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舜文化与永州精神一致(第四章大舜文化与永州精神一)
《虞舜与九疑》第一章:三、大同梦想与圣贤崇拜(三)
第二章:舜帝南巡与南方文明(张京华)三、南方与文明
第三章 舜帝南巡与湘楚文化 二、舜歌《南风》之民本思想(三、四)
第四章:大舜文化与永州精神(周甲辰)目录一、以舜文化为突破口推进永州精神研究
二、永州人的信念追求:执着坚韧
三、永州人待人接物:朴直实诚
四、永州人的思维判断:明理独立
五、永州人从政为官:爱民清廉
第四章:大舜文化与永州精神文化精神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核心所在,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城市与地域文化精神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各地政府部门及文化学者的高度重视,时有相关新闻与研究成果出现。南京提出了“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长沙提出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南宁提出了“能帮就帮,敢做善成”;成都提出了“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青岛提出了“开放、诚信、创新、和谐”;北京提出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提出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河北提出了“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江苏提出了“创新、创业、创优”等。相关提法有的已经得到所在地区或城市全体民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有的仍然在斟酌、讨论的过程中。湖南也正在讨论湖南精神的问题,本章梳理一下永州精神的内涵,也可视为湖南精神的一部分。
一、以舜文化为突破口研究永州精神(一)永州历史文化概述
“源远流长谓之永,集众聚处谓之州。永州文明开发,悠深古远,物阜民丰,屡辉史册。”永州古称零陵,是我国文明开化最早的地区之一。1954年在永州市黄田铺乡黄家岭发现的石棚, 该石棚的历史一般认为已有两万年左右,即旧石器晚期。这说明与北京山顶洞人几乎同一时期,人类就已经在这里劳作栖息。
1993 年开始考古发掘的道县寿雁镇玉蟾岩(俗称蛤蟆洞)遗址,属于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在该遗址所发现的原始陶片和炭化谷粒,据检测,距今至少已有一万二千年。这表明,永州先民创造了人类最早的稻作文明与陶瓷文明。大约五千年前,永州属炎帝势力范围。原始社会末期,属三苗国的江南地。夏分九州,永州隶属荆州,商、周因袭夏之建制。
据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标示,零陵属夏以前已出现的34处古地名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零陵属楚国南境。秦始皇完成统一之后,置零陵县,属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从长沙国分置零陵郡,至隋开皇九年改零陵而置永州总管府。从此,零陵、永州,一地二名。此后,历代统治者均在此设治。
唐代以后,永州所属道县等地曾一度单独设治,称道州。宋代设永州零陵郡。元代分置永州路、道州路。明洪武时期两路合并为永州府。清代承袭明代建制,仍称设永州府。解放后,永州各县曾先后并入湘南行政区和衡阳专区,1962年恢复。1995年,国务院撤销零陵地区,设地级永州市。
永州位于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结合部,素有“楚粤门户”之称,面积2.24万平方公里。境内多喀斯特地貌,岩石奇崛险峻,溶洞幽深众多,733条大小河流密布全境。地处偏远,地势复杂,在历史上交通一直较为闭塞,屡被称为南蛮之地。
早在舜帝时代,永州作为三苗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创造了与中原地区面貌迥异的地方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这片土地成了无数外来移民逃债避难的流寓之地,迁客骚人的漫游之境,贬官谪吏的暂居之所。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内地文化、海洋文化以及瑶族、壮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山野之民的自然淳朴、贬官谪吏的寂苦情怀与移民游子的身世体验在这里聚汇。因而,其文化的内部构成也就呈现出独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文选德同志曾称永州为“一本厚重而玄妙的书”。
永州文化的多样性可以用“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来形容。同样是永州人,其个性差异往往也是很大的。
永州人常说:“唱不过祁阳,打不过东安,巧不过零陵,蛮不过道县。”唱不过祁阳,是说祁阳擅长唱戏,祁剧和祁阳小调闻名全国。打不过东安,是说东安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民间有尚武传统。巧不过零陵,是说零陵人都很精明乖巧,“三分钱的烧饼也要选厚薄”,而且鬼点子多,著名的曲麻子传说就出自零陵。蛮不过道县,是说道县人大都蛮横、霸道,动不动就抡锄头把子。道县人爱这样形容自己:“一个道县人是条龙,两个道县人是两条虫,三个道县人在一起,我的崽,每人一把砍刀,搞!”在永州,较为通行的是“官话”,但是各县又有属于各项的土话。不仅如此,就是同一个县,往往也存在不同的土话,彼此之间难以沟通。比如,东安县就存在花桥土话、高峰土话、井头圩土话、中田土话等不同的土话体系,互相之间差异很大。因此,研究永州文化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二)永州精神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永州虽然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但是关于永州精神的研究却一直滞后。文选德同志曾经指出:“关于永州文化,其深层底蕴究竟在哪些方面?重在哪些层面,人们的认识和了解至今还是粗泛的、浅显的。”2010年永州市委、市政府曾面向社会征集关于永州精神的研究成果,不同学者提出了“汇聚南北、贯通古今”、“明德利民,果敢创新”;“厚德崇理,永领潇湘”;“德馨天下,睿智敢为”;“诚朴敦厚,果敢勇为”;“厚德尚文,锐意图强”;“明理、厚德、尚能、进取”;“厚文、明德、求实、勇为”;“重徳明理、求真善伦”;“引领潇湘、敢为人先”;“圣德永州 诗画潇湘”;“情传人间 德播天下”;“厚德明理,创新图强”;“包容、诚信、创新”等多种观点。但是,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深入挖掘和分析“永州精神”,确实还很有必要。
有学者认为,要研究永州精神,必须全面考察、综合分析永州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永州精神包括了以远古时期道县玉蟾岩人驯化人类最早栽培稻、烧造人类最早陶器为代表的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精神;以原始社会末期舜帝南巡潇湘、德化四方、崩葬九嶷为标志的崇德重信、博爱包容精神;以唐宋时期柳宗元、周敦颐为代表的以民为本、出泥不染精神;以唐僧怀素、清人何绍基为代表的书法文化所开创的以我为主、开拓创新精神;以三国黄盖、宋人李郃为代表树立的为国奉献、淡泊权位精神;以当代陶铸、李达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倡导的松树风格和“真正的人”的精神等。这一观点有其合理的内核。我们若想全面深入地把握永州精神,确实应该对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概括。但是,笔者认为,由于传统即为现存的过去,但它又与任何新鲜事物一样,是现在的一部分。
因此,研究永州精神,不仅要面向永州的历史文化,也要全面考察和分析永州人当下的文化性格与精神状态,并且服务于永州的现代化建设。
不过,由于永州历史文化具有丰富性与复杂性,不同县区永州人的个性差异也极其明显,因此,要想结合现实与传统全面研究永州精神,具有较高难度,难以在短时期内完成。在这以前,选准一个突破口,突出重点,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对永州精神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应该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
(三)研究永州精神的最佳突破口为舜文化
“舜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件故事。”舜的传说不仅对当时的人们具有非凡的号召力、凝聚力与感化力,而且对后世子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娥皇女英二妃悲悼舜帝之逝,追寻舜帝遗踪,泪洒九嶷,投身湘水,这是华夏儿女众所周知的传说。
据有关专家考证,永州对于舜帝而言,还是其实现理想政治的关键之地,弟弟象的封赏之地,父亲与后母的终老之地。因此,舜文化在永州地区留下的印痕尤为深刻。“以九嶷山舜帝陵为中心的舜帝传说圈,在南方乃至全国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舜帝传说内容丰富,优秀作品多。
永州的很多地名都与舜的传说有关,著名的名胜古迹有舜帝陵、舜皇山、蘋岛、舜帝殿、潇湘庙、夔龙庙、舜岩、舜水河等,遍布全境。而且由于九嶷山是舜帝崩葬之地,所以历代祭舜活动绵延不绝。“早在三代,九嶷山下的太阳溪畔就建有舜祠,祭舜活动就在这里举行。秦汉时,舜祠移至玉琯岩旁。到了明代,迁舜祠于舜源峰下。先秦以来,从祭舜的人员看,有历代帝王,他们或亲自祭舜,或遣使到九嶷山祭舜;有地方官员,大凡到古代零陵郡、永州府及其所属县为官者,一般都会在上任之初,至九嶷山拜祭舜帝;还有历代文人墨客身份各异的民间人士,到九嶷山祭舜者代有记载,从未间断。”
可以说,永州人一出生就生活在浓郁的舜文化氛围中,舜文化精神是永州人身上最为重要的文化基因。史料记载说;永州“俗尚《韶歌》,骎骎乎中土风俗,不愧有虞氏之过化矣。”(《永州府志·风土》,康熙九年版)因此,以舜文化为突破口来研究永州精神,可以更好地突出永州精神的本原,理清其发展脉络,还原其内部逻辑构架。
(四)研究舜文化影响是永州精神建构的主要途径
清代儒学大师崔述曾说:“然则尧舜者,道统之祖,治法之祖,而亦即文章之祖也。”(《唐虞考信录》)早在先秦,不仅孔孟言必称尧舜,道、墨、法、农诸子也往往借助舜来表明自己的哲学观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等。舜文化对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的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而通过诸子百家,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几乎涉及华夏子孙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探讨舜文化建构永州精神的特定内容与基本规律,可以选择的途径与对象。而主要锁定地方文化名人,无疑是一种最为简便有效的选择。因为,文化名人既是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化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化精神的最好代表,而且研究文化名人,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总结方面,相对而言也更为方便和容易。
传承舜文化,影响永州精神独特建构的文化名人首推屈原。屈原的主要作品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舜,《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篇更是直接取材于舜帝传说与祭舜活动。“舜帝意识其实早已深入屈原内心深处,因而在抒情叙事需要的时候,他总会顺手拈来将舜帝意识为我所用。”DD屈原讴歌了舜帝的美好人格:“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哀郢》)。同时也表达了要向舜倾诉幽怨愤懑之情的强烈愿望:“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离骚》);“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怀沙》)。屈原并不是永州人,而且他很有可能从未到过永州,但是由于早在春秋晚期,楚文化就开始影响永州地区,战国时期,永州属于楚国领地,而屈原的被放逐地点离永州也不远,因此,屈原在永州人心目中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对永州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屈原之后,永州历史上先后涌现出了刘巴、蒋琬、黄盖、怀素、李郃、陶岳、乐雷发、周敦颐、陈大受、何凌汉、何绍基、李达、陶铸等文化名人,他们承继舜帝与屈原所开启的文化传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从不同的层次与角度一步步充实与弘扬了永州精神。而一些在永州生活时间较强的外地人,无论是贬谪永州的,还是升调永州的,抑或仅仅是卜居永州的,如元结、柳宗元、寇准、张浚、杨万里、张栻等,他们一方面深受虞舜、屈原所开启的永州文化的熏染,提升了个人的精神与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也为永州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河南鲁山人元结,唐代宗时两次担任道州刺史。在刺史任上,他为了便于官吏与百姓祭祀舜帝,曾设法将舜庙由大阳溪迁至道州府西边的山上。他努力传承舜帝“仁政爱民”的传统,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同时留下了《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反映百姓疾苦的诗文名篇。元结当年曾将祁阳县的一条小溪更名为浯溪,并在溪边建房筑台修亭,以供家人居住和生活。现该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内留有由元结抒写、颜真卿书写的大型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柳宗元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回京师,在永州度过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十年。柳宗元曾说:“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与之为师。”(《惩咎赋》)他一生的努力均是“以生人为主,以尧舜为的”(《陆文通先生墓表》)。
在永州,柳宗元不仅“放情咏《离骚》”,写下了《永州记》等诗文名篇,还为永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柳宗元离开永州时,永州就有人为之筹建祠庙。柳庙建成后,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柳宗元生日,永州人均要在庙内举行祭典,这一风俗一直保留至今。永州之野也流传着许多与柳宗元有关的民间传说,仅有关学者搜集整理出来的就有13则。抗金名将、理学家张浚两贬永州,先后共在永州居住十多年时间,其子张栻的青少年时光大部分是随父在永州度过的,父子两人的思想观念深受永州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在永州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痕,零陵区至今仍保有张浚故居供人瞻仰凭吊。杨万里担任永州零陵县丞期间,恰逢张浚谪居永州。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访,因张浚闭门辞客都没能见到。写信尽力请求才被张浚召见。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杨万里愿意一生都听从这一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正因为讲求“正心诚意”,杨万里的诗歌创作才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诚斋体”。(作者:周甲辰)
欢迎阅读和转载,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零陵古城
零陵古城风光
九嶷山舜帝陵园
九嶷山水系·山系·传说
九嶷山九峰图·万里江山朝九嶷
舜帝南巡路线图·终极地·宁远县九嶷山
九嶷山位置图
九疑山铭刻
编辑:尹珺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