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黄柱 吴青朋 王奇峰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但唐静

掌上咸宁报道

10月14日,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第三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在恩施州落幕。经过市州初选、品牌培育实训营、半决赛、决赛环节,我市9个地理标志获奖。其中,赤壁青砖茶荣获地理标志金奖。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1)

赤壁青砖茶最早在宋代景德年间有文字记载,最晚起源于1006年,是现代砖茶的鼻祖。赤壁青砖经过揉捻、晒制、蒸青等10多道工序72道工艺,多次发酵,高温蒸煮,在100吨以上的压力下压制而成,是目前全世界紧压茶程度最强陈化效果最好的黑茶品种,工序独特、极耐贮藏、特色鲜明。目前,赤壁市已开发出袋泡茶、巧克力砖茶、速溶茶、功能茶等100多个品种。

此外,咸宁桂花、崇阳黄精、通山麻饼、赤壁猕猴桃、崇阳白茶、崇阳香榧、通山香榧、通山油茶等8个地理标志获优秀奖——

咸宁桂花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2)

咸宁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桂花之乡”,古树分布、种植面积、品种数量、鲜花品质、鲜花产量均国内领先,桂花文化底蕴深厚。咸宁桂花资源丰富,全市有百年以上古桂花树2000余株,占全国古桂数量的90%以上,树龄50年以上的桂花树1万多株。

崇阳黄精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3)

黄精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效,还可以调节血糖。随着蒸晒次数增多,颜色越来越深,药性越来越好。崇阳黄精是全县重点培育的中药材产业,可谓是脱贫的大功臣之一。截至2020年9月,崇阳县中药材推广种植3.39万亩,遍及9个乡镇,年产值2.4亿元,6000多贫困户通过中药材产业脱贫增收。

通山麻饼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4)

据《通山县志》载,大畈镇是通山麻饼发源地,故统称“大畈麻饼”,其生产历史最早溯源于明末清初,距今有370多年。制作大畈麻饼共有18道工序,因其香甜清脆、味纯独特,一直传承至今。

赤壁猕猴桃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5)

赤壁市是中华猕猴桃的主要原产地之一,自1980年从新西兰引进“海沃德”猕猴桃进行大规模商业栽培以来,已有近40年的栽培历史,享有“全国猕猴桃良种繁育中心”“中国猕猴桃之乡”等荣誉称号。目前,赤壁已有猕猴桃种植基地面积6.2万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

崇阳白茶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6)

崇阳是长江流域以南茶叶种植适宜区,为幕阜山名优绿茶和边销茶主产区。2017年获“全国采茶重点县”。崇阳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其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2-5倍,其营养价值更高。

崇阳香榧、通山香榧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7)

香榧属乔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香榧果的价格一直为我国坚果之首,2007-2011年为120-150元/斤,近年来也是稳中有升,被誉为“摇钱树”。在浙江诸暨一带流传着“一年种榧收千年,一代种榧百代享”的农谚。目前,崇阳香榧种植基地已发展到万亩规模。除香榧坚果生产外,已将香榧酒、香榧油、香榧面膜等纳入产业规划,计划打造一条具有崇阳特色的香榧产业链。

通山油茶

咸宁市有什么土特产(咸宁九大特产在省里获奖)(8)

茶油、茶油籽、洁面膏……在通山,小小的油茶果被充分挖掘,可谓全身都是“宝”。油茶籽压榨出的茶油,作为高品质食用油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初榨之后,茶籽饼粕可应用于农药、医药、日化等行业;油茶基地可开发乡村旅游,发挥生态的经济效益。

此次比赛是湖北省地理标志工作成果和地理标志独特魅力的集中展现,充分展示了湖北地理标志品牌形象。据了解,湖北省知识产权局自2019年起在全国率先以“地理标志”为题举办赛会活动。目前,赛会活动已举办三届,累计325个项目借赛会东风、积极开拓市场,越来越为国内外消费者熟知、喜爱。

责编:张欢

编审:向东宁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