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提倡的礼指什么(儒家的礼指的都是什么)
文:悠然阅读
儒家思想认为“礼”是制乱的根本,天下所有的人如果都遵守了“礼”,那么就是儒家心目中的“完美世界”了。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三礼第五》中认为,儒家这种靠“礼”来治理天下的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那么这个“礼”到底指的都是什么呢?儒家所说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三个方面。
儒家学者认为,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互相之间没有分工和配合,于是大家就争起来了,社会也随之动荡。这个时候就有“圣人”站出来,给大家定出一套“礼”。让大家按照等级的高低和长幼的次序来分配吃穿住用,分配每个人应该做的工作。如果不按照这种规定去做,就会受到严厉的制裁。这种“礼”叫人控制自己的行为,建立起整个社会的秩序,所以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自古以来人们敬畏天,天高高在上,人们认为天能掌管人间的生杀赏罚,就会对天进行祭祀活动。地生万物,如果大地的生产不够了,就会闹饥荒,所以大地的力量也引起了对地的信仰。
古时候天子诸侯祭天地、祭社稷山川,都是这个原因。
儒家学说认为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庆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怀德,努力去作报答。儒家还对亲人去世以后丧礼如何进行做出了种种规定,最主要的比如三年守孝之类,也是建立在感恩的基础之上。并且还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规定了丧礼的隆重程度的不同。儒家的这种“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
儒家对日常生活中很多大事的程序也都有着自己的规定,比如婚礼、宴会等。我们对待朋友、对待君主、对待父母、对待兄弟姐妹、对待子女以及夫妻之间,都有相应的“礼”,都有儒家的规矩,比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我们平时吃饭、喝茶、言语、行动,也都有一定的规矩,要符合“礼”。儒家的这些“礼”,就应该归于社会风俗习惯一类了。
儒家所说的这些“礼”,很多并不都是实际施行的,而是他们追求的理想,是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世界”中才能够适用的行为标准。
我们如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儒家学者们想象中的“完美世界”的情况并不相同,人们的生活也跟着发生变化,很多“礼”就没有必要再施行了。
朱自清先生说,“不近人情的伪礼,只会束缚人”。所以我们现在要辩证地看待儒家的“礼”,有些“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必须要在我们手里发扬光大;有些“礼”是繁文缛节,是封建的糟粕,我们要加以摒弃。
汉代以后的儒家学者学习“礼”所用的“教材”有三种“经”和很多的“记”。三种“经”指的是《仪礼》、《礼古经》、《周礼》,其中《礼古经》已经失传了。《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所做,其中《仪礼》讲当时“士”的“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混合物;《周礼》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是儒家学者心目中完美世界的状态。
“记”是儒家学者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以及“礼”的理论著作。他们讲述的“礼”,有在现实中实施的,也有他们理想中的,又叫做《礼记》。
《礼记》是一个概括性的名称,包括《礼古经》的一部分,也包括汉代儒家学者所写的很多文章,但是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大戴”,指的是西汉儒家学者戴德,“小戴”,指的是戴德的侄子戴圣,两人都是当时的《仪礼》专家。由于《小戴记》里边的内容更容易一些,被后世更多的人诵习流传,所以现在我们再读《礼记》,基本上就是读《小戴记》的内容了。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中收录的十三堂古典文学常识课,仿佛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把一部部经典著作的面貌逐渐勾勒清楚,显现在我们面前。他不对经典的内容做过多的分析研究,而是原原本本地把每一部经典的来历清楚地告诉我们,给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最入门的基础知识。
#创作挑战赛##我在岛屿读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