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

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1)

1980年秋天,史铁生病得很严重,他问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

他的意思是,自己还能活多久?

在他眼里,活着就是受刑,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他双腿瘫痪,两个肾还不争气,整天都受疾病的折磨,每天都是受罪。

医生为了安慰他,也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

事实上,按照那时候医生的判断,他很难活过10年。

可是史铁生的命比真的跟他的名字一样“铁生”,硬生生再活了几个10年,而且活得那么积极,那么灿烂,在他的作品里,他思考生命,思考命运,思考残疾和爱情,他在《命若琴弦》里说:

“人的生命就如琴弦,只有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史铁生这一生,可以说是用一把破琴,弹出了世间最动人的声音,他用苦难歌唱,唱出来的都是积极和乐观。

他坦然地接受世界给他的东西,然后用积极和超越的思考去回应世界。

从前往后看,人生也许没意义,但从前往后看,人生的意义,就是那琴弦上奏出的乐音。

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2)

01

史铁生年轻的时候,热爱运动,尤其是田径,想成为一个运动员。

可是上帝觉得他能成为一个作家,就收回了他的双腿,他干过一些工作,后来发现,自己也可以写作,就开始写。

这一写,就成了作家。

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应该是被选入课本的《我与地坛》,1990年12月,史铁生写完了《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就给杂志编辑姚育明写了一封信,连同作品一起寄过去。

姚育明读了,大为赞赏,激动得直接把作品拿给副主编:

史铁生来稿了!写得实在太好了!

副主编一看,也大为欣赏,直接敲定:

发!马上发!明年第一期。

为了排上《我与地坛》,还打掉了原来的某篇稿子。

文章发表后,广大读者一读,对这篇文章热爱得不行,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说文章深深打动了自己的灵魂,而一些被疾病折磨的人,也从文章中得到慰藉,看见了活着的意义。

有人甚至说:

1991年整个中国文坛没有文章,只有《我与地坛》立着。

著名作家韩少功读了,也说:我以为1991年的小说即使只有他一篇《我与地坛》,也完全可以说是丰年。

史铁生的文章充满哲理,哲学思考之深,让哲学家周国平都赞叹,说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具有哲学气质的小说家。

可是史铁生运气不太好,《务虚笔记》发表之后,史铁生的病又严重了,不得不靠透析活着,每三天一次,连周国平都担心,史铁生是不是再也不能写作了。

然后,史铁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周国平的担心,因为《病隙碎笔》出版了,没看之前,周国平以为里面会有抱怨,可是一读,才发现里面没有一句抱怨,有的只是平静的思考。

他对信仰的思考,对命运的思考,连周国平这位哲学家都赞叹不已,他说:

史铁生从来没有屈服于命运,他把上帝作为对手,一直在猜测上帝的意图,那意图已经超越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面说的: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到此之时,他对生命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超越了诸多世俗的生命。

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3)

02

在史铁生的一生中,他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思考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行魂之间的关系。

人活在这个世界,和无止尽的行魂相比,生命太短暂了。

上帝一高兴,人就来了,为什么来就变得不再有意义,因为已经来了,等到时间够了,就该走了。

思考为什么会来没有意义,但如何过好这一生,却很有必要去思考。

史铁生在《命若琴弦》中告诉我们,生命这根弦,非得绷紧了才能弹得出来声音,一旦松了,就弹不出来了。

所以,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还真得有一个目标,哪怕这个目标是虚构的,有了目标,你才能有方向,才能知道向前走。

那目标就是拉紧生命琴弦的东西,生命的琴弦拉紧了,人生的乐章就能弹出来,弹好了也就够了。

莽莽群山之间,一个老瞎子和一个小瞎子,在山间行走,老的七十,小的十七,老人从20岁开始弹琴说书,已经说了五十年了,少年14岁开始学,也已经学了三年了。

他们生在这天地之间,却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就这样走到哪儿算哪儿。

这两人说书为生,拉三弦琴为自己配乐,老人一手三弦琴,拉得出神入化,走路的时候,就靠手上一根木棍摸索着前进,老人在前,年轻人跟着。

因为没见过这个世界,他们对这世界充满好奇,对颜色充满好奇,他们想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哪怕是临死之前能看一眼,也能没有遗憾。

老人问:干咱们这行,一辈子都在路上走,累不。

年轻人闷着头不说话,累肯定累,但他知道师父最讨厌他说累。

见年轻人没声音,老人接着说,我师父才冤呢,弹了一辈子,还没弹够一千根琴弦。他把一千根记成八百根。

老人的师傅告诉他,认认真真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拿到药方,治好自己的眼睛,能睁眼看看这个世界。

老人一直相信,师父说的是真的,所以他一直在努力,想看看这个世界,一直弹到70岁,才快弹满一千根,

眼见一辈子的心愿即将达成,老人心里很激动,他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个世界,这个曾经只能在想象中看到的世界,他弹了五十年,弹了一千根琴弦,翻了上千座大山,走了大半辈子的路。

为了这个目标,他受够了苦,受够了累,但他心里是充满希望的,他活得很充实,因为他一直相信,治好了眼睛就能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了。

尼采说:“人只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能忍受一切生活。”

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有一个目标,有了这个目标,生命就能继续向前,就像史铁生说的:人啊,你的名字叫做欲望。

人之所以能忍受诸多苦难,坚强地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因为他有欲望,当欲望之火熄灭的时候,人的生命也就没法继续。

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4)

03

直到此时,老人终于弹够了一千根琴弦,这一千根琴弦就是他五十年的生命结果,他拿着这断弦去抓药。

那药方就是他全部的希望,就是他生活的动力,可是找了很多人,都说根本没有药方,他拼命守着的,就是一张白纸。

他不信,找了很多诚实正直的人帮他看,却都说是白纸一张,上面什么字也没有。

老人这才明白,这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药,师父是骗自己的。

他崩溃了,紧绷着的生命琴弦一下子就散了,他坐在酒馆门口,一坐就是许久,头发变得花白,他在快速衰老,快速朝死亡靠近。

人家说他疯了,可他已经七十岁了,他觉得再疯又有什么意思呢,他曾经过得那么充实,那么快乐,就是因为那时候的他,有目标,可如今,目标一下子没了,他对一切都没兴趣了。

他一天天躺在床上,不弹也不唱,直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

他决定去死,直到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徒弟,那个跟他一样,从来没有见过这世界的弟子,他才十七岁啊,这对他太残忍了。

他撑着一口气,回去找弟子,可是到了之后,才得知小瞎子已经离开了,因为他喜欢的姑娘远嫁他方了。

老人便一路向前,寻找那年轻人,他回首往事,才知道以往那些兴致勃勃地翻山、奔奔忙忙地赶路的日子,竟是那么幸福。

因为那时候有个东西将心弦拉紧,虽然那东西是假的。

老人想起师父告诉他的话,他知道该如何对那年轻人说了,他找到小瞎子,告诉他,好好弹,认认真真地弹,弹够了一千二百根,就可以拿到药方了。

他告诉年轻人,他记错了,记成一千根。

他想,这孩子随便怎么弹,也弹不断一千二百根。只要目标还在,他就能拉紧琴弦,一直弹,弹出欢畅的音乐,而不必去看那张白纸,失去了全部希望。

人就是一团欲望,这欲望失去之时,就是生命终结之时。

这欲望是生之欲望,是爱之欲望,是梦想之所在,是目标之所在,也是意义之所在。

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5)

04

在得知那药方原是一张白纸,根本就没有治好眼睛的药,老人就绝望了。

他已经无法继续拉紧琴弦,去弹一首生命之歌了,可是在找到弟子之后,他仍旧把这个不存在的目标给了小瞎子,因为他明白,人活着,需要希望。

那希望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曾被抓紧集中营,受尽苦难和折磨,但他发现,在最残酷的迫害之中,在无边无际的恐惧之中,能够活下来的,不是身体最健康的那些人,而是心中最有希望和目标的人。

所以他觉得,人只要找到意义,找到希望之所在,就能忍受一切生活的苦难。

《肖申克的救赎》里说:希望是个好东西,而且可能是最好的东西。

史铁生在《命若琴弦》里也说了,人的很多目标,也许最终都会被证明是虚幻的、不存在的,但在那之前,这些目标和意义,就是人活下去的信念。

总之,既然我们还活着,就一定存在某种让我们没有去死的东西,既然我们渴望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好的生活,那么这些东西就一直在牵引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

就像那弹了五十年三弦琴的老人,有目标的时候,他弹琴也满足,说书也快乐,因为他知道,每多弹一次,就离梦想更近一步。

恰如有些人,在无穷的苦难之中拼命努力,就是因为知道,每多努力一下,离目标就更近一点。

最后,老人得知目标之虚设,得知一辈子的努力原来毫无意义,但他还是将这些东西留给自己的弟子,因为他明白,人活着,不能没有意义,不能失去目标,只要小瞎子还有目标,还相信某种东西,他就能一直走,一直弹,甚至到死,心里也不会绝望。

回头看,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是老瞎子盯着结果看的时候,所能看到的东西,可是当他看着过程的时候,他立即就发现,弹好琴就是意义。

史铁生说:

目标即便是虚设的,也要有。

这话说得确实没有毛病,人生绝大多数的目标,都是虚设的,但我们在为这些目标努力的时候,生命至少是充实的。

这也是说,希望能否成为现实,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人活着,一定要有希望,哪怕这希望最终被证明,只是骗局。

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6)

05

人生在世,希望之所以是希望,就是因为还没到达,也是因为希望不可到达,因为一旦到达,就是一种现实,而非一种希望。

在这世间,人所追求的东西,到终极处,都是虚幻,都是无意义的。

但不能因此就说,人生没有意义,某种结果的意义,或许不在结果本身,而在于一种引导,在于他为我们的生活指明一种方向。

很多人追求金钱和名利,到死之后,一切归于空无,有多少钱也带不走,有多少名气也免不了一死,最多只是留给世间一些回忆罢了。

人一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和你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你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和追求,会影响他人,只不过于你这个个体而言,一切都结束了。

但这并不是说,人应该去死,死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在于过程,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既然必然会降临,那么就不必着急,只需慢慢等待。

在等待的过程中,拉紧生命的弦,去弹一些乐曲,至于乐曲弹得怎么样,就是个人天赋,恰如人一生最终能走到什么程度,其实因人而异,但重要的就是每个人都要去走,必须去走。

那个牵引着我们一直向前的东西,就是目标,就是希望。

目标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希望的意义又是什么?答曰,目标的意义就在目标本身,在于人奔向目标的行途,希望的意义就是希望,在于无尽的奔赴。

只有这样的奔赴,才能让我们拉紧生命的弦,弹出生命的乐章。

史铁生美文佳句(史铁生命若琴弦)(7)

06

命若琴弦,弦拉紧了,才能弹,这一辈子,弹好了就行了。

当我们为某个目标努力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之弦就是拉紧的,无论最终目标如何,有没有意义,那个实现目标的过程,我们的生命都是充实的。

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我们的思绪就是那绷紧的弦,弹出的乐音,就是你思考的问题的答案。

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工作就是那绷紧的弦,弹出的乐音,就是养家糊口,就是家人脸上的笑容。

这一生并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本身也没啥作用,如果要有意义,我们活着,本身也是一种意义,如果要找找活着之外的意义,不妨去思考一下我们拿到的剧本,后面会写着什么内容,内容背后,有什么更深的含义。

文|不有趣灵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