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最近新消息(从山东走出来的)
荧幕上,她是不苟言笑的新闻工作者。
大学四年,她最想学的就是英语。
董倩出生于1971年,祖籍山东,从小到大,她都是在北京度过的。
小学,她读的是北京的第二实验。
中学时期,她更是在北京赫赫有名的八中读完的。
成绩还算优异的她,高中毕业之时,瞄准了北京大学的英语系。
她原本以为自己十拿九稳,读英语专业没有半点问题。
可惜马失前蹄,考试那年的英语分数不但出了岔子,北大的英语系也另有要求。
她高考时的英语分数不够突出,这直接导致她的英语分数够不上北大英语专业分数线。
不过,她的高考成绩总分,还是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线。
于是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如果她想读英语,只能选其他学校。反正她的总成绩不错,除了北大。
但她如果非要进北大,对不起,只能选英语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
一时之间她纠结了很久。到底是以专业为主呢?还是以学校为主?
谁承想,一本小说改变了她的人生际遇。
那一年,《穆斯林的葬礼》出版并在全国畅销,她自然也读过这本小说。
小说的主旨其实并不复杂,其实就是以北京大学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段凄美婉转的爱情。
当时的董倩,正值青春懵懂的时期。
对于书中描写的北大十分向往,尤其喜欢其中描写的北大学习生活。
这本书,最终让她与英语忍痛割爱。
她下定决心要去北大,哪怕是读自己最不喜欢的专业,只要能够留在北大校园就是最好的。
感性一度占据上风,把她对英语的热爱冲击得烟消云散。
可她一个文科生,去掉英语后,能选择的专业也就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考古这几类了。
翻来覆去后,她居然选择了历史。
那时候她的想法居然是,历史中应该有很多故事吧,学起来肯定要好很多。
眼看着自己选的专业似乎也不喜欢,她内心的失落开始与日俱增。
更让她感到落差的是,彼时她宿舍的隔壁就是英语系的学生。
每天看着他们进进出出,有时候也混迹在他们中间,她内心的失望情绪更加弥漫开来。
据她自己回忆,那时候她甚至每天都会哭,坐在课堂上也是什么都听不进去。
更不要说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什么东西了。
一转眼冬去春来,第一个学年就被她这样浪费掉了。
她知道内心的症结,还是因为专业的事情。
只不过事情已经发生,时间久了,她还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干。
于是,她学会了逃课。逃课之后,北大的图书馆成了慰藉她心灵的地方。
在彼时的董倩看来,北大图书馆很可爱。
她不是没有学习的热情,离开历史的课堂,她在图书馆里倒是自在得很。
看到什么书就读什么,有时候看不完,还要把书拿回宿舍或者家里读。
不过日子长了,有些课她还是回去看看的。
在自己的专业里,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教授明史的教授。
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中山装,上了课就给他们讲明史,有时候一堂课下来,讲起来根本刹不住车。
因为太过于喜欢英语了,她经常跑到英语系的课堂上去蹭课。
在她的眼中,历史系老师的穿着都太过于古板,那时候基本都是中山装。
相比之下,英语系的老师即便年纪大了,穿起衣服来也很新潮和精神。
除了英语课,只要是她自己喜欢的其他课程,她都会去旁听。
而除了学习,北大留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未名湖。
湖水清澈,尤其是四季更替的季节里,那种景色的变化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只要没事,她就会在湖畔散步,有时候还要绕湖游玩。
大学时代,很多人都会有甜蜜的恋爱,她坦言自己四年里没有男朋友。
因此每次到湖边去散步,她都是拖着自己的室友。
尤其到了冬天的时候,湖水结冰,体育课上老师有时候会让他们到未名湖上去滑。
多年以后,这些印象中的事情,还是像昨天那样在她的大脑中历历在目。
在未名湖的旁边,就是北大的篮球馆。
那是她和同学经常光顾的另外一个地点了。
不知不觉间,大学四年的生活眼看就要过完了。
而到了快要告别的时候,当初所有关于专业的纠结,也变成了过眼云烟。
在她的眼里,北大就是一位慈祥的、具有包容度的母亲。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她,她都静静地在这里,包容你,并且用她宽广的胸膛来接纳你。
所以她坦言,虽然四年的大学生活,她还是不喜欢历史。不过,她拒绝不了北大的氛围。
而且多年以后,再次回到自己的校园生活。
她觉得如果时间能够倒退回去的话,她一定会好好把历史学好的。
在她看来,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不管学什么,不管自己喜欢什么,重要的是,在自己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就要沉下心来接受这种选择。
专业在学生时代可能觉得不对口,但当自己步入社会之后,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尘不变的。
24岁那年,董倩走出了北大的校门。
头顶着名校的光环,无论找什么工作,似乎都是那么顺利。
彼时,上完大学国家包分配已经逐渐成为历史。
不管你是什么学校和学历毕业,找工作统统都得自己上阵了。
当时的她因为对历史不感兴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好。
而就在这一年,中央电视台正在面向所有的应届毕业生招聘。
要不去试试?她就是抱着这样的心理,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了几轮考试。
笔试、面试统统过关,最终她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名员工。
在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的栏目组,做一名小编辑。
她好歹是学历史的,对一些国内外新闻背后的历史和各种事件关系,还是很熟悉的。
多年以后,她对第一次上班报到的经历还是记忆深刻。
正值冬天,整个北京城笼罩在鹅毛大雪中。
为了第一天的上班,她对于自己穿什么很是上心。
里面是一件衬衫,外头穿一件毛衣再套上外套,穿着一条宽松的牛仔背带裤。
脚上的那双运动鞋,还是特意为了去上班而买的。
外套是米黄色的,还搭配了一条灰色的羊毛围巾。
母亲怕女儿冷,还专门给她织了一顶毛线的帽子。
这身打扮,还是妥妥的学生装。
原本的通知是,赶在上午9点报到就行了。
不过第一次上班太过于激动,她恨不得七八点就坐公交车过去。
到了门口,卫兵把她拦下,她只能像普通的来访者一样,在传达室等候。
由于她是应聘进来的新人,单位还没有给她办理证件。
虽然要等着单位里头的顶头上司来领自己进去,不过对于一个职场新人而言,还是异常兴奋。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盯着进进出出的人,心里想着哪个才是来接自己的。
等到终于跟着老同事走进大楼里,办好入职手续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刚刚的兴奋,已经被迷茫和不知所措代替了。
入职之前,她对于电视的了解,仅限于坐在家里看到的电视节目。
等到真正到了工作的地方,她发现任何东西自己都不懂。
她就像个S子一样,坐在自己的新办公桌前不知所措。
上班的第一天,几乎就这样混乱着过去了。
等到正式开始上班,她才慢慢了解,在电视台里,没有谁有大把的时间专门去辅导一个新人。
大家都很忙,如果你负责的工作不熟悉或者不懂,就得自己去问。
可那时候的她,还有名校光环的情结,总觉得自己是北大毕业的,怎么可能不会呢。
所以她的身上,也就出现一种既自傲但其实又自卑的拧巴气质。
不过刚到电视台,而且原本她也不是学新闻专业的,单位也不可能让她去做自己不会的事情。
最初,她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节目组的每一期节目,尽可能多的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料。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正值南联盟战争如火如荼。
这背后的关系她还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工作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
随后,《东方之子》栏目的制片人突然有一天找到了她,让她去做采访记者。
制片人对她开门见山,他说自己已经把话放出去了,说自己找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采访者。
而这个采访者,就是你。
当时台里的人都不相信,认为一个刚工作一年的姑娘,而且学的也不是新闻专业,怎么能做好记者呢?
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目光盯着她。她被制片人赶鸭子上架,还真得做出点什么才行。
事实上,那时候她的心根本不在工作上。
如果不是制片人突然找她,她在思谋着出国,而且还想着去读英语。
被制片人轰上台了,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做记者。
她的节目是专访,被采访的对象,可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也可能是新闻当事人。
虽然采访的时长在七八分钟左右,时间并不长。
可她刚从幕后走上前台,对于如何去提问,几乎是没有任何经验。
哪怕是提前充分准备好了提问的大纲,在节目中张口,还是觉得很难。
彼时,跟她一个栏目的水均益、白岩松都已经是名嘴和大腕了,可她自己还很生涩。
不过,在制片人和观众的眼里,不会因为你是个新人,就会对于降低要求。
尤其是节目观众,不了解工作人员的情况,都会觉得,既然你在主持了,肯定就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她明显没有这样的能力。
有一次她做了一个系列的专访节目,播出之后的效果很不好。
领导交给她一封材料,说是群众的来信。
打开一看,才发现这名写信的群众是北京广播学院的博士生导师。
这位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对她主持的节目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而且毫不留情的给她提出了批评和改正的意见。
她把这份意见贴在了自己的办公桌旁,时刻激励。
从2001年开始,她又成为了《新闻调查》的记者。
相比于前两年的生涩,此时的她已经成熟和历练了许多。
通过记者,她系统了解了社会的各个点,但彼时的她又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
于是从2003年开始,她又主持了《央视论坛》。
和做记者所不同的是,这个节目面对的都是各领域专家,很多问题的探讨并非浅尝辄止。
她需要整整晚看各种资料,很多东西很多领域她都不懂。
而作为主持人,她作为那个穿针引线的人,就是要去引导嘉宾和专家,更好的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随后,从《面对面》再到《新闻1 1》,她愈发显得成熟。
当年那个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生涩青年,也终于完成了蜕变。
2007年,她被派到美国的耶鲁大学学习培训了一段时间。
她发现,美国新闻黄金时段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清一色都说男人。
而她自己在台里的节目也是重要的时段,因此她突然觉得,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从记者到主持人,多年的历练,让她的提问愈发显得有力度甚至尖锐。
她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名嘴。
但也正是这份尖锐,让她的一次采访出现了很大争议。
2015年,天津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在最新一期的《面对面》中,董倩采访了一名参与救援的消防员。
她抛出的问题很尖锐,如果出了危险,你的家人又该怎么办?
消防员一度不好回答。
但董倩依旧咄咄逼人,问:“答案是什么,请告诉我。”
消防员强忍着说:“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
据说在梁山大火后的采访节目中,她再次问出了类似的问题。
节目播出后,观众可能觉得董倩太过于毒舌。
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出,让她滚出主持界。
但无论如何,关于采访的角度以及新闻的呈现方式,这属于新闻业务范畴内的问题,
上升不到人身攻击。
因此相关的争议,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而另一方面,她近几年的多个新闻采访节目,都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的奖项。
2020年,武汉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她深入一线,在武汉工作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其中三月份一期节目在采访张伯礼的时候,
一度被触到泪点的张伯礼对董倩说,你太会问了。
而另一方面,在采访期间,她自己面临着严重的腰肌劳损,晚上睡觉连翻个身都疼。
可她还是奔波在一线,尤其四十多次进入最危险的区域,直面采访那些被确诊的患者。
也因此,她获得了当年的先进个人称号。
如今的董倩,依旧活跃在新闻节目中。
生活中的她则十分低调,她的丈夫王世林,也是央视四套的新闻主持人。
她自己则连微博都没有。
每天的工作都太过于忙碌,她曾说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散步。
而对于工作,她希望自己作为一个倾听者,能一直提问到老。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