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到来该长远思考了(下一场危机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刘兰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危机到来该长远思考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危机到来该长远思考了(下一场危机你准备好了吗)

危机到来该长远思考了

作者:刘兰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

新冠疫情持续三年,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从门可罗雀的精装修餐馆到空无一人的影院,从惨淡的“度假黄金周”到尽可能的足不出户,从居家网课到“云毕业”……“疫情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安全风险,是牵动全人类共同命运的普世性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杨霄博士的新作《下一场危机》从预见、决策与治理这一专业视角,为我们解答疫情将如何终结,下一场危机将以何种面目出现,应对重大危机该怎么办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

杨霄博士近年著有《大国远谋》和《推演:让决策更具洞见》,这次的新作是推演三部曲之三。一方面涉及推演领域和形态的延伸,从“红蓝”博弈到应对全球性危机,从对抗性推演到协作性推演的演进。另一方面从中国古典哲学“上医治未病”中提炼出“预见性治理”理念,是对中国更具包容性和发展性的生物安全观内涵的深度思考。

他山之石:逼真的剧本,但人生无法彩排。作者从美国2019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全政府疫情危机推演娓娓道来,对于危机可能面临的困难,如医疗资源的挤兑,应急沟通不畅,学校难以统一开学的时间等具体问题都一一“临摹”到位,但在指导实践中却未发挥任何效用,美国的感染人数和死亡率都远高于世界平均值。这就像模拟考试中大题都刷到了,老师又讲解分析了,正式考试押到原题却仍答得一塌糊涂,这不得不令人懊恼唏嘘。从2001年美国生物安全的“治疫元年”起,美国持续20年之久的前瞻性研究给出的精准预见,却带来一败涂地的治理。作者深刻剖析这出治疫悲剧的原因,祸起“人治”(以慢治快)和“党争”(国无衡略)的教训,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

现实映照:猴痘逼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虽然新冠疫情仍是世界一些地方的严重健康危机,但全球猴痘病毒的爆发促使世卫组织宣布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者在第五章“治疫难题”中总结的关于新冠疫情的疫苗储备和分配问题,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引发的社会思潮混乱、治理危机中的信息混乱等问题,在近期的猴痘疫情治理中仍未得到有效改善。猴痘蔓延的欧美国家大多数已经开始单方面获取疫苗和囤积疫苗,并未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自媒体下的社会“联系更紧密,世界更分裂”,与新冠疫情一样,在媒体和社交平台存在大规模散布错误信息的行为。对猴痘的污名化会误导大众,世卫组织总干事警告:“污名化和歧视可能与任何病毒一样危险。”

启发未来:与不确定性共存,我们能否“治于未病”。“传染性制造混乱,致死率制造恐慌。危机,就是这样引发的。”新冠疫情阴霾久久未散,颠覆了危机治理,对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造成变革性冲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人们不禁会问:为何疫情迟迟未能退去?疫情过后会怎么样,其“拖尾效应”将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造成何种“涟漪”,社会面将如何修复创伤?下一场危机是什么样子?应该怎样建立“管用才是最好的”危机响应准备体系?我们能否“治于未病”,防患于未然?如果你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推荐阅读本书。

作者以专业的素养、充满人文关怀与洞察力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对推演、危机管理、生物安全三个领域的思考,在专业性和可读性的平衡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在第二章解释为什么一定周期的隔离是甄别个体是否携带病毒的有效方法时,作者用对培养病菌的“容器”进行不断观察进行类比,使读者更易理解。这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书中“专业人士的背景与经历,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路径”的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作者在疫情居家期间得以成稿。疫情可能改变我们的通勤方式、交流形式,但对未来人类可能面临的共同危机该如何更好应对,学者的主动担当和思考自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