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

《007:无暇赴死》领衔新一批引进片进入中国市场。

其中,《密室逃生2》也有望过审上映。

2019年的《密室逃生》创造了密室类电影的又一次成功。仅仅900万美元的成功,在能全球拿到超过1.55亿的票房,片方索尼影业自然是迅速给续集开绿灯,并且增加更多成本。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1)

《密室逃生2》已经在暑期登陆了北美等多个市场,即便在影市的复苏期,全球也已经拿到了4489万票房,基本能收回1500万的预算。

密室类电影一直有着低成本致胜的优良传统,因为绝大多数的戏份都在室内进行,而不用出外景。

而随着全球密室逃脱游戏的盛行,这个系列也成功结合流行元素,重新为密室片打开了新的窗口。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2)

在中国,《密室逃生》拿到了2.32亿人民币票房。对于一部小成本,又没有大明星,大特效的引进片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要知道,李安导演,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双子杀手》,同年也是2.36亿而已。

无疑,能成为黑马,和国内包括剧本杀在内的密室游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日常娱乐有关。这种新型娱乐模式和电影一样,都能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而比起电影更具优势的是,密室游戏不仅可以让人参与进去,不只是作为旁观者,而且有着社交功能。玩完一个游戏出来,指不定就能摆脱单身。

甚至有分析认为,这些新兴娱乐在抢影院的生意。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3)

电影要想反击,那就必须拿出看家本领。

那就是看得观众心跳加速,目瞪口呆,久久不能平息的好作品。

《密室逃生》系列其实远还没有达到密室片的极限,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限制较大的题材是越来越难拍,现在好像不加点科幻元素,故事都不知道怎么圆。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时代不能拥有一部《电锯惊魂》式的经典。

只要电影创作者能够保持激情与活力。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4)

对于中国电影亦然。

新兴娱乐产业的崛起,未必就是威胁,反倒是可以借力打力。

比如像《密室逃生》一样,将密室游戏可以利用的特点,融入到电影当中。

如果能有足够优秀的作品,又何必担心观众不愿意买票呢。

而且电影票再怎么涨价,也要比密室类游戏更便宜。

那么如何拍出好作品,就完全可以参考《密室逃生》是凭什么样的内容成功的。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5)

①紧迫感

除非是那种非常高端,造价不菲的门店,玩密室游戏通常的一个不足是,外部环境很难让玩家百分之百投入其中,即便是如今风靡的剧本杀,让玩家直接扮演一个角色。

因为玩家的始终很清楚地知道,游戏是假的,失败了也就失败了,时间限制也不会真的像篮球比赛一样,一分一秒惊心动魄。

这便是电影可以做到的,带领观众投身到故事中,即便观众知道那是假的,也能有莫名的紧迫感。

因为优秀的作品总能让观众移情于角色,当角色深陷困境,观众会为角色感到担忧,逐渐感同身受。

就算是突然看到一个人身陷绝境,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好奇。

就像《密室逃生》的开场戏。

一个男生正在玩密室逃脱游戏,但他要迫切地找到出口密码,因为身后的夺命机关正在向他步步逼近。

那么,一个悬念就来了,他能否逃出生天?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6)

《密室逃生》在制造紧迫感方面非常成功。

编剧的精心设计,导演的调度把控,令到每一场戏都张力十足。

而且“最后一秒营救”的设计很少重复。

第一关不但会被热死,直到最后几秒才知道,居然还会被烧死;

第二关看似没有时间限制,但一直不解谜就会被冻死;

第三关也没有时钟,但会因为地面空间不断缩小,最终体力不支摔死;第四关就是比较传统的到时间被毒死;

第五关则是把人类逼入极限,痛苦地晕死,而且还只留了一人份的解药;

第六关也比较传统,也就是呼应序幕,逃不出去就会被压死。

加上出色的剧情节奏,就能够让观众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就能体验到紧张刺激的快感。

这便是国产密室片必须做到的一个基础。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7)

②角色

能够营造出紧迫感,让观众一路保持高度集中,不忍离开座位上厕所,在这之后,就得深入到电影的一个核心。

那就是角色。

《密室逃生》用了一个很笨的方法,那就是首先让每一个主要角色有鲜明的特征。

注意,是特征,不是性格特点。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8)

两个黑人,一男一女,一个在上班,一个是学生;

两个白人男性,一老一少,设定都是社会底层,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一个高玩,唯一戴眼镜的人,当然看得多密室片的都知道,这种看起来带节奏的一般会死最快;

一个女神,颜值担当,也是吸引许多男性观众看下去的理由。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9)

然后就是如何介绍他们。

《密室逃生》用了一个很聪明的方法,把他们的前史融入到解密游戏,变成剧情的一个重要悬念。

这样,开场无需太浪费时间,只要简单说明他们的日常和生活状态,以及初步的一些性格塑造。

不算序幕,仅仅花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6位角色就聚在一起,开始进入主题了。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10)

随着游戏的进行,他们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展示。

而揭示角色前史的时候,影片也避免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那就是过度运用闪回,打乱剧情节奏。

当观众看得正紧张的时候,突然来了一段回忆,虽然是加强了角色塑造,但牺牲了观赏性,有些得不偿失。

《密室逃生》也用了闪回,不过每个人的闪回都只是几秒钟的片段,不干扰节奏的同时,还能加强悬念。

到正式揭示角色前史的时候,只需要台词解释,观众便豁然开朗。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11)

③不滥用“人性”

密室片很惯用的一个主题表达就是,在极端环境中,人性的黑暗会暴露无疑。

同年的《饥饿站台》就是,因为新鲜的脑洞而吸引了不少的关注,不过太过老套的议题,以及太过于明显的社会隐喻,令到这部密室佳作差了些火候。

《密室逃生》固然也有老套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观设定还是幕后大佬抓人来玩游戏的一套,如果最后反转,变成真的只是一场密室游戏,对,就像《心理游戏》那样,说不定会有更高的口碑。

但有一个比较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剧情没有滥用人性。

没有让被困的几个人一下子就变得很自私,然后各种矛盾冲突。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12)

女神阿曼达给了期待人性之恶占据主导的“小丑们”一记重拳,一开始几个人是比较团结的。

当然是有在铺垫有人其实是利己主义者。

到了中段小黑妹学霸和其他人产生矛盾,也不是人性之恶在作祟,而是她有不同的想法罢了。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13)

当然人性丑恶的部分还是有的。

这几乎是密室片的统一议题。

但它没有强加在每一个角色的身上,而是通过铺垫,慢慢把自私自利的本性给逼出来。

正常人都想成为正义英雄的,但是到了极端情况,情况便会发生变化。

就好像塑造一个反派角色,无缘无故变得很快,只会是脸谱化的存在;

而展示一个黑化的过程,角色便有了人性化的一面。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14)

总结起来就是,氛围节奏做到位,角色塑造恰到好处,主题不要太老套,能做到这三点,哪怕是网大,也至少是一部及格水准的作品。

与其跟风早已泛滥的综艺真人秀,不如尝试用电影的方式创造突破。

一旦突破,那便是开创者,而非跟屁虫。

密室逃生电影最后活了几个人(把剧本杀变成电影)(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