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

南明(1644—1683年)是明朝被起义军推翻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共历四帝一监国,存续40年。沿用“大明”国号,史称“南明”。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1)

南明形势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结局却不期而然。与南明一样,南宋政权(1127—1279年)也是偏安一隅的政权,也面临南北对峙的形势,甚至连南北双方的民族属性也十分相似。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随即,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共历经七世九位帝,存152年。南宋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而南明却风雨飘摇、王祚短暂,其历史原因值得深思。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2)

南宋形势图

一、南宋与南明的内部因素

(一)皇权法统

靖康之变后,金兵撤出开封时,曾册立北宋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让他替金人统治黄河以南地区。尔后,宋旧臣拥立赵构在开封即位,迅速树立起政权的合法性。宋朝法统得以延续。虽然后来南迁,但任保持了文化正统地位。

南宋皇帝继统有序,皇权较为稳固。宋高宗、宋孝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宋孝宗专心理政,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干淳之治”的良好局面。后继者宋光宗开始,朝政开始腐败,前有后宫干政,后有权臣把持朝政。尽管如此,皇权依然比较稳固。此外,南宋皇帝在位时间相对较长,如宋高宗在位35年,宋宁宗在位30年,宋理宗在位40年,他们在位时间较长,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发展。

南明政权是在明朝灭亡后,由明朝皇族残部聚合而成,虽然得到了旧贵族和地主阶级的支持,但其并非如南宋一样是南迁政权,其法统地位自然不如南宋。况且北方还有农民起义军建立起的政权,因此,南明政权无法得到南北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同情。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3)

另一方面,南明皇权也并不稳固。南明皇帝弘光政权(1644—1645)、隆武政权(1645—1646)、绍武政权(1646)、永历政权(1646—1662)等政权之中,只有朱由榔维持政权超15年,其余都政权仅维持一两年,充分说明南明政权王祚短暂,皇权不稳。1645年,新建的南京朝廷,就发生了“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三大疑案。唐王隆武政权、鲁王政权、唐王绍武政权、桂王永历政权、韩王定武政权等。他们为了争正统,互相排斥,特别是南京失陷后,南明四分五裂,缺乏统一领导核心,不能合力抗清,最终难逃覆灭。

(二)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是造成宋金、南明与满清南北对峙的原因,同时也是决定其政权存续的重要因素。北宋的灭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南宋政权顺势而为,充当了抗金主力军的角色,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如李纲、宗泽领导的抗金斗争。宋政府南逃后,北方人民结成巡社、民兵,武装反抗金军的残酷统治,涌现出以红巾军、八字军、五马山寨义军为代表的义军的抗金活动,有力地牵制了金兵的南下,从而支援了新建立的南宋政权,使它有可能站稳脚跟。在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军民的抗金斗争成为南宋军民的首要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内部矛盾,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南宋政权也成为军民抗金的柱石。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4)

抗金英雄李纲

虽然同样面临着异族的入侵,但南明并没有形成肩负起抗清责任。弘光政权建立,南方各地人民积极拥戴,把恢复祖国河山、拯救人民苦难的希望寄托在这个政权身上。(徐鼒:《小腆纪年》卷五)弘光元年(1645年)清朝再次宣布薙发令,江南一带掀起了反薙发的抗清斗争,清军后方发生动乱,一时无力继续南进。而南明政权忙于争夺正统地位,严重的党争内耗与地方势力跋扈自雄,以及对义军的仇视,使得南明没能肩负起抗清重任,错失有利时机,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只能被清军各个击灭。

(三)能臣良将

自古以来能臣良将是政权稳固的基础。南宋有经过抗金斗争锻炼的良将,如韩世忠、岳飞、张浚、吴玠、吴璘等。他们粉碎了金人南下企图,力挽危局。抗金名将韩世忠黄天荡之战,抗金名将岳飞健康之战,以及张浚、吴玠、吴璘等在陕西一带的抵抗,使金人南下失败。当然,南宋统治阶层内部也有秦桧这样的奸佞之臣,他向宋高宗建言,“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的主张,劝其求和。即便如此,统治阶层内部的争斗,并没有影响到皇权统治。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5)

《精忠岳飞》剧照

南明弘光政权,系由东林党和阉党两个集团所组织而成。两派争权夺利,致使政治腐败。政府勒派军饷名曰“助饷”,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政治昏暗已达极点。当然,也有兵部尚书史可法这样的能臣,提出大政方针是“亟召天下名流,以收人心”(夏允彝《幸存录》卷上,《门户大略》),不要以“江南片席地,俨然自足”,而要“复故土以光祖业”(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卷一《请进取疏》),兴修水利,减轻租税,集中兵权,整肃军纪,巩固国防。政治上出现新气象。史可法是一个热爱祖国的杰出人才,他与宋朝的岳飞、文天祥以及陆秀夫是同样的人物。他“鞠躬致命,克尽臣节。”殉国,是与文天祥媲美的民族英雄。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6)

史可法纪念馆照片

但弘光皇帝是个傀儡,实际上政权操控在阉党马士英正手中。马士英、阮大铖阮当政,排除异己,搅乱朝纲。后引发左良玉从武昌出兵东下,以“清除君侧”为名,发动内战。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加速了弘光王朝的覆灭。

(四)社会经济

南宋通过抗金斗争、平定游寇等举措,使得政权进一步巩固,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恢复。“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南宋的圩田面积又有扩大。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造船业都有较快发展。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7)

《南宋皇城图》陈鸣楼 绘

南明弘光王朝初立之际,经过朝中大臣的商讨,所建议的一切措施是比较正确的,如兴修水利开垦屯田,减轻租税,兴复海运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期望实现“进而图江北”的愿景。但是这些措施随即被无休止的权力斗争淡忘而置之高阁,南方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无力支撑压榨人民血汗的政权长期存在。

二、南宋与南明面临的外部因素

宋金长期对峙,国力均衡是重要原因。金兵南下中原,撤出开封之前,册立了北宋叛臣张邦昌为“大楚”皇帝,替金人统治黄河以南地区。金军第二次南下失败后,又立南宋叛臣刘豫为“大齐”皇帝,统治河南、陕西之地,以此作为金朝的屏障和南侵的基地。这都说明金的实力不足,难以有效控制广大中原腹地。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8)

影视剧中的金兵形象

金国几度南下都不曾灭掉南宋,而南宋在宋孝宗时期以及后期也有过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双方军事实力处于均衡状态。南宋和金国先后订立“绍兴和议”(1141年)、“隆兴和议”(1164年)、“嘉定和议”(1208年)等,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对峙局面。南宋中后期奸佞弄权,朝政腐败,而此时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进行了灭金灭宋的行动。

为什么南明比南宋短命(为什么南宋偏安一隅能撑152年)(9)

南明弘光政权建立之初,拥有黄河以南广大的区域,和各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义军的响应。如果统治者励精图治,积极备战,渡河北上,进攻清军,很有恢复祖国河山的希望。但是南明朝中东林党和阉党党争激烈,政治昏暗腐败,不能一致对外。阉党只求屈膝苟安,过骄奢淫逸的生活,没有远图之志。当清军正集中力量去攻剿农民军的时候,对南京的政权暂作放任的态度。而此时的清军正在北方镇压义军,巩固政权。政权稳固之后,清军乘着明朝的内讧大举南下,制造了“扬州十日”的悲惨事件。清军俘获了弘光帝。

文史君说

正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宋金对峙的结果是双方都衰落下去,而蒙古却在悄然积蓄力量,蓄势待发。300年后的南明与清,从政权的民族属性等方面与宋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历史并没有给南明以喘息之机。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南明政权内部延续了明朝党争造成的政治顽疾,无法根除,致使政治腐败黑暗。这一点与南宋政权的稳固性难以比拟。二是对手问题,南宋的对手金的实力并不十分强大,双方维持较长时期的均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宋金长期的对峙消耗,使得双方均衰落下去。这样,蒙古势力崛起后,迅速灭掉金宋。南明的对手满清已经拥有强大的实力,它不会给南明以喘息之机,而是顺势南下,平定东南。

总之,如果说宋金对峙如鹬蚌相争,满清对南明的斗争则是摧枯拉朽。南明的腐朽没落已经是日暮途穷,难逃迅速覆灭的趋势。

参考文献: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

(明)夏允彝《幸存录》卷上《门户大略》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卷一《请进取疏》)

(清)徐鼒:《小腆纪年》卷五

谢国桢:《南宋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冀城晨光)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