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学院叫什么名字(西安皇家纺织学院)
1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突然看到一则《关于西安工程大学你不能不知的50个真相》,报着好奇的态度点开一看,是个2014年的老帖子,其中第7条“北京大学的隔壁不仅仅只有清华大学,还有西安工程大学”,亮了我的眼,一直知道西安工程大学背景比较深厚,没想到原来这么厉害。
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找了一个相识的同学问了一下,你们皇家纺织学院如此厉害,现在还跟北大是隔壁?结果他回我,隔壁确实是隔壁,但隔的是北大光华学院西安分院的隔壁。
虽说是玩笑,但那篇文章中确实有些内容不是开玩笑,比如西安工程大学的创办时间只比清华大学晚一年,再比如它还开设了全国第一所内衣研究学院。
西纺,这所曾经被称作“陕西高校四小龙”的学校,与交大、西工大、西安石油大等有过齐名的时刻,作为仅次于华纺的全国三大纺织高校之一,它是原纺织高校中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等院校,然而,如今在陕西,却轮为一本高校里的末流。
时间往前推上10年,在学美术、希望通过艺考改变自己命运的陕西部分学子心里,除去省外知名院校,排在心里首选的可不是西美,而是一个叫做纺院的地方。
即使名字听起来像极了一个不正经的专科技术学校,但还是挡不住满腔学子的一腔热血。
■未能找到图片来源
1912 年,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筹设了机织科,开启了我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先河,随后在历经国立北平大学机织系、京师大学机织系、北平大学机织系、西安临时大学机织系、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系等9所大学附属院系之后,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西北纺织工学院在纺织系基础上正式成立。
原本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的西北纺织工学院,则是我国纺织工业部直属三大高校其中之一。
老一辈的纺院老师说起“上西天”这个梗,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上”指华东纺织工学院,“西”则说的是西北纺织工学院,“天”自然是天津纺织工学院了,从其排列顺序就可嗅到当年的辉煌意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所学校一度崛起,遥遥领先于天津纺织工学院,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老西安人更愿意叫它纺院的原因吧,即使新一代的学子一遍遍纠正去,也丝毫撼动不了固执的司机师傅一句“好的,去纺院”。
2
提起工程二字,大多数人都觉得这难道不该是一个在机电工程、或是物理化学工程等理工类学科有自己特色的高校吗?纺织工程又是什么?
回转时间轴至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使国民的穿衣问题得到尽快改善,纺织全行业开始加大生产能力。
同年,位于西安金花路上的西北纺织工学院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年代有了自己质的发展和飞跃。当然,如果没有文革,西北纺织工学院或许能够交出更为漂亮的成绩。
与这所院校同时达到最“光辉岁月”的,还有在西安东边,一个叫纺织城的地方。
1953年到1958年底以一字型排列的西北第一印染厂、国棉第三、四、五、六厂、纺织科研所缔造出来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纺织城,在之后的20年里,成为了我国当时最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之一。
那时候的纺织城,整个厂区均由前苏联专家帮助建设完成,这与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高校一直仿照苏式体制建立的意见不谋而合。
■80年代的纺织城鸟瞰图 | 图片来自1984年的《西安》画册
上个世纪80年代,纺织城被称为西安的“小香港”,对于很多西安人来说,跳迪斯科这种洋活动以及唱卡拉OK这样的洋玩意儿,都能在这里找到发源的开端。不夸张地讲,“纺织城”这三个字是带光的,它是彼时西安时髦和潮流的代名词。
和如今年轻的90、00后一样,那时候的青年人节假日周末在商业大厦买个日用品,再去工会俱乐部跳支舞,最后回到纺织城电影院约个会,丝毫不输小寨购物,钟楼蹦迪的摩登少年。
■纺织城电影院 | 图片来自1984年的《西安》画册
光是跟姑娘聊天,说句“我家住在纺织城”,都是一件能让人腰板瞬间挺直、自豪的事情。究其原因,除了这地带有最好玩,最先进的娱乐设施,作为陕西省出口创汇的第一大口,西安经济份额中经常力拔头筹的纺织行业,也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倍感骄傲。
■展示服装成品的模特 | 图片来自1984年的《西安》画册
彼时,纺织厂的人欣欣向荣,为着幸福的生活不断奋斗。曾在纺织城打工的郑阿姨回忆,那时候的纺织城,操着不同口音的青年男女从重庆、青岛、上海、东北和关中等地,汇聚到这里。国家还专门投资铺设了铁路专用线,为了把纺织城整个片区以及红旗水泥制品厂与全国各地联接起来,将纺织所需原料源源不断地运来,再把制作成型的产品输送到祖国的天南海北。
纺织这项在几万年前就拥有印记的古老手工业,因着机器的变革在80年代的中国重新拥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 展示服装成品的模特 | 图片来自1984年的《西安》画册
而对于1978年那些终于能够在西北纺织工学院有学上的孩子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充满希望的明天。
从古至今,高校的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各样的变化,对于这个时期从纺织系走出的学子来说,从双脚跨入大学的开始,就已经有无数令人艳羡的岗位任君挑选。
据纺院老教授回忆,彼时,他们培养的学生,被源源不断地送进了西安以及周边地带的纺织工厂,成为厂内的技术骨干和核心成员,并且身居要职。
而如今,还有一些知名企业的领导负责人也是曾经纺院的学生,比如一个叫“天意—梁子”品牌的女装服饰,就是纺院校友创办的知名企业。
但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少学生因为在科研上的追求,毕业继续深造后成为了其他纺织院校的老师,教授也大有人在。
毕竟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值的可不是一丁半点的钱,而七八十年代的纺织产值也不是一般的优秀。
3
依托于行业兴衰的专业也逃不过时间变迁的杀手,即使还被视为王牌,但也早已今非昔比。从国家部署到放归省管的那一刻,一些高校的命运就已被划上记号,不然也就不会有人在知乎上问“西北大学为什么这么穷?”粗暴的两个字回答——“省属”,就解释了一切。
1977年12月,纺织部从我国轻工业部分出,足见国家对于纺织产业的重视程度。1993年3月纺织工业部被撤销,中国纺织总会成立。1998年3月,中国纺织总会改组成国家纺织工业局,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划归至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那一刻,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纺织部管理组织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整个纺织业的兴衰历史。
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纺织生产工艺的落后,西安纺织产业群陷入整体性衰落。
九十年代末期,纺织业更是遭受巨大冲击。镜头转至西安东郊,纺织城,这座曾为一方经济做过很大贡献的庞大国企在陷入泥潭的过程里,谁也无力挽回。
建筑落后陈旧,纺织工厂一个接一个的破产。曾经热火朝天的车间停产关闭,纺纱机不再轰鸣转动,地位举足轻重的纺织女工群体黯淡离场,不再风光。
■纺织城工人生活区 | 图片来自1984年的《西安》画册
而以省管为主的西北纺织工学院,也失了最初迷人的色彩。
1998年,西北纺织化工学院被划归地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当然——以陕西省管理为主。
回归省属之后的高校,最大的掣肘就是经费问题了,而没钱的学校是办不出来好高校的。
行业不景气,国家也“放弃”了扶持,从亲儿子到领养子不过也就一夜的事,但影响的却往往是很多人“一辈子”的人生。
在百度知道里,一个关于西安工程大学雄起与没落的问题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名来自西安石油大学的学生讲:“记得大二时老师给我们讲过陕西四小龙历史。四小龙里没落的就你们和我们石油了,老师说他80年代从同济大学毕业来西安,当时石油大学归石油部管,学校待遇比交大都好,就一门心思到石油来教书了。结果后来教育部政策变了,咱们就慢慢被遗忘了。”
纺院老教授也回忆道,以前从国家拨款给学校的经费往往都用不完,最后还得返还给国家,但归省属之后,用不完的经费变成了不够用,这就很尴尬了。
而讲起变化,真要说几个,大概是北京专家来的少了,分数线慢慢变低了,专业更多了,但是人却不好招了吧。问学生为什么不学纺织,除了时代原因,不了解行业的具体状况也是很大的一个阻碍。填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放弃了纺织专业。
“不然好不容易苦读几年出来,家里本以为培养了个大学生,结果一交流,学纺织的。跟村头织布的王大妈干的事情没啥区别听起来总让人觉得有点惜惶。”
4
当然,如果真心狭隘地以为,纺织真就是纺线,那对从事纺织事业的人来说无疑不是另一个层面的侮辱,纺织工程的重点在于背后涵盖众多科研意味的“工程”二字。
把一切手工做的东西以更加智能科学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真正解放人,才是学者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但面对整个行业的低迷,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以及产能的过剩现象,再厉害的王者也得寻求转型的可能。
这时候,服装设计映入了西北纺织工学院领路人的眼帘。1984年4月,经纺织工业部批准,西北纺织工学院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同年,服装系成立,直至扩大发展至如今的服装设计与艺术学院。
该学院下设的内衣系尤其有名,因为工程大是国内第一个有拥有内衣专业的高等纺织服装院校,也是全世界第三所开办本科内衣专业的高等院校。
只是,同样依托于纺织发展的院系,有的慢慢崛起为新星,有的却悄悄泯然于视野直至消失。不然,浏览近十年陕西高校里撤销最多的专业,服装设计毫不意外的占了榜单第一。
再有名的曾经也逃不过时代巨浪的拍打,工程大的现在和纺织城的现在有着相似的情景。
几十年过去,当初的“小香港”逐渐沉没,纺织城被时代裹挟,从繁荣辉煌一步步走向没落与衰败的场景,成为很多老纺织人心中的伤痛。而纺院走向工程大的路,却也是一个辛酸和摸索的路。
还困在往事中的老人与今天格格不入,年轻一代不喜欢纺织城,觉得这里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住在这里简直就像城中村,我觉得自己压根不在西安。”
而在工程大念书的学子也在知乎上讨论着,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谁是临潼第一学府的问题。
遗憾的是,最终以西安科技大学胜出,因为对比的指标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的设立,而这些,西安工程大学一个也没有,但是,最近再看网站,有了一个。
青砖厚墙、冬暖夏凉、古朴肃穆……这些前苏联建筑特有的历史符号组成了纺织城特有的历史记忆。
不过时间久了,老人离去,纺织城老住宅区里很多陈旧的窗户被换掉,铝合金百叶窗在剥落的旧时光里格格不入,像极了工程大里还在挣扎但招不来学生的专业与这个飞速行走世界的渐行渐远。
尽管也在不断寻求突破,但大浪淘沙,对于高校林立的西安城来说,工程大的地位实在有点尴尬。
知乎上一条“如何看待西安工程大学”的问题,被赞同最多的答案里有句话很有意思。
“进了学校就觉得学校的服装和纺织专业(一听纺织工程这名字我就觉得是夕阳产业了)都很不错,其它专业没啥名气。”
光阴流转,无数的人和事走向未知的远方,即使像学校和产业也难逃命运的捉弄。遗失的除了破败建筑的存在,还有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时代。
作者:汤加
贞观作者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