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四面环水古镇(广西南宁市隆安县有个)
雁江镇,位于隆安县西北部,距离隆安县城17公里,距离首府南宁108公里,是右江沿岸著名的老商埠。提到雁江就不得不提近几年闹得很沸腾的老街修复,重整雁江这座沉睡两百年老牌商埠。
雁江镇始建于明代中后期,起初由一户渔民在江边停靠,附近的村民看见渔民打鱼收益好也就跟着渔民打鱼为生。这户渔民也是个好心肠,村民们来投奔就把打鱼技术囊身相授,以至于前来此地的村民越来越多。渔民不仅打鱼技术好,造船工艺也颇有成就,打鱼造船就成了渔民的主业。
村民们打鱼回来,吃不完的就跟同伴们以物换物各取所需,而附近有的大户人家听说此地鱼肥肉鲜美,都打着轿子过来买村民们打回来的鱼。方圆十里内的大户人家都知道这里的鱼肉鲜美后都结伴而来,就是为了吃一口这里的鱼,直到后来商贩们觉得有利可图就前来此地收购,这里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水产品交易场。
渔民在江面上打鱼,水面上荡起层层微波,岸边的青山绿树形成一幅幅天然画作。明朝一秀才落榜生悻悻而归,路过此地时看见一群大雁正往南飞过冬,站在小船头摇头晃脑的即兴作诗。
吾生寡依登进士,
落意游喻亦枉然。
仰天清影飞如雁,
何意嘲尔壳望江。
渔民们没有文化,听不出秀才念的是什么意思,只听懂雁和江两个字,看看天上的大雁和江面打鱼的渔民,也大致听得懂赞美这个地方,雁江这个名字就从此而来。
科普一下秀才落榜生与恩科进士,古代考试制度为书童、秀才、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书童为学习生,初级考试合格后升为秀才,秀才参加乡试通过后升为举人,举人参加殿试通过为进士,通过进士后基本上就是铁饭碗。探花、榜眼和状元的排名不以成绩排名,而是以监考皇帝的心情排名。秀才落榜生就是考不上举人而落榜,皇帝为了安慰参加乡试的秀才们而折选一两位秀才册封恩进士,恩进士也就是安慰一下秀才,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游玩古镇或者参观古墓的朋友,看到有牌匾或者墓碑上有恩科进士或者登科进士,这只是在自家族谱上炫耀,并没有官方认可。我老家那桐镇那门村就有光绪年间册封的太学生牌匾,老宅大门上的这块牌匾一直都保留着。
明末清初,后金在降将吴三桂带领下清兵入关,崇祯帝自缢身亡,北方明朝廷覆灭。此时的南明朝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登基,史称永历帝。永历帝被清兵追得脑混乱状,从肇庆躲到梧州、桂林、邕州(南宁),逃往田州(百色)的时候还在雁江这个小地方小住一夜,若不是清兵追得紧,恐怕雁江这个小地方都称为南明朝永历帝安养生息之地。
清朝中期,雁江的水产品交易越来越旺盛,特别是雁江的鱼传遍方圆几百里,于是民间就有雁江鱼的美誉。清朝中后期,人们能够前来雁江这里吃上一顿鱼肉都感到三生有幸,只可惜雁江鱼只是民间传说,这份手艺没有能够传承下来,雁江鱼也就没有人再提起。若是现在还有雁江鱼的制作手艺,定能够打出雁江美食的一副王炸。
随着水产品交易越来越红火,前来雁江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一些人干脆就在雁江这个小地方安家落业。有商业头脑的人开商铺,茶楼,客栈,逐渐成为有江边最繁华的码头和商铺。更有大地主购买土地,开发最早的楼盘售卖给前来雁江落业的外乡人。起初由几户渔民形成的交易市场,清朝中末期举世闻名的老商铺,历经近两百年时间。最繁盛的是民国时期,当时全国富饶的地方都在日军的控制之下,唯有偏禺一方的广西较为稳定,使得雁江这个小地方能够稳定的发展。
解放后又把雁江这个两百多年的老商埠登上新的台阶,只是到了近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形态的驱动和冲击下,始建于明朝,崛起于清朝,兴盛于民国,繁盛于7、80年代的老商埠走向落寞。新式楼房替代传统的民事故居,雁江老街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也在社会新潮的侵蚀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清代和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老房子也就被人们给忽视,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缮,有些破烂不堪。
改造过后的雁江老街,打着雁江古镇的旗号重整200老商铺,当看到这等改造后有所失望。原貌改得面目全非,看不到古镇的气息,更看不到历史遗留下的痕迹,有的就是接近欧美风格的小城风情,说雁江古镇还不如说是精心改造成的欧式小城。
那朗的传统民居,看着就是舒服,保留下岭南风格的古建筑,又带有壮乡的民居文化。老建筑看着要自然坍塌,需要保护,需要修缮,前提是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古镇给人的印象里,就是灰石砖承重墙,木质架梁还有青石瓦的古建筑群。
比起老街阔斧沉舟的改造,还不如朴质又原生的乡下。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原始的乡村劳作,美丽的自然风光,固然没有诗与远方但有田园牧歌。说到广西旅游还真有些不可思议,几座山一条河打个围墙修建收费处,旅游业成为产业,旅游业为主打产品永远发展不起来,盈利最大的却是旅游行业的附加产业。旅游只是个噱头和吸引,附加产业盈利才是旅游发展的根本。
推荐一下老家的美食卷筒粉,广西人最爱吃粉并有三大粉系,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卷筒粉是民间最常吃的一种。只不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农村几乎很少亲手制作卷筒粉,想吃卷筒粉的都要去馆子吃。记得小时候小林有一家卷筒粉馆子,制作的卷筒粉很好吃,每天都吸引很多的食客。20里开外的人都喜欢去吃,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去那家馆子吃一根卷筒粉感到自豪。后来才知道那家卷筒粉火爆的原因,老板的儿媳妇是当年小林乡的乡花一朵,出门在外20年,忽然想起家乡了。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