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冬眠跟气候有关还是时节有关(该冬眠的季节它们咋还出来活动)

来源:扬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1/12/07

扬州发布记者 崔根元 文/图

前不久,记者在宋夹城体育公园西侧的保障河内看到,一只野生乌龟竟然在冬天浮出水面,爬到荷叶上晒起了太阳,本该冬眠的乌龟怎么会在冬天出来活动呢?今天,记者调查发现,这并非个例,还有人看到,像蛇、甲鱼、青蛙等一些习惯冬眠的野生动物也出来活动了,它们这是集体搞错了季节吗?

现象:野生乌龟冬日浮出水面晒太阳

时下,已进入12月份,然而连日来,扬州户外最高气温达到摄氏10多度,很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到户外活动,享受冬日暖阳。记者在宋夹城体育公园看到,在公园内散步的市民和游客不亚于春季天,很多市民还脱去了厚厚的外衣,在公园内漫步赏景。

“快来看,这里有一只乌龟也出来晒太阳了。”当记者走到位于公园西侧的保障河附近时,只见河边已经围了不少市民,有的市民用手指着不远处的河面,还激动地喊出了声。

动物冬眠跟气候有关还是时节有关(该冬眠的季节它们咋还出来活动)(1)

“这都冬天了,乌龟早就应该冬眠了呀,还有乌龟浮出水面?”记者在心中犯起了嘀咕,是不是给弄错了?记者三步变两步快速走了过去向该市民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一片枯萎的荷叶间,有一只体长近20厘米的乌龟伸着长长的脖子斜趴在荷叶和荷杆之间。冬季了这个乌龟怎么不冬眠的?围观的市民连声称奇。

探访:蛇、甲鱼、青蛙,这个冬日它们组团出来活动

“今年这个冬天也真的很奇怪了,本该冬眠的动物都出来活动了!”今天,家住东区一老小区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在一楼,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堆放着一些杂物,也放了些花盆种了些花。前一天上午,他妻子到院子里准备给花浇点水,听到花盆后面有“吱吱”声音,就探头过去看看怎么回事,结果竟发现有一条蛇在游动,吓得妻子一声大叫跑回了家中,遗憾的是,待到他过来查看时,蛇已经不见了。李先生说,他刚开始以为妻子是弄错了,可是妻子坚定地说是蛇,不会认错的。冬天了,为啥还有蛇出来活动,让李先生有些不解。

“我前两天在古运河边,还看到有甲鱼浮出水面。”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上周末气温比较高,她和朋友去三湾风景区游玩,临近中午时分,突然看到古运河河面上有个“蛇头”探出了水面,再细看发现是一只甲鱼在水面上游,一会儿就沉入了水底。陈女士说,她回家后把这事说给家人听,家人都不信,说这个季节甲鱼早冬眠了不可能出来,肯定是她看错了。后来,有邻居说,自己前两天在一水塘边也看到青蛙了,大家这才将信将疑。

专家:两栖动物冬眠和气候有关,与季节关系不大

这个冬天怎么会有这么多本该冬眠的野生动物出来活动呢?难道它们也和很多植被一样,被这温暖如春的气候给弄迷糊了,弄错了季节不成?今天,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扬州大学李世平教授,他表示,两栖动物冬眠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今年到目前为止,气温相对还比较高,所以有些动物尚未冬眠应该与此有关。

我市研究动物特性多年的邹维也表示,冬眠的都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防御、扩散、迁移的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它们大多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蔽,黄昏至黎明时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时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当气候渐渐变冷,食物缺乏的时候,两栖动物就进入冬眠状态,从而减少机体新陈代谢,使其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消耗范围内,以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适应变化的内外环境。所以,冬眠现象是动物生存斗争中对不良环境适应的一种方法。

邹维同时表示,从这些特点来看,两栖动物冬眠其实和气候是有关系的,和季节关系不大。只是我们这一带季节温差明显,所以人们习惯性认为这些动物到冬季就冬眠。其实,两栖动物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时,就开始进入冬眠状态了。今冬,到目前为止,扬州持续保持着10多度的气温,所以两栖动物出来活动也属正常。

动物冬眠跟气候有关还是时节有关(该冬眠的季节它们咋还出来活动)(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