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棋耍大牌谁最厉害(少年棋手与田大师过招)

弈林往事|与田大师过招

▓ 梁平

我幼时习棋,既受“胡一刀”影响,也得益于生活在石头城“弈林”。何谓“弈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朝天宫至水西门一带,民间象棋高手多“盘踞”在此,最著名的许氏棋摊就在朝天宫。那个年代,民众文化生活贫乏,下棋是成本最低、最有趣味的娱乐方式。

弈棋耍大牌谁最厉害(少年棋手与田大师过招)(1)

旧时棋摊 东方IC图

摆棋摊的许老,名闻石头城,他肚子里有墨水,写得一手好字。他脸上浓密的长须已然全白,外型颇似金庸《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他为人和蔼,从不发脾气,还会讲古典笑话,一身的仙风道气,活得像个神仙。他的棋摊生意一直红红火火,自然与他的文化底蕴有因果关系。很多人看他摆个棋摊,收入颇丰,也三三两两在朝天宫周边效仿着摆摊设点,但存活机率甚低,不过三个月,因门可罗雀而卷铺盖走人。唯独许老的棋摊不用吆喝,每天一席难求。

我儿时读书的丁家巷小学,距朝天宫一步之遥。每天放学,同学们回家做作业了,我照例要到棋摊溜达一圈,看高手对弈。我那时下棋已成瘾,小小年纪的每天不摸棋子,心里就难受。我的书包里长年放有一副象棋、几本棋谱,上课时经常在课桌的抽屉里排兵布阵,暗自打谱,一次次被老师抓了现行,一次次没收了象棋。有些同学私下里笑话我是“棋呆子”,我懒得和他们理论,我幸福地活在驾驭千军万马的世界里,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将军,不和不懂我的人一般见识。

我那时对棋艺的爱好已达到痴迷程度,几近走火入魔。

弈棋耍大牌谁最厉害(少年棋手与田大师过招)(2)

关于梁平下棋比赛的报道

棋有棋道,如京剧、相声等艺术形式一样,也有“流派”,也有山头,拜在谁的门下,当谁的弟子,境遇也有所不同。儿时的我,初学棋艺不谙棋道,谁领着我征战,我就挥师出征,全然不晓门户之见。

忽一日,师长程春华先生说,带我去田老师家下棋。我惟命是从,随其而往。

待到了位于朝天宫旁的止马营2号的田老师家,我才晓得,这儿离我家不足一公里,只隔着一条巷子。进得田老师家,有院落,有花树苗木,还有专门下棋的厅堂,是个大户人家,完全是我见到的另一个世界。

程老师把我介绍给满屋子的大人,说梁平小朋友酷爱下棋,往后仰仗各位老师关照提携!众人打量着虎头虎脑的我,我没见过这阵仗,头不敢抬,目不邪视。不过,我隐约感到,这里的人说话的方式、气氛完全不同于棋摊。

后来的后来,我才知道儒雅的田老师是一位文化人,因喜好棋艺,又具经济实力,家里便成了象棋“道场”。每天这里棋人荟萃,高手扎堆,在此切磋棋艺、品茗聊天。最关键的是,能来到这里下棋的人均非棋坛等闲之辈,都是各个山头的“老大”,比如棋坛名宿高源林,绝对是威慑八方的名将。他们这些棋人俗称“御林军”,用现在的话说是“体制内的棋手”,他们从不去棋摊与江湖棋手过招,骨子里不大看得起体制外的江湖棋手。当然,我这个小不点儿从夹缝中进到这个圈子,身份另当别论。

大人们谈笑风声,大抵说的都是棋坛的事。我竖着耳杂听着,一切都觉得新奇。过了好一会儿,田老师说:“我来和小棋手下两盘棋。”

弈棋耍大牌谁最厉害(少年棋手与田大师过招)(3)

南京市体委颁发的立功证书

我毕恭毕敬摆好棋阵,田老师示意我先行,我顺手架上中炮,先行布局。田老师还以顺手炮,形成对攻阵式。弈至中盘,田老师施出弃子术诱我贪食,我将计就计,佯装取食却另出一招破去其士象,令其城池告急。田老师势在骑虎,放手一搏,采用金蝉脱壳术化险为夷。第一局以和局终结。

第二局,田老师仍摆出一副大将风度状,让我先行。此役我改为飞象局起步,田老师还以过宫炮应阵。弃至中盘,他企图“炮辗丹沙”置我于死地,招法奇诡突兀。杀得性起的我,只是“装呆”全然不顾一旁程老师递来的眼色,挺兵跃马“独劈华山”。这么着他来我往,拼搏甚烈。一旁观局的大人们,个个神情惊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弈棋耍大牌谁最厉害(少年棋手与田大师过招)(4)

象棋天才少年梁平转行当记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