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1)

作者:我方专栏专家南门太守

诸葛亮被称为封建时代的第一忠臣,这个“忠”,内容其实很丰富,不是对刘备父子的“私忠”,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这是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诸葛亮,蜀汉丞相,史书中称他为“伏龙”,小说中称他为“卧龙”。龙,《说文解字》说: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诸葛亮已经离世近1800年了,世人对他的纪念和评论从未间断。《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归葬定军山不久,蜀汉各地民间祭祀诸葛亮活动便开始,各地纷纷向朝廷请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但这与礼制不符,所以朝廷没有批准。根据汉朝礼制,臣子当配享太庙,也就是列席于帝王庙堂里,祭祀应前往太庙。诸葛亮不是帝王,为他立庙不符合礼仪。

太庙庄严,普通百姓又去不了。于是,当时有很多百姓在清明节以及诸葛亮祭日等节令时在道路边私祭。《襄阳记》记载:“百姓遂园时节私祭于陌道。”这种民间祭祀活动越来越多,蜀汉步兵校尉习隆、尚书郎向充便上表后主,再次请为诸葛亮立庙祭祀。蜀汉景耀六年(263),后主刘禅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这就是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也是全国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阳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镇西将军钟会便率军攻占了汉中。虽是敌对的双方,邓艾对诸葛亮也相当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军将士不得在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后来,为诸葛亮立庙祭祀之风由沔阳传到汉水中游的襄阳以及蜀中各地,诸葛亮曾生活过、去过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这在古代名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西晋泰始十年(274),《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向晋武帝进呈《诸葛氏集》,其中说到百姓对诸葛亮的追思,说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粱、益之民,咨述亮者,富犹在耳。”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以后历代,晚唐时孙樵云曾说,诸葛亮已经死了500年,百姓对他的思念和纪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节汉中等地对诸葛亮的民间祭祀。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2)

与祭祀活动相映衬的,是有关诸葛亮的民间传说逐渐盛行。《晋书》五行志曾记载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阳到江州一带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坠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间认为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预兆。 有一本叫《异苑》的杂著,说蜀郡临邛县有一口火井,汉室兴盛时火焰旺盛,到后汉桓、灵之际,国运渐衰,火势也渐微。后来诸葛亮到这个地方看过一眼,火势立即恢复了旺盛,诸葛亮死后,这口火井随之渐弱,到蜀汉灭亡的那一年,人们把火投进去,火井反而灭了。

在大量民间传说中,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数百上千年的后事,比如隋唐时期流行在滇、黔一带的故事,说孔明逆知隋朝大将史万岁远征云南的事。《蜀古迹记》中记载了诸葛亮准确预见了800年后北宋曹彬入蜀欲毁武侯祠等离奇传说。《蜀破獍》中记载诸葛亮竟能预知明末清初张献忠拆毁成都东门锁江桥塔而后殒命。这些传说折射出一种心理倾向,表现出历代百姓对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与民间私祭盛行一样,历代朝廷都给了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晋朝,封诸葛亮为武兴王。在唐朝,封诸葛亮为封武灵王,并赐庙。由于李靖等人的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认,唐朝官方设武庙,从历代军事家中选出10位,称为十哲,入祀于武庙,整个汉末三国乃至两晋只有诸葛亮一人入选。

到了宋朝,赐诸葛亮英惠庙,加封号仁济。宋朝官方沿袭唐朝设武庙的做法并扩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阵容,把张辽、邓艾、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杜预、羊祜等汉末三国名将扩充进来。但上述三国名将的等级为七十二将,而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还在定军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户,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诸葛亮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朝初年,朱元璋钦定帝王庙,从历代选从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将许多纪念诸葛亮的胜迹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庙时以诸葛亮从祀。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3)

三、拥有众多重量级粉丝

在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评价方面,历代以来也都有过热烈的讨论。有人做过统计,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关于诸葛亮的评论、考证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晋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学者;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文学家;岳飞、文天祥等爱国将领。他们几乎都是诸葛亮的“粉丝”,对诸葛亮的评论,范围之广、规格之高在三国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较早也较为全面,肯定了诸葛亮的治政才能,对于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给予大力推崇。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是诸葛亮的崇拜者,司马炎曾与属下讨论诸葛亮治国之策,对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钦佩,感叹道:“我要是有此人来辅佐,哪能像现在这么累?”

诸葛亮年轻时自比管仲、乐毅,《艺文类聚》收录西晋张辅所作《乐葛优劣论》,对乐毅和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又恩泽布于百姓,他的历史地位不仅比乐毅高,更可以与伊尹、姜尚相比。东晋南渡,君臣常叹“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所以心中常思念两汉,对于诸葛亮辅弼蜀汉、抗拒北方曹魏政权的事迹给予推崇,常产生“再生孔明”的愿望。南朝因为与蜀汉同姓,又同属偏安一隅,所以对诸葛亮的推崇又更进一步,前秦的符坚遇到王猛,曾以刘备与诸葛亮的遇合相比拟。

隋朝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国家重新走向一统,面对百废待举,渴望尽快恢复秩序,诸葛亮的治蜀经验受到大家的重视,对诸葛亮的治国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唐朝虽然以曹魏为正统,但仍然把诸葛亮看作是忠臣、贤相,备受尊敬和称颂。一向主张以史为鉴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与臣下讨论诸葛亮,对他的治政、治军才能给予很高评价,希望总结诸葛亮留下的经验,对于当朝治政有所帮助。《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曾经问群臣:“魏征和诸葛亮哪一个更优秀?”有人回答说诸葛亮才兼文武,魏征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认为魏征更胜一筹。李世民当然有褒举当代人的意思,但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实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张重文轻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对诸葛亮又产生了新的关注,各种评价数量明显增加,司马光、程頣、朱熹等对诸葛亮多持推崇歌颂的态度。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采用《三国志》《晋书》的记事和议论,对诸葛亮多有很高评价。程頣认为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灭掉魏国。朱熹更将把诸葛亮和禹、汤、颜子、孟子相提并论,认为诸葛亮“天资甚美,气象宏大”。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4)

元明清以后,由于话本、小说、戏剧等艺术的兴起,诸葛亮的形象逐渐圣贤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岗评诸葛亮为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说诸葛亮与管仲、乐毅比才能更强,与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们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赞叹道:“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为人臣,也就是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还亲自撰文《蜀汉兴亡论》,对诸葛亮推崇备至。由于有皇帝的的倡导,为诸葛亮编纂文集、以诸葛亮为题著书立说在清代成为风气。

四、质疑声也一直不断

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一样。《三国志》在高度肯定诸葛亮的同时,也指出诸葛亮军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关于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30岁后到晋朝作官,作为晋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讳的顾虑,指出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华阳国志》评论诸葛亮虽然个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诸葛亮虽资英霸之能,而主非中兴之器。”

晋朝人孙盛曾评论诸葛亮刑法峻急,但对于法正等人却有失纵容,得出诸葛亮失于政刑的结论。南北朝时崔浩曾作《论诸葛武侯》,对诸葛亮提出全面批评:不仅认为他军事才干平平,而且不合时宜,看不清当时的大局,同时又严威切法,个人品德也无善可陈,崔浩认为诸葛亮不能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满了论点,缺少论据和说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时,苏轼、苏辙父子在对诸葛亮称颂的同时也有一些批评,主要集中在诸葛亮北伐决策失当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5)

近代以来,诸葛亮始终是热议的对象,随着讨论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以及新观念和方法的引入,对诸葛亮又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掀起了一股“重新认识”诸葛亮的潮流。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诸葛亮拉下所谓的“神坛”。

五、对诸葛亮的质疑

归纳一下,质疑诸葛亮的观点主要有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生目标有误。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他们二人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周天子只是形式,诸侯割据,国家并未统一,管仲、乐毅的才能体现在帮助诸侯争雄争霸上。诸葛亮生活的时代是东汉,国家是统一的,即使后来出现割据称雄的局面,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诸葛亮助刘备割据,抗拒统一的潮流,所以他的政治方向从根本上就错了。

二是隆中对策有天然缺陷。诸葛亮为刘备提出规划,核心是跨有荆、益二州,之后两路出击曹魏,还需要等待曹魏内部发生变化,这些条件规定得太多,对于刘备来说很难达到。作为一份战略规划书,可操作性才是最重要的,蜀汉最终失败,与诸葛亮的这种规划上的缺陷有关。

三是北伐不自量力。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进行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北伐,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

四是北伐策略失误。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主张奇兵突袭,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有效手段,诸葛亮不予采纳,而把攻击的重点放在祁山和陇右,导致大功未成。

五是用人存在失误。诸葛亮不注意新人的培养,平时又不会授权,事必躬亲,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所以他死之后蜀汉人才凋落。具体的用人方面,刘备提醒他马谡不能重用,他力排众议给予重用,结果酿成大祸,魏延、李严等都是刘备生前欣赏的人,结果诸葛亮都不予以重视,有打击对手、排斥他人的嫌疑。

六是对夷陵战败负有责任。夷陵之战虽然是刘备发起和指挥的,但诸葛亮身为丞相,没有竭力阻止,没有尽到责任,结果造成惨败。

七是借孙吴之手杀关羽。诸葛亮考虑到后主接班后关羽不好控制,所以一心除掉关羽,关羽兵败,诸葛亮坐视不救,导致关羽被杀。关羽死后,诸葛亮又劝刘备杀刘封,意图相同。

近年来对诸葛亮持非议、否定立场的观点大体如上。其实,有相当多的观点其实并无新意,只是对历代以来在赞颂、褒扬诸葛亮的同时存在的一小部分批评观点的重新提出。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6)

六、站在历史角度看诸葛亮

必须说,诸葛亮不可能十全十美,加之历史的局限性,要求他的一生完全符合现代人的标准和要求是无法做到的。

关于诸葛亮的政治选择,很难要求诸葛亮在当时就看出来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谁又是阻力。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国家名义上统一,实质上割据,与春秋战国并无两样。某种程度上,诸葛亮追随刘备致力于兴复汉室,也是渴望国家走向统一的一种实际行动。

关于隆中对策,其总体上是科学的,前人已有很多评论,如果不是荆州意外丢失,其实现的可能性也相当高。不能从结果倒推,历史除了必然性之外,还充满了各种偶然性。

关于北伐的决策和战略,历代以来有许多不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继续争鸣。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帝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成绩如何,其精神和毅力都是应该称赞的。

关于蜀汉的人才不如曹魏,根本在于其人口规模不在一个等量级,选才的范围首先小很多。诸葛亮的一生,还是很重视人才培养的,发现了一批人才,这些人的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诸葛亮治蜀其实开始于刘备死后,刘备生前,诸葛亮未开府,重要事情包括人事安排取决于刘备,诸葛亮是参谋和助手。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府治事,但很快就去北伐了,一驻汉中就是8年,中间再未回成都,成都方面主持的日常事务的,前期是张裔,后期是蒋琬,虽然他们都能贯彻诸葛亮的治政精神,但对诸葛亮来说,当时毕竟北伐是首要任务,其他都为此让路,在那种情况下,人才发掘培养难免受到一定影响。

关于夷陵之战,诸葛亮其实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刘备那时已正在气头上,谁劝都没用,其责任不能由诸葛亮来负。关于借刀杀关羽之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仔细分析对诸葛亮的批评观点,有一部分还是有些道理的,因为诸葛亮不可能不存在缺点和不足,但是在批评的方法上,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混淆了宏观和微观,往往通过一件事就彻底否定一个人,不够科学。还有不少批评者,对史籍了解不够准确全面,一会儿引用史料,一会儿说的是演义和传说,这种批评有失严肃。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7)

七、一生忠贞,万世景仰

尽管有杂音,但难掩诸葛亮的光彩。诸葛亮已经成为公认的封建时代第一忠臣,这个忠,不是对刘备父子的“私忠”,而是“公忠”“大忠”。

诸葛亮忠于国家,他致力北伐,渴望统一,是对国家的大忠;

诸葛亮忠于人民,他爱护民生,珍惜民力,虽然不得已用兵,但时刻注意减轻百姓负担,因此才会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爱戴;

诸葛亮忠于事业,他一生勤恳,孜孜以求。

诸葛亮生前罢黜了一批人,原因各不相同,其中的是非曲直后人还可以继续评说,但因此说他是实施权谋,并没有说服力。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前线服役,独子诸葛瞻在诸葛亮死后虽然任要职,但能为国尽忠,受到赞扬。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亮以节俭治家,在写给李严的一封信里,诸葛亮说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临终前向后主最后上表,说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以诸葛亮的权力、官职和爵位,只要稍多一些私心,就不会只有这么一点儿财产。

诸葛亮为何评价这么高(对诸葛亮的质疑一直不断)(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事实胜于雄辩。在人们看来,诸葛亮不仅具备治国治军的突出才能,又有济世爱民、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榜样。诸葛亮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为帝王、将相以及普通百姓的称颂。

在古代,被朝、野两方面同时接受的人并不多。又被朝、野两方面同时推向最高位置的人,可以称为神一样的存在,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称赞诸葛亮,使他成为帝王心目中理想的人臣、人臣治国理政的榜样和普通人平时学习的楷模。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蜀古迹记》

刘备和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关羽?如此惊竦的观点居然也有人信

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这其实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