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

□姚桃娟

陈家岙在哪里?它位于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辖区内,与名闻遐迩的滕头村同处两山间的狭谷平原,滕头在山南,占地理之优势;陈家岙在山北,处地位之劣势。为什么一般种在村口的香樟树,在这里却种村中间?为什么一般村种的是讨个好口彩的风水树,这里却种着苦味的苦槠树?古村探幽,发现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与众不同的古村落。

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1)

缘起 陈家女儿成了陈家岙新居民

陈家岙村的东边新兴了两所大学,前两年在大学任教的年轻人陈佳佳,为方便上下班,买下了靠近学校的一幢农村別墅房。今年上半年装修完毕,乔迁新居后,多次邀请我前去作客。八月份她放假在家,尽管天气炎热,我们还是定了某一天驱车前去。

按导航,汽车从村后马路往西开,再驶入村中道路,往东开,就到了陈家。村子在山脚下,村的西边是统一建造的别墅区,东边则是农民自建的房屋,有小屋,也有别墅。陈家别墅在村子东边。只见别墅三开间宽三层楼高,自成庭院,很是开阔气派。我们戏说,陈家人住进陈家岙,真是缘份啊。美中不足的是装修时,卫生房没有搞好,时时冒着一股非常难闻的臭气。参观完她的新居后,就在她家吃中饭,她妈妈烧得一手好菜呢。饭后,午休。下午,我因为身体微恙,就在她家里看电视看书,老孙说,他去爬山。

太阳落入西山,余辉笼着新居,周围安静极了,只有她家里两孩子嬉戏说笑的声音。这时,老孙汗流浃背地回来了。他说,山上有几棵几百年老的老树呢,陈家人都说没有见过。没想到这几棵老树仅是故事的引子。

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2)

探幽 与百年老树合个影

十一期间,宁波北仑又出现阳性病例,出市出省的旅游去不了,那七天时间去哪里走走呢?我想到了陈佳佳家的“农家乐”,对,就去奉化三日游,溪口及周边村子走一走。

在这三天里,我们重游溪口,游览新景点青云村,拜访弥勒道场岳林禅寺。勤快的老孙还做了件大好事,堵住了她家马桶的漏气口,捂住了难闻的臭气,赢得她家人交口称赞。晚餐时,你倒一杯,我敬一杯,把老孙喝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当然这几天,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见到了“山里的那几棵老树”。

傍晚时分,山风微拂,假日的天气不躁不热,我约上佳楚母女俩,一起去村里走走,沿着村中道路往西,再折上一条上坡的水泥路。路的两边都是一幢幢连成排的别墅,路边墙脚种上了桂花树、马缨丹、五针松、茶花等行道树木,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冒出来的小花草。别墅的主人曾种过马兰,这时马兰雏菊一样的小花开得星星点点,颇为清新可人。而一点红已鼓起了像蒲公英一样的种子球,等着清风传播种子。小雅欣看着,听着,鼓着腮帮子吹,趣味盎然。

我们仨一边走一边玩,不知不觉地走出了别墅区,马路也渐渐变窄。这时,抬头猛见前面几棵很有年份的香樟树,再看看路的左边,脚下是高坎,溪水缓缓流淌,过桥,一座房子上标识着“陈家岙文化礼堂”。我们快步朝大树走去,只见四棵香樟树,两两成对,曲尺形耸立在路的两旁,一条路就是我们脚下在走的,另一条则是与之垂直相交的,斜斜地横伸向西山坡。这四棵香樟树既构成了两扇大门,又像两对卫士站立在大门旁,守护着这片土地。树牌显示树龄150年,也就是大清朝时先人们种下的。我与150岁的香樟树合了个影。心里在嘀咕着:这“两扇大门”应该是进村的村口呀,为什么会在村中呢?山里天色暗得快,拍完照,我们就折返回来了。

回到陈家,我马上跟老孙说:“我们去山上啦,见到150岁的香樟树啦,一共有四棵,就像两扇大门一样。”哪知老孙说:“不是,还要上去,那棵老树有近400岁了。”

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3)

再探 半山腰的古井、老树

国庆期间,老孙只做了一大半的好事,堵住了两只卫生间的臭气,还有一只卫生间因为材料用完,没有维修,约了下次再来。于是在11月初,我们又驱车前往陈家岙。

上午老孙完成了“堵臭气”作业,下午我俩就一起上山看老树去。走过别墅区,走过老樟树,路的左边有一座厂房,路的右边是80年代的楼房、老屋,还有更古老的泥坯房,甚至出现一座老坟,有点荒凉。

再往上走,眼前忽然开阔起来,水泥路弯向左边的一座高大老房子,后来看到是陈家祠堂;向前的小路伸向参差散落的几户人家。“喏,老树到了。”我们快步走向前去,看到一棵古老虬劲的大树,树干粗壮,枝叶稀疏,树干背阴一面布满了绿色青苔,愈发显得古朴。它几乎是平行地扑向下面的一潭水,像极了蛟龙喷水。这潭水应该是地下水形成,而非地面溪水,否则正上方的树怎么长成呢?老树和水潭之间约有一层楼高的落差,新围起了一圈高高的护墙,可以拾级而下到井底,做个“井底之蛙”。看得出当地村民对老树、古井的尊重和爱护。走近树身,才看清树上挂的树牌:苦槠树,树龄365年。365年?那就是大明朝的遗民呀。

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4)

围着老树古井走一圈,我们来到祠堂边的一片树林,这里有七、八棵树,树干笔直粗壮,树冠苍翠,枝叶间长满了壳斗状果实。它们身上也有树牌!显示:苦槠树,树龄150年 。古村一般种金钱松、银杏树等风水树,为了讨个好口彩,为什么这个古村的先人却偏偏种苦苦的苦槠树呢?我在心里又打了个结。

从祠堂门口经过,走过一个高坎,没想到居然出现一片比较平缓的山地,一条横在半山坡的机耕路,把这片山地上下分开。上面片区大,下面片区小,都种着萝卜、青菜等农作物。路的下方有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在给青菜施肥。我们就攀谈了起来。“阿拉祖上是斫柴过来的,日脚是过了交关苦。格山生了交关凶,一落雨就要冲掉嘞。”老伯一面指着山,一面说着。我惊讶于他说这山凶时,口气一点儿都不带抱怨,反而带着亲情,好像在说他脾气暴躁而又给了他无限恩情的父亲!

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5)

在与老伯的交谈中我竟读到了一个古村的过去与现在:陈家岙村大概有300多户人家,基本姓陈。靠山吃山,祖上寄居于半山坡,以斫柴卖柴为生,日子过得非常穷苦,吃不饱穿不暖,住的都是泥坯房,祠堂东边那间两层楼的木结构楼房(现在看到已破败不堪),是村里一个教书先生家的,是那时村里最好的房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农民才盖起新楼房。几年前,新农村建设,半山腰的民居集体搬迁至山脚下,农民住上了别墅房。这片地基返回山地,种上庄稼了。村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6)

一番交谈,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原来古井老树半山腰这里才是陈家岙曾经的村中心!原来四棵香樟树守护的祖祖辈辈村里人,全都搬迁到了四棵香樟树之下的“村外”!原来陈家岙的祖先生活过得实在太苦了,苦槠树果子丰富的淀粉,能填充一下他们饿得咕咕叫的饥肠!

回来的路上,我的脑海中一直盘旋着陈家岙的过去和现在,从种苦槠树到种桂花树的生活历程,陈家岙村房子往下移,村民生活品质往上提……这一切实实在在给我上了一堂“新时代新农村”生动的理论教育课!我想,我要把它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人走进陈家岙,了解陈家岙。

溪山隐逸深度解析(晚潮探幽陈家岙)(7)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