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教育思想(论语中传统教育智慧)

(十二)孔子教育培养君子人格王廷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孔子教育思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孔子教育思想(论语中传统教育智慧)

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十二)孔子教育培养君子人格

王廷信

子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学而.子罕》)在这里,孔子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人格,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条目主要意涵:①君子有庄重、笃学、忠信、改过的品格。意思为:孔子说,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上要笃学而不要固执已见与孤陋寡文;要以对国家忠诚与对友人诚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在这里,孔子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就从庄重认真、勤奋笃学、忠诚爱国、诚信待人,同道交友和改过目新等方面努力做人。②仁义、智慧与勇敢是君子的主要美德。意思为: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我一样也没有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是先生说他自已哩。在这里,有仁德的人以仁为已任而不考虑个人得失;有智慧的人能认识事物规律而不迷茫,勇敢的人见义而勇为无所畏惧。孔子提倡仁、智、勇为中华君子的三项美德。

结论:孔子在《论语》中讲君子人格达109处之多,提出诸多君子属性,归纳起来君子人格具有仁、义、礼、智、信、勇等特征。其他孔子还提出: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特征都是仁德特性的延伸。孔子教育培养君子人格的教育目标,在中华教育发展中影响深远,为中国历代英才辈出与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代理学家邵雍有对君子的赞美诗为证:

君子存大体,小人无常心。

於人不求备,受恩唯恐深。

何者为君子,君子固可修。

是知君子途,使之从之游。

注:《<论语>中传统教育智慧》的“读经典悟人生”部分告一段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