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是被儿子怎么杀害的 拓跋珪的汉化之痛
从远古到今天,人类从来没停止过迁移的脚步。从拓跋鲜卑自祖地大兴安岭嘎仙洞南迁开始,经过200多年时间,终于在拓跋珪的带领下正式入侵中原。
这时的中国北方,还有慕容鲜卑的后燕与南燕、羌人的后秦、氐人的后凉、匈奴的北凉、秃发鲜卑的南凉、陇西鲜卑的西秦。各少数民族政权林立,难言谁强大可能对中原百姓更为有利,不过这些少数民族多少在政治、文化方面都已有较深的汉化痕迹,而拓跋珪的北魏恰恰是所有人眼中最落后、最野蛮的那个。所幸,他们的选择是汉化,而不是将耕田变为草场。
拓跋珪的选择——汉化
客观而言,拓跋珪并不是拓跋鲜卑中的汉化第一人,更不是最适合推动北魏汉化的那一个人。因为从史料来看,拓跋珪在带领铁骑踏足中原之时,他甚至都从没有在中原真正生活过。不过幸好,早在公元338年,从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建代国起,汉化颇深的拓跋什翼犍已为未来的拓跋鲜卑指明了汉化的发展方向。
刚进入中原之时的北魏,到底有多落后呢?首先,在国家经济方面,北魏建国之初,由于长期战乱,传统的游牧经济甚至无法满足粮食这一基础需求,早期的粮食只能依靠后燕支持。其次,原始的部落形态依然保持,导致内乱不断,更要命的是国家战力难以组织。其中最好的例证就是公元395年的参合陂之战,拓跋珪能用于追击慕容宝的骑兵只有两万,而公元396年慕容垂死后,到了打顺风仗的时候,拓跋珪攻打后燕的大军突然猛增至40万,两战前后相隔时间不足一年。最后,军队缺乏训练和分工。当时北魏大军几乎没有步兵,都是骑兵,完全是以游牧民族的作战天赋在打仗,所以初入中原之时,遇到如攻打中山城这样的攻坚战,兵力再多也打不下来。
拓跋珪并不是一个盲目遵祖制行事的人,问题他一定是知道的,但他没有盲目的坚持自己的游牧文化,也没有盲目的遵从祖父拓跋什翼犍制定的汉化方针。《北史》记载了他在公元398年,到真定、邺城等地民间进行了调研,才有了后来北魏的第一次加速汉化。
拓跋鲜卑的第一次加速汉化
公元398年7月,拓跋珪下令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这是拓跋鲜卑第一次将都城从草原迁至中原地区。随后建宫殿、宗庙、社稷。然后标明道路、耕田、审计度量,派官员巡查全国,斩不守法官员、亲自废黜庸官。11月,完善拓跋什翼犍建立的仿汉制律法和官员体系。更狠的是,拓跋珪在出身关东名门“清河崔氏”子弟崔宏的建议下,强制废除了以血缘关系维持的部落制度,直接按居住地进行编户,完全以汉人的方式改变了北魏旧有的原始部落化组织模式。
公元399年,拓跋珪增设负责传授汉学的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命各地收集书籍送至都城平城。公元404年,拓跋珪进一步完善北魏爵位制度和官员品级,强化各地汉学教育和优化了人才选拔制度。
这次北魏的加速汉化虽然并不彻底,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北魏帝国的内部组织模式和经济体系,为未来北魏一统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迷恋上寒食散的拓跋珪——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当一个文明学习另一个文明之时,我们总习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原则。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在后世无数史家看来,拓跋鲜卑作为一个落后的文明,倡导汉学,学习汉文化总是那么理所应当。就在拓跋珪加速北魏汉化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无数北魏内部的叛乱。这一过程在后世眼中,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比如:不受教化、野蛮本性等等。却从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汉化为北魏这个异族王朝所带来的,其中艰辛恐怕只有拓跋珪自己清楚。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在拓跋珪倡导汉化之时,虽有取其精华的部分,但糟粕是什么?真的很难搞清楚。于是,拓跋珪也被带坏了。当时汉人贵族中流行着一种毒品——寒食散,拓跋珪作为皇帝、贵族中的贵族,也就跟风沾上了。史书记载,拓跋珪执政后期因服用寒食散性情大变,变得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因为睡眠不好,拓跋珪睡不着就回想大臣的不好,然后猜忌滥杀。大臣惶恐不安,导致无心政事。其时,拓跋珪年仅30多岁,尚属壮年,余威犹在,大家只能忍着。
北魏汉化之痛——拓跋鲜卑的魔咒
魔咒一词,在小编我写慕容鲜卑之时曾用过,到拓跋鲜卑身上貌似同样适用。慕容鲜卑的魔咒是人才太多、兄弟相爱相杀以及多情,而到拓跋鲜卑这里就更为残酷——父子相杀。
早在公元316年,时任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就是被长子拓跋六修所杀,到拓跋珪的爷爷拓跋什翼犍这里,又是被儿子拓跋寔君所杀。这是属于拓跋鲜卑的魔咒,拓跋珪同样没有躲过,但至少这一魔咒到此而止。拓跋珪被儿子所杀,其实可能依然是一种汉化之痛。
如同今天的网络暴民总会断章取义一样,拓跋珪也犯了同样类似的错误。公元409年10月,拓跋珪准备立长子拓跋嗣为太子,同时杀死了拓跋嗣的亲生母亲刘贵人。拓跋珪告诉拓跋嗣:过去汉武帝准备立其子刘弗陵,于是杀死其母钩弋夫人,为的是不让妇人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政。
在后来的网络之中,这成为了拓跋珪残暴的证据,而小编更愿意相信这是拓跋珪长期服用寒食散的多疑与对汉学没有消化通透的证明。
为此,拓跋珪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拓跋嗣在得到母亲被杀消息后,痛哭与悲伤不止,拓跋珪大怒,于是将立储的视线转向了次子拓跋绍。
这个拓跋绍身世更为奇葩,他是拓跋珪与母亲贺氏妹妹所生的儿子。当初,拓跋珪看到自己的小姨漂亮,于是杀死了自己的姨父,强取娶了自己母亲妹妹生下了拓跋绍。当拓跋珪看向自己时,拓跋绍也怕了。拓跋绍本就是残暴之人,当力主汉化的父亲拓跋珪看向自己时,自己的身世更不堪汉学伦理所琢磨,于是拓跋绍发动了叛乱。
公元409年10月13日,拓跋绍叛乱,入宫将父亲拓跋珪杀害。时拓跋珪年仅39岁,壮年而亡。
之后,拓跋嗣入宫,斩拓跋绍继位。后来,拓跋嗣为父亲、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上庙号为“烈宗”,而非“太祖”或“太宗”,即根本不认父亲为开国之君,多少也有其心中的不满。直到后代子孙拓跋宏(元宏)一辈,才将拓跋珪的庙号改为“太祖”。
所幸,随着拓跋鲜卑汉化日深,北魏自拓跋珪之后,再无子杀父的事情发生。北魏也终将为中国历史结束十六国乱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