始形象呈现,才知道巨大的毁灭是这样的若无其事,好像一切回到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样子,这便是毁灭的本质,令人无法置信。只有谷物一年一年地成长,高粱也照常从“彼稷之苗”长到“彼稷之穗”,再到“彼稷之实”,从小苗到抽穗、结实,植物欣欣向荣,但诗人穿透黍稷所看到的,却是西周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消失得无影无踪,怎么会这样呢?

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诗人于是乎“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满心的迷乱,喉咙仿佛被塞住了一样,说不出话来,也哭不出声音,就在这个地方彷徨、徘徊,不忍离去,禁不住再三悲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原来,即使面对了这么巨大的家国之痛,诗人情绪即将崩溃,但仍然有旁观者提出局外人的误解,他们奇怪你怎么这么忧伤,难道是有什么求之不得的损失?你看,果然真的印证了“人和人的距离,比起猿人和类人猿之间的距离还要来得远”,总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了解什么是心灵的世界,于是也只能用他们所能懂的现实利益或个人得失,来理解你无私的大爱和理想的失落,颇有一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味道,这里“小人”是指“心胸狭隘”的人。

虽然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那些道不同者却又喜欢质疑你,甚至诋毁你,这种“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情况,真是让已经“中心摇摇”的诗人雪上加霜,心绪寂寞到极点。“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感叹,正是无语可问天的无奈。“此何人哉”的“何人”可以指诗人自己,意味着这样的自己似乎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异类,孤独地怀抱着这样巨大的伤痛在天地间流浪;也有人认为这个“何人”是指那些质疑他的“不知我者”,倘若如此,那就是诗人忍不住要控诉世人的庸俗无知,那些人不但对家国之痛无动于衷,还对忧国忧民的仁人君子这样冷酷无情!

《黍离》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写“亡国之悲”的作品。在中国传统历史里,“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导致每隔两三百年就会遇到改朝换代,那就是酝酿亡国之悲的环境,因此也深深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例如杜甫《春望》这一首诗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开始的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就相当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吗?国家破碎了,但山河仍然屹立不摇,春天照样降临人间,就在残破的长安城里草木欣欣向荣,完全没有草木同悲的共鸣,把人世反衬得更加沧桑;因此杜甫一点儿也无法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反而更加孤独、更加悲哀,竟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感慨时局的动荡不安,即使面对着盛开的春花,都还是禁不住掉下了眼泪,飞溅在娇艳的花瓣上;他又悲恨着与亲友的生离死别,连看到树上小鸟的飞落飞离,都觉得惊心动魄,那颗饱经忧苦的心,是多么的脆弱啊!美丽的春花、枝头的小鸟不但不能给他抚慰,还更掀起了翻腾的波涛,冲击着那颗脆弱的心,让诗人更加心如刀割,这岂不就是“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进一步表现吗?所以说,《王风·黍离》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上“亡国之悲”的原型。

而从《黍离》到杜甫都面临的“亡国之悲”,在后来中晚唐的诗坛上有了更完美的表现,那就是“金陵怀古”的创作主题。

金陵原本是六朝的国都,南朝著名的诗人谢朓曾经赞颂它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入朝曲》),这座城市比长安、北京这些北方的京都更温柔、更美丽,又比扬州、苏州这些江南城市更坚固、更险要,既雄伟威严却又充满脂粉气,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但是,在朝代兴亡的无常里,金陵也免不了毁灭的命运,而且毁灭得非常彻底,到了唐代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只剩下农田的小乡村了,丝毫看不出昔日的辉煌灿烂。这座城市的兴衰反差更大,也因此更令人惊心动魄。

于是,经过了安史之乱的中晚唐诗人,就借题发挥,写出了非常精彩的“金陵怀古”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第一首《石头城》说: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样一座石头城,周围的山势仍然屹立不摇,秦淮河的流水依然潮起潮落,一阵阵的波浪不停地拍打着城墙,每天晚上的月亮也依然从东边升起,越过女墙照耀着城内,大自然一点儿也没有改变,但城市里的一切早就面目全非。你看,刘禹锡用“故国”“空城”“旧时月”说明过去所有的繁华都已经灰飞烟灭,这座城市只剩下一个空壳,也只留下了“寂寞”。

《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里的精华区,当时住着最有权势威望的王、谢家族,但到了后世,这个地方已经长满了“野草花”,在偏斜的夕阳下染上淡淡的微光,没有灿烂,更失去了辉煌;虽然燕子依然年年回到原地,筑巢繁衍、生生不息,但同一个王、谢住过的豪宅,经过了无数的变迁,这时已经荡然无存,变成了寻常百姓的住家。诗篇中没有一个感伤的用字,连“寂寞”这个词都消失了,但抚今追昔,眼前的“野草花”“夕阳斜”以及“堂前燕”,都只是各地随处可见的平凡景色,至于六朝金陵的朱雀桥、乌衣巷,就只剩下幻影,只剩下空洞的名词,再也无法想象,那种苍凉更加令人低回不已。也因此,《金陵五题》达到了“金陵怀古”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把“亡国之悲”做了最完美的呈现。

以上就是《诗经》中所谈到的“离别”,包括了离开故乡、回返故土的各种心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采薇》《黍离》这两篇,它们影响深远,也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当然也包括杜甫的《春望》、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还有李叔同的《送别》。《诗经》的部分讲完了,我们谈了《诗经》里的特点,谈到了闺怨诗,看到了两性关系里的残缺与烦恼。原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婚姻就是一门复杂的大学问,苦乐参半,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在不能自主的情况下,更常常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诗经》刻画的是人们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也对婚姻的笑与泪有所反映,这些内容在《诗经》里面早就呈现了,你有没有对《诗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呢?下一章就要开始讲《楚辞》了,其中具备了非常感人的特质,和《诗经》有很大的不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