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防寒小心一氧化碳中毒(取暖吃火锅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取暖防寒小心一氧化碳中毒(取暖吃火锅谨防一氧化碳中毒)(1)

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各医院急诊科获悉,进入冬季以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有所上升。

同时,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表示,省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提醒市民防寒保暖谨防一氧化碳中毒,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在密闭空间内长时间取暖、洗澡、开车、吃火锅、熏腊肉等。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不少医院甚至平均每周都会抢救这类患者。

近日,家住后湖的李师傅请员工吃火锅后,一桌人发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疑因一氧化碳中毒,被120紧急送往市汉口医院急诊科。该院急诊科主任胡红平介绍,近期,已接诊多位因吃火锅、取暖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元旦期间,该院急诊科还接诊了整夜在家开煤气灶卤牛肉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舱治疗后,才得以转危为安。

据了解,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有这些: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一旦出现中毒应该这样急救

市汉口医院急诊科胡红平主任提醒,保持室内通风是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即使室内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了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只要室内通风正常,也能及时排出室外。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严重。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随后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等症状。

中部战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黎华茂提醒,一旦发生有人员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将患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但要注意保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中重度中毒患者及迟发性脑病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李慧紫 通讯员何博

燃气公司支招

闻到可燃气体异味,立即开门开窗

长江日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张军 苏守明)冬天来临,煤气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中毒。燃气行业专家介绍,从成分来说,天然气和液化气本身不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但如果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

为避免在使用液化气过程中发生煤气中毒,武煤百江公司、武汉市天然气公司提醒市民:

保持通风。闻到家中有轻微可燃气体异味时,迅速关闭各截门和阀门,立即开门开窗,形成通风对流,降低泄漏的可燃气浓度。在开窗通风的同时,不要开关电器如开灯、开排风扇等。

定期检查和更换软管,软管使用期限不超过18个月。

定期检漏,常用方法是在接头处、管件上涂肥皂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要选择好安装燃气热水器的位置,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烟道通向室外,不得安装在浴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定期对燃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应及时更换。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查维护。

城管上门宣传

引导居民正确使用燃气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殷莉红 宋华华 肖莉)临近春节,各区城管部门联合燃气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燃气安全宣传活动,引导居民正确使用燃气。

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在宝安社区设置燃气安全宣传点,对子女在外就地过年的留守老人进行上门燃气安全检查,预防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燃管办走进黄鹂小区开展燃气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耐心讲解燃气安全知识,现场发放印有燃气“安全口诀”的布袋100余份;武汉开发区沌阳街城管执法中队印制4万份燃气安全资料册,在辖区21个社区(96个小区)出入口岗亭发放,普及燃气安全知识。

执法队员提醒,居民如使用瓶装气,应注意勤通风,不倒置使用钢瓶,不用开水烫钢瓶,定期更换软管、减压阀,用完及时关闭阀门;如使用天然气设备,应提高燃气安全防范意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用完天然气要及时关闭,遇到天然气泄漏的问题也不要擅自处置,一定要打天然气公司维修电话,请专业人员来进行维修。

民警深入社区

为独居老人讲解安全用气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张萍)“您老独自在家中使用煤气或炭炉做饭、取暖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月6日,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长青街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独居老人家中,讲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确保独居老人安全过冬。

当日,民警还对辖区相关企业、工地等安全设施进行了检查,宣传节日安全防范措施和常识。

作者:刘晨玮 李慧紫

来源: 长江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