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视知觉10岁前还在发展(儿童的视知觉10岁前还在发展)

儿童的视知觉10岁前还在发展(儿童的视知觉10岁前还在发展)(1)

图片来源:pixabay

(见习记者刁雯蕙)一般认为儿童的视知觉在6~7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儿童视知觉的发展在10岁前还没有停止。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黄艳团队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附属实验学校宋如郊团队,以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霖院士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Child Development上。

扑腾的翅膀会让天空中飞翔的小鸟的形状不停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始终感知到那是同一只小鸟。物体的整体拓扑性质正是描述这种在连续形变中保持不变的一种几何属性。1982年,陈霖在发表于《科学》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物体的整体拓扑性质是视觉系统首先抽提的一种基本属性,并证明了人类视觉对整体拓扑变化非常敏感。近40年积累的大量“整体优先”的证据大都来自于成年人,而整体拓扑知觉在儿童中是如何发展发育的并不清楚。

一般认为,儿童对物体的常见属性的视觉感知,如高频光栅刺激的视敏度、颜色、形状、大小等,在6~7岁时已经达到成人加工水平。研究团队历时3年多,采集了近800名6~14岁儿童的数据,发现“整体优先”的现象在中央和外周视野有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于中央视野,6~14岁儿童表现出整体拓扑加工优势,且和成年人无差异;但是对于外周视野,整体优先直到10岁才出现。

“该研究首次发现儿童的整体拓扑知觉在中央和外周视野的不同发展特征,同时也刷新了对儿童视知觉发展的传统认知。”黄艳表示。

临床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阅读障碍症和自闭症等一些脑疾病与患者的整体或局部知觉出现异常有关。对比正常人群和患者在整体和局部性质加工方式上的差异,有望明确相关脑疾病的视知觉变异特征,为将来脑疾病早期筛查提供客观的视觉异常指标,同时设计相应的视觉训练也可能成为脑疾病的早期诊治新方法。

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