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种植方法和技术有哪些(鱼腥草种植技术)
鱼腥草别名载耳根、侧耳根、狗贴耳等,为三白草科 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蔬菜食用部分为地下嫩茎,嫩叶也可食用。鱼腥草原产亚洲、北美,在我国和日本都有分布。我国食用鱼腥草较早,鱼腥草在古代是一种野生蔬菜,可救荒,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疗效。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逐渐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目前在贵州省和四川省等地栽培较多。其他地区仍为野生状态。鱼腥草喜生于阴湿或近水边之地,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据史料记载,我国食用鱼腥草的地区很广,现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四省食用为多。
(1)植物学特征
鱼腥草植株半匍匐状,茎上部直立,下部匍匐地面,株高30-60厘米,紫红色。弦状根着生于地下茎节上,轮生,长3-6厘米,根毛很少。地下根茎细长,匍匐蔓延繁殖,白色,圆形,粗0.4-0.6厘米,节间长3.5-4.5厘米,每节除着生根外还能萌发芽,每个芽均可发芽成新的植株。单叶互生,心脏形或卵形,长4.8-7厘米,宽4-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面平展,光滑,深绿色,叶背紫红色,叶脉5~7条,呈放射状,略有柔毛;叶具柄,长1-3.5厘米,基部鞘状抱茎,托叶下部下叶柄合成线状,短圆形。穗状花序着生于茎端,与叶对生,穗长1.5-2.0厘米,花序柄长1.5-3厘米,总苞片4枚,白色或淡绿色,花瓣状;花小而密,两性,淡绿色,无花被,雄蕊3枚,长于子房,雌蕊由下部合生的3个心皮组成。剪果顶裂,种子卵形,有条纹。
(二)生长环境
鱼腥草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地下茎越冬,-5-0℃时地下茎一般不会冻死,气温在12℃时地下茎生长并可出苗,生长前期要求16-20℃,地下茎成熟期要求20-25℃,鱼腥草植物喜湿耐涝,要求土壤潮湿,田间持水量为75%-80%。土壤微酸,pH6.5-7。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沙壤土、沙土为好,但黏性土也能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地下茎生长粗壮。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弱光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三)栽培技术
(1)选地作畦。栽培鱼腥草一般以沙壤土为好,并在冬季翻耕晒白。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 000千克,耙碎整平,作宽1.3-1.7厘米的高畦,在水上横掘15-18厘米宽、20-24厘米深的栽植沟,沟距30-40厘米。
(2)栽植。鱼腥草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生产上多用分根繁殖。栽植期以3月份为宜,栽植前将有机肥在沟中与泥土混合,上覆细土2-3厘米。粗壮的地下茎剪成4-6厘米的短段,每段有2-3个节,平放于栽植沟中,株距5-8厘米,再覆土厚约7厘米。如栽植时土壤干燥,可立即浇稀粪水提苗。每亩用种量80-100千克。
(3)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氮、钾为辅,对磷的需要量较低,钾肥和有机肥能促进丰产。栽植后,幼苗出土高约3厘米即可开始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生长中后期由于形成大量根茎,对肥料的需求增大,在保证氮肥的基础上,应配合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对根茎的形成极为有效。
(4)田间管理。鱼腥草生长的中后期,要加强田间管理,整个生长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要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除积水。封行前勤除草松土;封行后促控结合。地上部徒长时,及时采收嫩茎叶;地上部茎叶变黄,茎叶细小时,适当追施肥料,促进发棵。及时摘除刚出现的花蕾,以免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而抑制地下茎的生长。鱼腥草茎叶均有鱼腥味,很少有病虫危害。
(四)病虫防治
(1)在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种植鱼腥草,生态系统好,一般无病虫害发生,为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加强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同时,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实行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土壤富营氧化。
(2)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黏性剂吸引蚜虫杀死,同时,每50亩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一盏进行诱虫。
(3)生物防治。保护蜘蛛、瓢虫、草龄、寄生绳、绒茧蜂等捕食性天敌,可保护幼虫和蛹的寄生性天敌凤蝶金小蜂。
(五)采收
野生的鱼腥草可周年采掘食用,春夏季采摘嫩茎叶,秋冬挖掘地下茎。栽培的于夏初采收1-2次嫩茎叶,直到秋冬季再挖掘地下茎。以茎叶完整、淡红褐色,地下茎粗壮、洁白、脆嫩、纤维少、无泥土等杂质,气味清香为佳。每亩产1500-2000千克。采收地下茎时不要拣净,留下的断头,翌年气温回升时,即萌芽出苗,苗齐时及早松土间苗、追肥,用这种方法可连续生产多年。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为大家解惑。创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笔者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