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什么是正宗的西湖龙井)
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著名绿茶之一。原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已有1200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曾用名为龙泓。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龙井茶村。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萧山、富阳)、越州龙井(绍兴地区:包括新昌县〈大佛龙井〉、嵊州市〈越乡龙井〉)三种,除了杭州市西湖区所管辖的范围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产地产的通称为浙江龙井茶。
龙井茶国家标准写明:龙井茶分为西湖、钱塘、越州三大产地,其中西湖产区内种植采制的龙井茶称为西湖龙井,钱塘和越州产区则只能称为浙江龙井或龙井茶,不能使用“西湖”二字,对消费者造成误解。
龙井茶主要分为三大产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其中西湖产区以西湖龙井为标识,钱塘和越州两大产区统一用龙井茶作为区分。
钱塘产区
钱塘产区约占龙井茶总产量的30%。其产区包括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区域。
越州产区
越州产区约占龙井茶总产量的60%。其产区包括绍兴、诸暨、嵊州、新昌、上虞、东阳、磐阳、天台等区域。
西湖产区约占龙井茶总产量的10%。
西湖产区又分为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分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这五大核心产区在50年代划分出来,用于区分不同地域生产的龙井茶。
西湖龙井的一级产区
“狮”:
包括狮峰山、龙井村、翁家山村。狮峰产区土质疏松肥沃,植被繁茂,云雾缭绕,形成了最适宜龙井茶树生长的环境。狮峰龙井的整体茶叶品质为五大产区之首。
“龙”:
包括龙井山、翁家山、杨梅岭、满觉陇、白鹤峰一带。茶园环境与狮峰产地的龙井茶十分相近。
“云”
包括云栖、五云山、琅珰岭西一带,范围在五大产区最南部。云栖产地竹林密布,土壤极为肥沃,温度与湿度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所种出的龙井茶芽叶肥厚,内含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茶叶品质独具特色。
“虎”
包括虎跑、四眼井、赤山埠、三台山一带。自古就有“虎跑水,龙井茶”一说,虎跑产区水质最佳,含有丰富的钾、锌、镁等丰富的矿物质。正所谓“好水孕好茶”,虎跑产区的西湖龙井茶具有香气清幽,滋味鲜醇的优异特点。
“梅”
梅家坞,又称梅家坞茶文化村。原属云栖产区,新中国解放后,梅家坞产区迅速扩大,现产茶量为核心产区总量的五分之一。
西湖龙井产地的二级产区
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主要包括西湖区的龙坞乡、留下镇、转塘镇和周浦镇一带。
由此,龙井茶的生产范围大小依次为:
五大核心产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龙井茶
如果,把龙井茶称为一种茶的加工工艺名;或者,把龙井的茶树常见品种名作为茶名;
外地的扁形炒青绿茶可以叫龙井茶,但必须加上产地作为前缀,否则,就会涉嫌商标侵权、或假冒!
通俗的说法,很多人会把扁形的炒青绿茶统称为龙井茶。虽然通俗,却不严谨。
龙井茶的常见品种:
龙井群体种——老龙井、老树龙井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树龄一般50年以上,最老的茶树有近百年。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左右。该品种的种植面积十分有限。
龙井43——龙井茶产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品种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特早生种,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
中茶108——第三代的龙井茶
中茶108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43当中选育而成。专家对龙井43号的芽梢进行辐射,诱导芽变,改变了芽梢中的DNA。春茶一般在3月上中旬萌发,育芽力强,持嫩性好,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均较强,尤抗炭疽病,产量高。
乌牛早
常见假冒龙井茶的品种:乌牛早
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由于乌牛早外形和西湖龙井相似,产量也很大,所以在春茶上市的早期,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用它来冒充西湖龙井。
龙井茶品质等级
龙井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
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将龙井茶分为下列等级:
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特级龙井茶芽叶长度不超过2.5cm。
先时此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八级,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
龙井茶炒制:
龙井茶十大炒制手法
目前龙井茶炒制主要有机器炒制和手工炒制两种,其中机器炒制的龙井茶占据了最大比例,坚持手工炒制龙井茶的企业和农户越来越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