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康熙介绍姚启圣(别被康熙王朝骗了)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姚启圣和施琅这对前师生、后同僚精诚团结收复台澎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康熙皇帝对姚启圣也是青眼有加,把他从一个养马头儿提拔成为一个封疆大吏。电视剧中的姚启圣在遇到康熙之前仕途坎坷,官也是越做越小,但是细看相关史料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别被别被《康熙王朝》骗了,姚启圣和施琅不是师生,康熙其实很讨厌姚启圣,姚启圣破尽家财效尽犬马之劳,却一直没换来康熙的认可,背着“贪污”的罪名活活气死,死后还差点被抄家。

给康熙介绍姚启圣(别被康熙王朝骗了)(1)

电视剧里的施琅是被姚启圣开除过的学生,所以他们之间的合作一直疙疙瘩瘩。但事实是姚启圣有个妹妹嫁给了康熙年间东阁大学士黄锡衮,黄锡衮有个妹妹嫁给了施琅,所以施琅是姚启圣妹夫的妹夫,姚启圣是施琅大舅哥的大舅哥。这段绕口令说明:姚启圣和施琅是哥们儿而不是师生。而且他们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姚启圣是浙江会稽人,施琅是福建晋江人,1621出生的施琅比1624年出生的姚启圣还大三岁!攻克台澎之后,施琅率先向朝廷八百里加急报捷,把功劳抢得一干二净:“启圣告捷疏后琅至,赏不及,郁郁发病卒。”姚启圣被气死了,但是朝廷还不想放过他:“部议以启圣修缮船舶、军械,浮冒帑金四万七千有奇,应追缴,上念其劳,免之。”康熙的意思很明显:“贪污的事情是有的,但是看在姚启圣还有些功劳的面子上,免了吧!”

给康熙介绍姚启圣(别被康熙王朝骗了)(2)

正史中的姚启圣,是个见义勇为的游侠,也是个头脑精明的商人,还做过飞将军李广做过的事情。他之所以投靠清廷,是为了报私仇:顺治年间,姚启圣游侠到通州,被当地一个黑老大欺负了,一气之下跑到清军大营去玩了一把假投降。因为他是明朝秀才,所以很容易就谋到了代理通州知州的顶戴。姚启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那黑老大抓起来乱棍打死,然后掼了顶戴溜之乎也。在回家路上,还杀了两个强抢民女的清兵。

给康熙介绍姚启圣(别被康熙王朝骗了)(3)

逃回老家的姚启圣消停了几年之后,又以汉军镶红旗旗人的身份参加了八旗子弟的考试,结果考了个第一,当上了香山知县。姚启圣当县令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前任补齐了亏空,把那家伙从监狱里救了出来,然后就开始利用县令的身份走私,狠狠地赚了一笔之后,被人家告发,县官的顶戴也丢了。据姚启圣自己说,他被罢官之后一直在做买卖:“香山罢官后,贸易七年,得积微赀。”姚启圣说的这个“微赀”是多少呢?他一次就捐给了朝廷十五万两白银!而在捐款之前,姚启圣还自掏腰包组建了几百人的私军,姚启圣就是带着这几百私军投靠了康亲王杰书,又换来了个代理诸暨知县的顶戴。那么姚启圣组建这支私军花了多少钱呢?康亲王杰书和福建总督郎廷佐统计,不下五万两白银。有这二十万两白银打底,姚启圣很快就换来了“红顶子”——从二品的福建布政使。

给康熙介绍姚启圣(别被康熙王朝骗了)(4)

从上面的履历可以看出,姚启圣可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的干巴小老头,那是一个敢打敢杀会做买卖而且黑白通吃的精明人,他才没时间去教什么学生,就是收徒弟,也不会收比他还大三岁的施琅。而且施琅一直跟着郑成功混,也不会去给早已投靠清廷的姚启圣磕头。要是按照清史记载,姚启圣应该是个威猛的壮汉,因为他的儿子姚仪“子仪,膂力绝人,雄伟与父埒。”就是说,他儿子跟他一样威猛雄壮力大无穷。

给康熙介绍姚启圣(别被康熙王朝骗了)(5)

最后咱们再来看看康熙对姚启圣的态度:收复台澎之后,施琅晋封靖海侯,爵列第一,而姚启圣却未得任何封赏。据不完全统计,姚启圣一生捐献给清廷的白银不下七八十万两,而私下送给康亲王杰书的更是不计其数,弄得最后“疽发于背愤恚而卒,囊无数千之积”。花光了家底的姚启圣换了了康熙如下评价:屡奏捐助银两十七、八万两,大约浮冒居多,颇多虚妄,并无功劳,妄言保举施琅,饰为无益虚词,明系沽名市恩,停止议叙其功!

给康熙介绍姚启圣(别被康熙王朝骗了)(6)

弄得倾家荡产才熬到正一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但死后连个谥号都没捞到,半生戎马,半生犬马,换来清廷主子如此盖棺定论,姚启圣这一生实在是很悲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