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讲笑话是第几回(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在整部《红楼梦》大书(《红楼梦》肯定称得上“大书”这个称号)之中,王熙凤是言辞最为爽利,最能讲笑话的人物,正如尤氏所说,她才是“吃过猴儿尿”的(第五十四回)。

红楼梦王熙凤讲笑话是第几回(红楼梦第五十四回)(1)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但也就在这一回,荣国府所有人过元宵,众人击鼓传梅行“春喜上梅梢”酒令,传到谁,谁就讲笑话轮到她时,王熙凤却连着讲了两个让人莫名其妙的笑话,为什么说莫名其妙呢?来看原文——

第一个笑话:

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众人听他说着,已经笑了,都说:“听数贫嘴,又不知编派那一个呢。”尤氏笑道:“你要招我,我可撕你的嘴。”凤姐儿起身拍手笑道:“人家费力说,你们混,我就不说了。”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底下怎么样?”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众人见他正言厉色的说了,别无他话,都怔怔的还等下话,只觉冰冷无味。

说它莫名其妙,是因为它“不像”笑话,可这个不像笑话的笑话却十分重要,注意这段描写中,有这样几个关键点:

1、讲这个笑话之前,“风姐儿想了一想”,也就是说,这个笑话不是现成的笑话,而是凤姐儿在现场按照当前情形“现编”的一个笑话,为什么现编呢,因为要找老太太的兴趣方向,讨老太太欢喜;

红楼梦王熙凤讲笑话是第几回(红楼梦第五十四回)(2)

(87版《红楼》中的王熙凤)

2、凤姐儿这一通大编排,将元宵宴上所有的贾府人物都编进了笑话场面,她所说的一应称呼,在贾府当下的人物中,都可以找到对应,也恰是贾母最喜欢的大团圆场景:你看,史湘云是贾母的姑表孙女儿、林黛玉的贾母的外孙女儿、薛宝钗的贾母的姨表孙女儿、宝玉是亲孙子、探春是孙女儿,贾蓉是侄孙子、贾兰是重孙子等,这是个空前的热闹繁华场面,这笑话中的场面是贾母最喜欢的场面。

3、重点是“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并且,没有下文,而且,这是凤姐“正言厉色”所说的结局,所以大家都“只觉冰冷无味”!这句话将《红楼梦》所写贾府“盛宴必散”的宿命的再次挑明,看似无意,实则是作者有意写出。这个“宿命”,从第26回小红提起“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开始提起,到凤姐儿的笑话里再次照应,直至72回司棋又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再次强调,这个“宿命”在全书中持续、连绵,并得到不断强调,一定要记住,《红楼梦》的悲剧基调是自始至终的。

红楼梦王熙凤讲笑话是第几回(红楼梦第五十四回)(3)

(团团的坐了一屋子)

4、还要再强调一点,凤姐强调的“正月十五”,不但只是“应景”,还有作者的深意。她的两个笑话(或者作者故意安排的两个笑话),故事发生的时间点都是正月十五,《红楼梦》中,正月十五是个重要的日子,甄英莲(香菱)是正月十五被拐子拐走的,贾元春是正月十五回家省亲,我们甚至可以猜想,照这个剧本写下去,贾家被抄,也应当发生在“正月十五”。丢掉英莲的霍起,谐音“祸起”,很可能也寓意着贾家未来的大祸,也起于正月十五。

实际上,还有读者认为,作者将大部分重要事件都安排在正月十五,是因为这一天是元宵节,而“元宵”两字,谐音“缘消”,也可备此一说。

还有第二个笑话,也看看内涵:

凤姐儿笑道:“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扞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道:“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龙 耳”(因为防屏蔽,只能这样)子。”众人听说,一回想,不觉一齐失声都大笑起来。又想着先前那一个没完的,问他:“先一个怎么样?也该说完。”凤姐儿将桌子一拍,说道:“好啰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

你看,还是“正月半(也是正月十五)”,这个故事是“(龙 耳)子放炮”,是(龙 耳)子当然听不到炮响,所以,在他眼里看到的“房子大”的大炮仗,爆响时,就只是一团纸“散了”。这个“散了”是字面上的意思,实质上也指“人群离散”所说的“散了”。所以,这个笑话也寓意深长。

大家一定还记得元春省亲之后出的灯谜,谜面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其实也是炮竹,即贾政理解灯谜所说的“一响即散”之物,总之,是不详之物。炮仗的比喻,是自始至终如此的。

但凤姐儿这个笑话里,除了炮仗,为什么还要安排“(龙 耳)子”这个特别的意象呢?很简单,作者是在说,贾府内外正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大炮仗,自然有大动静),但贾府上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听不到,最终只能懵懵懂懂地迎来“散了”的结局,所谓“年也完了,节也完了”,大家都“散了”。

红楼梦王熙凤讲笑话是第几回(红楼梦第五十四回)(4)

(元宵夜宴)

为什么在五十四回写这样的笑话呢?

周汝昌先生考证:

“一部《石头记》,雪芹原著流传至今者号称八十回,实至七十八回《芙蓉诔》即止。第七十九、八十回是另手所作,原为钞售时凑一个八十整数而已。而脂批多次指明后之三十回,由七十八加上三个回共则一百零八回,是以上半部写至第五十四回正为前后之分界,今此回已写至除夕元宵,是全书盛极之光景,过此之后,事故笔墨与此全异矣。”(《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译林出版社,2017,706页)

也就是说,他认为《红楼梦》原本108回。如果这样算,第54回恰好是全书一半,54回之前,算上半部,讲的是贾府兴盛之状,对应凤姐儿的第一个笑话:“大家团团圆圆坐在一起”;从55回往后,算下半部,讲的是贾府败落之事,对应凤姐儿的第二个笑话:“大家散了”,整部书是“盛极而散”的发展过程。

红楼梦王熙凤讲笑话是第几回(红楼梦第五十四回)(5)

(87版《红楼》的元宵之夜)

因此,王熙凤的两个笑话,实际上第一个是上半部红楼的收尾,第二个是下半部红楼的开端。《红楼梦》无一字闲笔,当感到某个细节莫名其妙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它的深层含义。

(【跟着布丁读《红楼》】之121,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