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吗(蒙学读物三字经部分详细释义和作者大儒王应麟简介)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吗(蒙学读物三字经部分详细释义和作者大儒王应麟简介)

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吗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释义:善原本就存在于人性之中,这也是孔子讲的仁,是一种温暖的感受。如父母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小宝宝,如我们看到萌萌的小动物,都会自然生出一种温暖和爱护的心,这个善每个人皆有,是为良知。如果这个善能够从小呵护住,长大后自然会继续追求精神生命的成长,追求至善,这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以“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至善的根本在道,闻道是往圣先贤提出的人生目标。但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有差异,后天带给人的习惯也千差万别,这些习惯有时也成为了自己追求至善和闻道的阻碍。

原文: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释义:小孩子天性多变,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影响,原本善的天性,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则会受到坏的习惯影响,遮盖了本性。教育孩子,作为家长首先要能够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孩子是看着家长的样子成长的,教育孩子也要保持一颗温暖和持之以恒的心。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释义:孟子的母亲深知环境对孩子习惯和行为的养成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孟母三迁的选择,最终孟母带着孟子来到了一个学堂旁边,让孟子耳濡目染,都是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充满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为了孟子能够专注于学习,一次孟子逃学,孟子的母亲折断了自己织布的梭子,这样织布就必须再穿线,重新来过,孟母告诉孟子学习要持之以恒,否则半途而废,不仅浪费时光,也难以成功。

原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释义: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时期的人。他为人向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崇尚道义、道德,最后五个孩子都在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功名上取得了成就,五个儿也都相继科举考中,被称为“五子登科”。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释义:父母对待孩子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养育,还要有道德上的培养,在道德层面,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但父母不能僭越身份,而成为老师,要维持家庭的温暖是最重要的;老师则要对弟子严格要求,建立起师道尊严,这也是为了引导孩子建立起自己的自尊和独立人格。

原文: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释义:再次强调了学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修养道德层面的学习,还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年龄小时,不把握住学习的时间窗口,随着年龄增长,学习的能力和意愿都在减弱,以致老无所成,岂不是可惜。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释义:《诗经》中写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的道德修养和修身过程就如同一块玉石在反复的雕琢,不断切磋才能成为一块美玉;人也是要在事上磨练,自我提升过程也如宝玉的雕琢,要在道义的领悟上不断精进。

原文: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释义:礼的核心精神是互相尊重,作为父母率先要做到礼,才能引导孩子知礼,让孩子知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老师和朋友。

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原文: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释义:东汉时,有个小孩儿叫黄香,在九岁的时候懂得孝敬父母,在冬天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替父亲暖被窝。孔融四岁时知道礼让自己的兄长;孝敬父母,礼让兄长,让孩子懂得尊重和礼让,首先是父母以身作则的结果,父母有没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有没有给孩子温暖。黄香和孔融都是天赋极好的孩子,可能很多孩子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不妨碍长大一些懂得孝悌的道理,关键还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温暖呵护,才能让小孩子保持真诚与直率,从而长大后懂得孝道。

另外对于孝道在《孝经》里面有详细的描述,记录孔子和弟子曾子的对话,是中国人都应该读的经典。

原文: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释义:古人教育孩子,首先是人格和道德的培养,在家体现的就是孝悌,其次才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在《论语》中也有体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以上是《三字经》的部分释义,后面三字经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各种文化知识和历史的学习,而前面这些道德和人格的培养是基础。

下面附上《三字经》作者王应麟的简介:

王应麟是宋代的大儒,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曾经在南宋为官,与胡三省、黄震并称为“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三大家”。王应麟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也是朱子的再传弟子。南宋被元朝灭亡后,华夏文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王应麟不在出世为官,而是隐居起来,晚年为了教育本族子弟能够接续华夏道统,编写蒙学教育读本《三字经》,其中蕴含了儒家道义和仁爱的精神。王应麟作为大儒,率先垂范,做人正直,有着铮铮铁骨,通过自己的著述将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弘扬出来,值得世人尊敬和敬仰。

#三字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