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30分钟阅读一本书(10分钟讲完如何阅读一本书)

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当代最有用,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看专业书,我们在通过阅读学习知识、技能。看小说,我们通过阅读获得有趣的体验。看新闻稿、公众号文章,我们可以获取资讯。

但很多人在阅读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最常见的就是:读了很多书,却总是记不住!合上书后,说不清书里讲了什么。或者读完书过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读了就忘,那不等于白读了吗?

其实,大多数人忘得快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没有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导致读书效果差。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高效的阅读方法。

这些方法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的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4,是同类中评价最高的书籍之一。很多读者看完评价“刷新了世界观”、“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

如何用30分钟阅读一本书(10分钟讲完如何阅读一本书)(1)

这本书到底讲什么呢?简单来说,它介绍了3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1.检视阅读

第一种阅读方法叫检视阅读,也就是快速略读。

你能在10分钟内快速阅读一本书,说出它的大致内容吗?学会检视阅读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快速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

既然是略读就不可能所有内容都看,我们需要看那些能帮我们迅速找到重点的部分,包括书名、序、目录,以及书的索引。

作者通常会在序或前言中说明这本书的主题,写这本书的目的。从书名和序中,我们可以知道书的类型。这是一本实用书籍?还是文学类、或者社科类书籍?

通过目录,我们可以快速了解书的架构。书的目录就像一幅思维导图。看索引,可以了解一本书的重要词汇。

看完这些部分,我们基本可以掌握一本书的大致内容,做出判断是否要继续阅读这本书。

如何用30分钟阅读一本书(10分钟讲完如何阅读一本书)(2)

2.分析阅读

在大概了解一本书之后,我们要怎么全面地阅读一本书呢?这就需要第二种阅读方法——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第一步是找出书的架构。

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把一本书的各个部分列出来,第一部分讲什么,第二部分讲什么,再列出各个部分的纲要。这就像是庖丁解牛,了解一本书的骨架。

分析阅读的第二步,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一边阅读,一边找出书中的关键字词,与作者达成共识。比如《国富论》中的资本、劳工这些概念,你对词语的理解是否和作者相同?

此外,还要把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哪些是最重要的句子?通常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这些句子构成了这本书的血肉。

仔细分析书中重要的词汇和句子,理解它们是如何说明主题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分析阅读就算是完成了。

如何用30分钟阅读一本书(10分钟讲完如何阅读一本书)(3)

3.主题阅读

最后一种阅读方法叫做主题阅读法。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确定一个主题,然后阅读许多相关的书籍。当我们希望通过大量阅读来系统学习某个领域知识的时候,就可以用主题阅读法。

做主题阅读之前,我们先要确定书单。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检视阅读快速筛选书籍。

确定好书单后,我们再根据主题,通过检视阅读找出选出的书中跟主题相关的章节。一本书不大可能所有内容都和我们的主题有关,筛选章节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最后我们根据主题确定一系列能够把主题讲清楚的问题,用书中的内容回答这些问题。

具体怎么做呢?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想研究如何高效学习,怎样用主题阅读法实现呢?

第一步,确定书单。通过检视阅读筛选出《如何高效学习》、《学习之道》等10本书。

第二步,确定问题。围绕高效学习这个主题,我们提出三个问题:

1.为什么我们需要高效学习?

2.高效学习的原理是什么?

3.有哪些高效学习的方法?

最后,我们用这10本书中的内容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做完这三步,相信你对高效学习已经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了。

如何用30分钟阅读一本书(10分钟讲完如何阅读一本书)(4)

至此,关于阅读的3个方法就讲完了。事实上,这3种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看到,做主题阅读时,就运用了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

最后要说的是,读书并不是一件死板的事,如果严格按照条条框框去读书,很多人可能就崩溃了,读不下去了。其实,只要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运用这些技巧,阅读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阅读是我们终身学习,提高自己最重要的途径。读什么书,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会高效阅读,等于别人还在用自行车,你已经开上汽车了!

看到这里的朋友是真爱无疑了,如果觉得对你有用就请给我点个赞吧!

作者信息:嚎哥写作,每年阅读100本书籍的终身学习者。希望通过阅读不断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