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守护者(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守护者)

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改变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深处中国文化前沿阵地的北京大学是孕育其发展壮大之所,而时任北大校长的正是蔡元培。

提起新文化运动人们更多的是想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盖因他们是在前冲锋之人,而让他们能无后顾之忧安心上阵的后勤保障之人正是蔡元培!当时的蔡元培无论在政界还是文化界都是很有影响力之人,正是在他的保驾护航下,新文化运动才能如火如荼地开展下去。

北京大学在清朝本是培养政府官员之所,官僚气息浓厚,正是在蔡元培接任北大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让这个与清政府一样腐朽不堪的学府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具活力,思想最活跃进步的文化阵地。其首开学术自由之风,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大胆招揽各方人才,陈独秀更是在他的“三顾茅庐”下前往北大担任文科学长,而胡适也是在他不拘一格的提拔下任职北大教授。这在当时都是很有争议的任命,全靠蔡元培独排众议大胆提拔才使得北大能够招来大量的新鲜血液,促成了革新!北大从此焕发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化界的龙头地位,蔡元培实在功不可没!

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是因为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使得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两种思想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作为教育阵地的北大首当其冲,而身处其中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便是这舞台中心的主角。在他们的大力宣传下,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新旧文化的碰撞交锋也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蔡元培虽然隐身于后,但是没有他的大力支持,新文化运动断不能以北大为中心顺利开展!

在此之后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在其帮助与授意下得以开展。蔡元培对近现代教育事业及中国革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尽管日后他附议吴稚晖关于弹劾共产党的文告,支持“清共”,站在了蒋介石一方,但他没有想到蒋介石下手如此之狠,更没想到他以为的“法治清党”,竟然让许多多无辜性命和爱国人士惨遭杀戮!可是,眼前的桩桩血案已经成为无法争辩的事实,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想尽所有办法,去努力营救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员,可惜力量薄弱的他,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杀戮中,更多努力却是无济于事。这也是他一生中难辞其咎,最为悔恨之事了。

蔡元培一生功成卓绝,影响不凡。其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保驾护航,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工作,足以让后人敬仰。其身故后毛主席在唁电中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总理亦提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是对他一生很恰当的评价!

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守护者(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守护者)(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